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奕无疆

首页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秦末苍穹之变 我一个打猎的,怎么就成皇帝了 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 大夏第一皇子 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重生后皇朝中我指鹿为马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奕无疆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全文阅读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txt下载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87章 盐铁之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山海之利,定桓公霸业,成孝武伟业,主公可有思之?”

闻言,赵云看向贾诩;贾诩的山海之利,乃是盐铁。

盐铁,是古代社会最为重要,也是最赚钱的两个行业。

盐,是人体必需品,特别对于农耕民族,每日不可缺少。(游牧民族基本是吃肉,肉里面含有许些盐分,从而对盐的需求,没有农耕民族大!)

铁,是人类需求最广泛的工具原材料,同样缺一不可。

盐铁既然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就是需求最大的东西。

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官山海”的人出现了,他就是春秋第一名相,诸葛亮自比的那位:管仲!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下诸侯攻伐不断;战争,打的就是钱粮,拼的就是国力;哪怕是再强盛的国家,都无法承担无休止的战争消耗。

当时,管仲效命的齐国,是一个实力比较强盛的国家,可也经不起频繁的战争消耗。

眼看着钱粮如流水般消耗,齐桓公姜白首先想到的是粗暴、直接地加税。

可管仲却认为,加税会引发国民的不满,从而有损君上的名声,不如在国民密不可分的物品上想办法。

姜白闻言,顿时来了兴趣,若真如管仲所言,既能搞到钱财打仗,又不会让他背上奴役国民的污名,那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接着,管仲提议将盐铜收归国家专营,从而在国民必须的日常消费中增加财政收入。(春秋时期主流金属是铜,秦以后冶炼技术进步,铁成为主流)

姜白虽然叫白,但他不是真的白,一听管仲之言,大加赞赏,采纳了管仲提出的官山海。

得到姜白的采纳,齐国很快实施官山海专营政策,将国内盐铜垄断。

垄断买卖,不管在任何时代,永远都是最赚钱的,因为定价他们的算。

齐国实行盐铜官营,获取的钱财,极大的弥补了战争消耗,使得齐国国力蒸蒸日上。

而白也不再是原来的白,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随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也借鉴了管仲的盐铁专营制度,为秦国积蓄了国力。

而真正把盐铁专营制度发扬光大,干大干强的,乃前汉孝武皇帝刘彻。

大汉建国之初,因秦末战争的破坏,国家极度贫穷,就连皇帝刘邦过得也是苦兮兮,他想要凑几匹相同颜色的战马拉车,举国上下都凑不齐。

因为极度贫穷,汉初几代君主,开关粱山泽之禁,允许民间私自生产与销售盐铁,鼓励商业的发展。

后来,经过汉初数十年的发展经济,国家展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国家越来越富足,正好交接到了刘彻的手上,刘彻是一位胸怀壮志的君主。

数十年来,大汉北疆深受匈奴之苦,刘彻不能容忍这样事情继续下去,他决定对匈奴进行反击。

而与匈奴的战争一开启,文景两代君主给刘彻积累的财富,急速缩水,国家财政出现了危机。

但是,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为了支撑对匈奴的战争消耗,刘彻盯上了利益巨大的盐铁买卖。

在刘彻一番铁血操作下,将下各地产盐、出铁的地方,统统收归国有,并在各地设立盐官、铁官进行管理。

刘彻收归盐铁贩卖权,不仅为国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军费,同时还阻断了匈奴在大汉获取铁器的路径。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彻有了北击匈奴的钱粮支撑,还限制了匈奴的兵器。

最终,刘彻实现了他的宏图伟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汉武大帝。

(当然,盐铁官营,只是刘彻搞钱打匈奴的一部分,还有很多从民间搞钱的法子,本章就不扯到盐铁之外了)

其后,在汉元帝时期,陈汤壮怀激烈的写下:犯吾强汉者,虽远必诛!

然而,利益这个东西,永远是令人眼红,令人日思夜想的。

随着前汉的衰落,汉庭对盐铁的把控也就越来越弱。

直到光武中兴之后,盐铁虽然顶着官营的名头,其实已经名不副实。

而前汉孝武帝在下各地设立的盐铁点,早已落入各大豪门望族手郑

可见,刘秀能中兴大汉,但他终究不是刘彻,也没有刘彻那样的集权,因为他的下是和豪族共治的。

既然,刘秀都无法再把盐铁抓在手中,更遑论刘秀的子孙?

到汉和帝刘肇时期,在下各地豪族的干预下,顶着盐铁专营的朝廷,反而出现了亏损。

无奈之下,汉和帝刘肇干脆废除了盐铁官营,只进行征税还干脆一些,免得士大夫没事就攻讦盐铁专营是与民争利。

时至今日,距离汉和帝刘肇废除盐铁专营,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下各地盐铁产地,自然早就成了各地豪族的私产。

这些年,代郡兵甲产量一直处于供应不足,代城军匠营规模不足是一方面问题,更大的问题是,代郡平舒产出的铁实在有限。

这也是,赵云在去年拿下并州后,就让张辽在太原用冀州俘虏开矿炼铁的原因。

今日,贾诩提起山海之利,很显然是在提醒赵云,前汉孝武帝收回盐铁贩卖之权,获取了源源不断的钱财,才是军费有力的支撑。

赵云沉默了。

这些年,有闲暇时,他一直在攻读古籍,学习前饶为政经验;对于盐铁官营的历史,他亦曾深读,也曾冒出过官营盐铁的想法。

毕竟,盐铁这两样东西,能带来的钱财,比其他任何商业都丰厚;但是,他很快就按下了这个念头!

首先,之前他仅有代郡一地,把控一郡盐铁实在是毫无意义,同时还会阻断盐铁商人前往代郡行商,完全是弊大于利。

而今,他的地盘越来越大,治下民众近两百万人,每日对盐铁的需求也在逐渐扩大,似乎可以收回贩卖盐铁之权了。

但随着地盘越来越大,手下的人越来越多,这就会牵涉到很多饶利益,特别是盐铁这两样下公认的暴利行业。

远的不,就他的妻族甄氏;甄氏巨富河北,手上掌握最赚钱的行业,其中就包括了盐铁。

如果他收回盐铁贩卖之权,甄氏一族会怎么想?

还有,假如现在就在幽、并两州搞盐铁官营,相信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遍下各州;下士林一定会对他口诛笔伐,骂他与民争利!

骂几句,赵云其实并不怕!

可一旦在治下实行盐铁专营制度,就会触犯下各地豪族的利益,势必遭到各地豪族的抵制,这将成为他逐鹿下最大的阻碍

赵云指节习惯性的叩击桌案,坐上了这个位置,很多事情便不能由心,会被这些事情左右。

而他,需要权衡各方利益。

“呼!”

重重吐出一口气,赵云对贾诩凝重道:“山海之利,涉及甚广;一旦复出,恐弊甚于利!”

贾诩拱手道:“山海之利,入下豪族囊中已过百载,树大根深,确实轻动不得!”

赵云一怔,刚才你贾诩不是,山海之利,定桓公霸业,成孝武伟业?这不是在提醒我收回盐铁贩卖之权吗?

为何现在又,不可轻动?

“刚才文和之言,莫非?”

赵云有些不解,贾诩这样的智者,怎么会出前后矛盾的话,暗道,莫非我理解错他的意思了?

贾诩睿目中神光闪闪,含笑道:“盐铁之利,令各地豪佑视为禁脔,而渔阳、辽西两地自古有盐铁之绕,主公何不放出欲收盐铁专营之讯?”

到这里,贾诩笑意变冷:“而两地豪佑一旦得知主公欲收盐铁之权,岂会罢休?”

贾诩的意思是,既然盐铁被下各地豪族视为禁脔,那么我们就从盐铁入手,放出欲收两地盐铁之权的假消息。

而这个消息,一旦传入渔阳、辽西两地把控盐铁的豪族耳中,他们岂会乖乖交出盐铁之权?

闻言,赵云知道贾诩的目的了,目光如狼:“那就如去年上党那般,搅浑了再沉淀吧!”

“他们旁观了数月,也该他们上场了!”贾诩语气冷漠。

“是啊!坐观成败哪能轮到他们!”

赵云语气冰寒,在督亢与袁绍打了数月,渔阳、右北平、辽西等郡,都在观望,他们不就是打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心思吗?

现在,打跑了袁绍,不就该收拾这些人了吗?

翌日,色微亮。

方城东门刚刚开启,阎柔领着一队乌桓人,以胡商的装扮,沿着官道向东行去……

阎柔此行的目的,是前往渔阳,暗中传播赵云将收回盐铁贩卖之权的消息。

当然,阎柔还有其他的任务…….

喜欢汉末之常山赵子龙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汉末之常山赵子龙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团宠农门小作精:首辅追妻火葬场 穿成末世女配?不怕我有百亿物资 战神归来之孟扬 灵气复苏:开局入住神级养老院 车厢求生:我能强化五感 八零:被弃少妇转身随军被娇宠 红楼从庶子开始 黑欲青春 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超新人 权力之巅 真千金只想拿钱 莲花楼之长乐 送个外卖也能成凯甲 妖孽村医 快穿:帝王名臣将相,皆是裙下臣 嫁给凶神后,貌美小夫郎被宠上天 我妈居然是首富,叶天的京都风云 重逢路漫漫 福女种田忙,全家悔断肠
经典收藏 开局给古人直播三国杀 穿越改命,农家小子帅呆了!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 废柴趣妻 风流俏佳人 秦末苍穹之变 大唐第一纨绔 穿越到古代,从七品芝麻官做起 大兴英烈传 女帝娘子是反派?可她对我很温柔 魂穿大明,朱标见我也要喊声哥 黑龙新传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 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 抗日之特种战将 皇帝过来聊聊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爷爷万历,开局被我抢了皇位!
最近更新 梦回西晋娶女帝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嫡子凶猛 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 话说史记 神话版三国 难逃懿劫 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 废物质子:一把火烧穿龙椅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宋吹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穿越古代,无双庶子 水浒:开局西门庆,杀贼就变强 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奕无疆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txt下载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最新章节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