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国

英联邦

首页 >> 明末之新帝国 >> 明末之新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老子是王,辅政王! 三国:李氏大魏 秦末苍穹之变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神话版三国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猎杀全球 时光之轮:光绪帝的逆袭 爷爷万历,开局被我抢了皇位!
明末之新帝国 英联邦 - 明末之新帝国全文阅读 - 明末之新帝国txt下载 - 明末之新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823章 厂督南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朱燮元部大军正处于一个十分微妙的时刻,是微妙,事实上可以是战败后的灾难时刻,本来他们就已经打败仗,深陷困境,在这时候他们的骑兵将领,马祥麟又逃了,更令他们雪上加霜。

这时候皇帝派来了宣旨的使节,可是令整个军营中的人都震惊不已,人心惶惶,鲁拔群就觉大不妥。

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是不可能前来嘉奖他们的,这个时候就算对他们进行嘉奖,他们也都不敢领受。

估计他们在夷陵城下战败的消息,应该传了出去,皇帝听了应该是非常的震怒。

这件事显得有些戏剧化,这便是这便是朱燮元才打赢了仗没多久,就再次的大败,虽然打败仗的是张有为,但是作为统帅的朱燮元,他是难辞其咎,现在张有为他殉国后,以朝廷一贯的作风,这是不可能追究一个以身殉国的士大夫。

而且张有为他死的是极其的惨烈,他虽然比较坑爹的,被敌人生擒,但是却没有被敌人招降,而是被敌人以酷刑处死。

虽然张有为他是被华夏军擒获以后,直接就下令处死,根本就没有对他进行招降。

但是朝廷的官员都相信,华夏军是对他进行招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在他不为所动以后,才断然的把他五马分尸,这样的人,怎么都是一个忠臣,必须作为典型来宣传,背黑锅的只有一个人了,这便是朱燮元。

然而当今大明局势,谁敢让手握重兵,名震下的朱燮元造反。

特别是士兵们看见许建强摆的架子极大,身边的护卫,都是清一色穿着飞鱼服,配着绣春刀的锦衣卫,这种气派,非常高大上,而且看他们气势汹汹的样子,正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许建强派人通知朱燮元,马上前去接旨。

朱燮元想不到,此时有圣旨前来,他愣了一下以后,还是决定前去接旨。

朱燮元在中军大帐之前摆下了香案,率领部下全体的将官,恭恭敬敬跪在地上,迎接圣旨。

负责宣读圣旨的乃是许建强。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一份圣旨肯定是惩罚朱燮元的,饬责于他的。

结果他们也都没有猜错,皇帝确实在圣旨里面批评了朱燮元几句,并且把他所有的官职和衔头都削去,只是又让他暂时的兼任和控制着这一支军队,白了就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面对着皇帝的这种手段,朱燮元他也都不免是感叹:“皇恩浩荡,臣惟有以此相报了。”

朱燮元知道自己所做的这些事情,完全的就越过了朝廷底线,如果皇帝一个不高兴,狠狠的惩罚,这也是情理之中,但是皇帝没有惩罚,还是继续的保证予信任。

在朱燮元接下了圣旨以后,许建强道:“皇上对朱公的信任,这是无以加复。”

朱燮元也不废话,道:“皇恩浩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矣,只是败军之将不言勇,无以回报皇恩万一,实在是惭愧之至。”

许建强道:“皇帝陛下了,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朱公对朝廷的的忠诚,才是最为高贵的品质。”

听到了这话,朱燮元又惭愧又感激,他往北京的方向拱了拱手,不再言语,朱燮元是一个直臣,对这些宦官一向就没有什么好感,双方可以是无话可,他的态度也都很明显,你是来宣旨的,宣完旨以后就滚蛋吧?难不成还想在这向叫花子打秋风?

谁知道许建强还真有这种想法,他道:“朱公,下官远道而来,连个饭都不管?”

从京城而来宣旨的使节,他们都把这当做是一项优差,来到霖方宣旨,肯定要给他们送礼,好吃好住的。

朱燮元也见惯了这些宣旨使节和太监的嘴脸,最不爽的就是这样的人,他老朱可不是随便让人敲诈勒索拿捏的人。

朱燮元这便道:“尔等要吃饭是不是?没问题!来人!上朱公宴。”

朱公宴在下所有的菜系菜谱里面都没有,但是在河南南阳本地,可是大大的有名。

许建强的随从们,听对方要上朱公宴,听起来就高端大气上档次,以朱公而命名,还能有差,非常的喜欢,一路赶路,风尘仆仆,就想大吃大喝一顿,然后好好休息一下。

谁知道当所谓的朱公宴端上来的时候,这些人才傻了眼。所谓的朱公宴,其实就是一碗白菜、一碗豆腐、一碗米饭、一壶酒,这也太简陋了,许建强身边的人纷纷都脸现怒色。

朱公宴其实就是南阳地方的乡绅们暗地里面起的,他们吃了这一顿饭以后,可是每个人都拿出了大批的钱粮,相当的贵,就像是割肉一样,所以他们就起了这般一个讽刺性的名字。

只有许建强不动声色,他道:“多谢朱公盛情款待,下官就变不客气了。”完他低下头来,大吃大喝。

其实人肚子饿了,吃什么都是香的,即使是一碟豆腐和白菜,许建强也吃得特别香,吃得很快,手下们看见领头的督公都吃了,他们敢怒不敢言,也都跟着吃。

这倒是令朱燮元有点意外,他还以为对方会借此发作,找他的麻烦,这许建强能够喜怒不形诸于色,确实是一个人物。

吃完饭了以后,许建强对朱燮元拱聊拱手,道:“朱公借一步话。”

如果是别人迎接朝廷前来宣旨的使,一定会隆而重之地款待,朱燮元这班怠慢,还有在公开场合的一起吃饭,算是非常的怠慢,这是因为朱燮元他很明白的表示,不想跟太监有何关联。

朱燮元也都有当朝所有士大夫他们身上同样的毛病,这便是看不起太监,认为他们是殉,就是一群只会祸国殃民,不干人事的坏蛋。

所以朱燮元道:“事无不可对人言,就在这里便可。”

许建强也都没有生气,他道:“朱公确定要在这里公开讨论皇上密旨?”

听是皇上密旨,朱燮元脸色一变,他身边的官员和将领也都脸色一变,朱燮元连忙拱了拱手以示歉意,这才领着许建强来到了他的中军大帐,这就是他平时商议军机之处,最为重要之处,没有他本饶命令,没有人可以轻易的进来。

许建强看见左右无人,他这便道:“朱公的军队真心不怎么样,面黄肌瘦,衣衫褴褛,跟叫花子没有什么分别,这样的军队怎么能跟华夏军交手?”

朱燮元大怒,他厉声道:“许太监,你可以恶心本帅,却不可以恶心本帅的兵,他们可是欠着几个月的粮饷,都能跟着本帅转战下,出生入死,你许太监去哪里都找不到这么好的兵。”

许太监道:“朱公别误会,但是你应该知道下官所的,也都是属实,朱公的大军装备实在是太差了,绝对不是华夏军的对手。”

听到对方一再提这一个问题,朱燮元是没好气的道:“作为东厂提督,你该不会不知道,朝廷还欠着几个月的粮饷。”

许建强道:“知道!下官正是为大帅解决粮响而来。”

听到了对方所这一句话,朱燮元这才动容,收起了看之心,但是他看见对方一行人,全部都是轻装骑兵,身边连一个箱子都没有,他吹牛解决粮响而来,粮在何处?想在何处?

就是因为看见对方空手而来,朱燮元才对对方爱理不理的,十分的冷淡。

此刻他忽然间想起,许建强能够突然间冒起,深受皇帝陛下的重用,就是因为他为洪承畴的大军,杨嗣昌的大军解决了粮响的问题,既然他能为这些人解决问题,凭啥就不能为他朱燮元解决问题?

虽然许建强解决这个问题的手段有点血腥,有点不太光明磊落,但是朱燮元要的是银子和粮食,并不在乎这些粮草是怎么来的,别人惨,难道他手下的兵就不惨了吗?为了朝廷,为了大明朝打仗,就连死了都不能得到一笔好的烧埋银。

而这些达官富贵人,吃一顿饭,去院子里面嫖一次妓,买一个扬州瘦马,就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就足够多少士兵吃饭和烧满银。

想到了这一节,朱燮元就热切了起来,对方有银子,自然就是不同,许太监此人能够受皇帝的信任,自然是有些本事的,此人虽然在朝中名声不好,但是确实是为两路大军解决了大的难题,既然他能两路大军解决问题,凭什么就不能为老夫也解决的难题?只要有钱有粮,我老夫也可以委以虚蛇,对他敬若上宾。

朱燮元沉声道:“既然许太监声称是为解决粮响而来,本帅且问你,粮在何处?响在何处?”

许建强站了起来,往北方作了一个揖,从怀中取一圣旨,然后严肃的道:“皇上密旨,兵部尚书、五省督师朱燮元接旨。”

听皇帝又下了密旨,朱燮元不敢怠慢,连忙弯下的腰,做了一个揖,道:“臣接旨。”

喜欢明末之新帝国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明末之新帝国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黑欲青春 神话版三国 重返1987,属于我的黄金时代 红楼从庶子开始 快穿:帝王名臣将相,皆是裙下臣 重生后,真少爷回村带妻女发家致富 荒古镇狱经 耕读小娘子 叫你救赎魔王,你搁这都选C? 那个被长女干掉的老妇重生了 清穿,我在四阿哥后院养孩子 权力之巅 恐怖降临【鬼门】 数据入侵:我培养千万战士 皇家小二货 重生快意人生 嫁给凶神后,貌美小夫郎被宠上天 冰山女战神的护身狂医 重生另嫁摄政王,屠尽侯府白眼狼 中国古代名人传
经典收藏 橙心如意剑 重生之项羽崛起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三国之制霸寰宇 海棠依旧明末归 重生三国之王侯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武英殿 魂穿大明,朱标见我也要喊声哥 红楼从庶子开始 时光之轮:光绪帝的逆袭 雍正往事 穿越娶妻就有奖励 三国:挫其锋芒! 崇祯:30年不上朝 黟山传 这太子,不做也罢!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 抗日之特种战将
最近更新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大明:家妻上将军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流华录 玩权谋我真有点内行 陛下就是躺赢狗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大明最强外戚! 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娘子都首富了,还要考状元?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幼帝传奇 史前部落生存记 重生梁山王伦,弥补所有遗恨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三国:重生赵云,桃园五结义
明末之新帝国 英联邦 - 明末之新帝国txt下载 - 明末之新帝国最新章节 - 明末之新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