乾坤凝结地合,承顺至理大道生。
八荒界自开辟地以来,混沌分离,清气升为,浊气沉为地。地生山河草木、孕日月星辰。乾坤平定、而分阴阳;日月轮转、而生四时;四时变化,而化风、霜、雨、雪,电、闪、雷、鸣。又经万载岁月,地再交合,无数生灵孕育而出。可众生善恶,各方不一,贪淫乐祸,多杀多争,但无论是何种生灵,又难逃生老病死、轮回转世,且非人力可违。世人皆惧死,而喜生,故有聪明才智之士探访仙山以求个长生不老之法。
中原神洲有巫之一族,相传巫族得上点化善用占卜星象之术而知祸福生死,又得上大道而修真炼道以求长生不老,人族有志之士为求个长生之术、逃脱轮回之苦,遂以巫族为首尔。
地孕育生灵万千,当混沌分离,浊气沉地之时曾与戾气、阴气、邪气等一切凶恶之源相汇相交,妖、魔、精、怪也随之孕育而出。八荒界何其之大,南有南荒,魔族圣地,恐怖黑泽多洪荒异种,多上古凶兽,令人兴叹;北有北疆,万妖所在。万妖山连绵十万里,多凶禽猛兽,多毒物毒瘴,人迹罕至;西有巫族,坐镇蜀山,山高水险,巫族吸取地灵气,修炼神通道法,八人已达玄妙之境。唯有中原浩土山灵水秀,土地肥沃。下人族十之八九聚居于此。可妖魔二族生性暴戾、嗜杀成性,曾多次发难,一度将人族逼至绝境,幸得巫族大巫王出山相助,才得以保存人族血脉…
有道是:成王败寇。经此一战,妖魔退避。而大巫王则率领族人离开蜀山,行至万里,寻到一处山脉。见此山峦头高耸、直插霄汉,登至绝顶,俯视群山,见这群山苍翠,犹如青龙独卧,地脉遥长…
山峰极顶,瑞霭笼罩;深涧幽谷,祥烟飘摇;丹崖怪石,不胜枚数:削璧奇峰,浑然成…
碧空云海,常有仙鹤翱翔;浩瀚古林,又有灵禽飞舞。
绝壁之上,松篁斗翠,奇花争艳,此处龙脉,实属罕见!
大巫王不禁感叹中原秀美,此山称为八荒祖脉也不为过,遂决定在此开宗立派,为顺应道,遂将本门定名为“道宗”。
巫族牢牢占据中原腹地,妖魔二族则在南荒与北疆韬光养晦,至此,下大局初定。
中原神洲广瀚无边,福洞地不胜枚数,自大巫王建立“道宗”以来,修仙求道之风盛行,开宗立派之势大兴,下城府,大建高楼玉宇,商贾往来更是川流不息,呈现出前所未有之八荒盛世…
当年大巫王为救人族于危难,被迫与妖皇、魔尊交手,身负重伤。而后,呕心沥血建立“道宗”,以至于心力交瘁,几近灯枯油尽,他自知将不久于人世,遂将宗主之位传位于大弟子巫奇邪后便撒手西去,至此,一代巫王就此陨落!
经过新一代宗主的励精图治,此时的“道宗”也终于迎来了两位惊艳绝伦的修道奇才,这二人分别是一位穷困潦倒的书生与一位被人栽赃重赡武师…
这书生名为刘儒真,因郁郁不得志而弃笔修道,他听闻“道宗”乃是下第一修道宗门便只身前往,可谁知路上竟遇见一位重伤垂危的武师,他本不愿多管闲事,但见此人奄奄一息,不免生出恻隐之心,遂将其救下。朝夕相处,悉心照顾下才得知此人名为武道全,本是一名武师,因刚正不阿,不愿与奸人同流合污遂被同僚陷害,所以才会将其重伤后抛尸荒野。待武道全伤势痊愈后,刘儒真心知还有要事在身便想就此别过。而武道全为报救命之恩,甘心侍奉刘儒真左右,刘儒真见他诚心实意,便同意二人一同前往“道宗”拜师学艺…
此时“道宗”刚刚创立百年,根基还未稳固,且世间各门各派争斗无休,门户之别越加严重。妖魔之难频发,下生灵尽遭涂炭。反观宗内人才不济,内忧外患之下,已使得“道宗”摇摇欲坠,分崩离析也只在顷刻之间。“道宗”急需招贤纳士,稳固道统。大宗主巫邪奇忧心忡忡,满面愁容,每日夜不能寐,身心备受煎熬,先师一手创立的宗门还未过得百年便要毁于已手,他还有何颜面面对先师的在之灵。
或许是老眷顾,又或许是大巫王在显灵,真真让“道宗”起死回生。一日,巫邪奇正为此事困扰,突有弟子来报,有二人来到山门拜见,一人名为刘儒真,一人名为武道全。巫邪奇当时并未在意,只是让弟子将二人带到大殿问话,可当见到二人时却为之一惊。巫族占卜星象之术到得他这一辈虽已丢了个七七八八,但他对相人之术却颇有造诣,他见刘儒真根骨奇佳,颇有大儒之风,而那武道全更是千年难得一见的练武奇才,若将二人收入门下,“道宗”必将崛起。巫邪奇大喜,立即将二人收入门下,他对二人毫无保留,功法神通倾囊相授,古卷秘典任其览阅,几乎将“道宗”所有的赌注全部押在了二人身上。二人不负众望,短短数十载便将本门修真法门一一参悟并融会贯通,自创诸多神通秘法,其修为突飞猛进。在与妖魔大战中屡建奇功,斩杀无数妖魔大将,二饶名号至此响彻八荒…
刘儒真与武道全一文一武被世人尊称为文·武圣尊,不到千年,二人相继堪破大道,羽化飞升,这也使得“道宗”立于道界之巅,俯视芸芸众生…
喜欢神魔逍遥传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神魔逍遥传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