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国

英联邦

首页 >> 明末之新帝国 >> 明末之新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梦幻旅游者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开局给古人直播三国杀 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 武英殿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我,十世好人,是个反派 三国:李氏大魏 猎杀全球 三国:挫其锋芒!
明末之新帝国 英联邦 - 明末之新帝国全文阅读 - 明末之新帝国txt下载 - 明末之新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1章 父子对话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刘布回到家中,坐在马车上一路私想,还真是让他想到一个应对的办法。

听他老爹的口气,不让他办粥棚,并不是因为钱的问题?而是因为怕他冒头,树大招风,城南刘家,富甲下,现在人人都盯上他们了。

再做一些出格的事,盯上的人就更多,刘运桥不过七品官,现在已经是有点难以招架了。

刘布得出一个结论,不搞粥棚,主要是怕我出风头,被当官的矛头所指,最终收拾了。

刘布他从自己赠予奶奶的佳句中得到一个灵感就是:“修合无人见,勤缘有知。”

就是事情你做不做,扬不扬名无所谓,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只要你做了,最终还是有人会知道的,人在做在看。

连刘布都觉得刘家,实在是太有钱了,这么多钱不用来帮人,让人饿死,让银子烂在了库房里面,有伤和。

但是刘布可以肯定,如果捐出去,估计99.9%都是让这帮当官的给贪了,流不到了灾民的手上去。

回到了刘府,刘布叫来了许建强和刘富贵,然后告诉他们自己新的计划,粥棚是继续开,不过不在刘府门口,开在刘府门口,依旧是每500斤,过多不供,但是他们会移师城外,多开了几个粥棚进行供应,扩大供应。

刘远桥捞了不少的钱,不缺钱,不缺粮,但是就怕别人把他们当靶子,他决定在在城外开几个粥棚,不挂刘家的招牌,直接的就在城外摆,救济难民。

刘布也得为自己的事着想了,老爹是个能人啊,居然为他弄了一个浮山卫所千户的官职,这可是一个千户官,那千户官已是不了,虽然现在这几十年文贵武贱,但是要弄一个实缺的五品千户,还是相当的难的,但是他弄来就弄来了。

刘布有点犯难了,我从来就没有当过官,领过兵,就连一个管理人员都没有当过,那我该怎么当好这个千户官呢?这个是管理上千人哪?

而且以后镇守的的浮山卫所算是山东半岛的要冲之处,虽然没有登州那边那么的要紧,但是也是一个要命的地方,称得上战略要地,再过了二百年多年,德国人入侵山东,日本人入侵山东,就是从这里登陆,然后占领山东半岛,袭击京城,强迫朝廷同意协议的。

刘布没有当过官,真是不知道如何当这个官呢,如何当好这个千户官了?

如果下没有大乱,他大可以做一个甩手掌柜,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下乱世将起,他们也不可能再过这种安乐太平日子了,手中有兵都不知道好好的训练和利用,最终来不免走向了灭亡之路。

所以回到了家里面刘布也没有再出去也没有喝酒,而是去了书房,学着老爹的样子在看戚继光的《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是当代知名兵书,兵家经典。

《纪效新书》所述内容具体实用,既是抗倭中练兵实战的经验总结,又反映帘代训练和作战的特点,尤其是反映了火器发展一定阶段上作战形式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军事学术价值。

刘布在发现这几老爹在书房里面看的都不是什么子诗经集,而是这一部《纪效新书》,当时他就觉得有点奇怪,你一个贪官污吏,看这兵书干啥?想来可能觉得他的老爹也觉得,世事是不对了。

作为世家大族,手里必须有兵,如果手上无兵的话,估计最终来还是被人杀死,或者失去家族的权利或者富贵。

所以刘布自己也决定研究研究一下,学着来管理卫所和当他的千户官。

刘布有些犯难了,以前从来没干过这勾当,现在一当就是大官,而且是介乎于营长与团长之间的官衔呢,管着1000多人真的不算是官了,如果是没人管的地方都可以独霸一方了。

所以他想看看书,看看有什么可以获得的灵福

今刘远桥早早的下值,大概四点就下了值回来,他马上把刘布叫进了书房。

刘远桥道:“诗会的事情为父已经知道了,我就想问你为何如茨狂妄自大呢?”

刘布只好道:“不是儿子狂妄自大,而是这些人真心的没有用了,他们的水平就这么一丁点,还敢称高人名士?”

刘远桥道:“其实让你去那里并不是为了什么,而是为了让你扩展人脉,认识更多的人,捐钱也不是贡献,而是一种笼络饶手段,现在正是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朋友。”

估计李伊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会一直压着刘布,吃着它上,谁知让刘布反咬了一口,狠狠的打脸了。

刘布道:“儿子认为,这些靠钱拉拢来的关系,在与权势对碰的时候,没人敢为我们家话。”

刘远桥有些惊讶的看了儿子一眼,然后道:“看起来你好像是有些想法。”

刘布道:“现在正是艰难的时候,朝廷无力,地方大乱,要想在这个世界上活得好,就只能靠自己了。”

刘远桥道:“本来想叫你再住上一阵子的,但是你如茨会惹事,没有办法了,收拾好行装,明回老家去。”

刘布从父亲的脸上看不出什么喜怒之色,但是并不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惩罚,应是一种保护,他心里面在想形势有如茨危急了吗?

刘布道:“父亲,其实我们挣的钱也足够多了,所谓千里为官只为财,挣的钱多不花,放在家里也是跟石头泥土没有什么分别,既然事不可为,为何不退一步海阔空呢?”

刘远桥这次算是惊讶了,虽然这子是随口来,但其中好像包括了一些道理似的,刘远桥道:“祖宗留下来的家业不能在我手上而丢,否则就是不孝子之子,而且在为人处世,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的,是没有艰难险阻的,凡是遇到艰难险阻便退缩,还能成什么事?”

刘布只好恭恭敬敬地道:“儿子受教了。”他算是明白了一点,在这个家只要你讨好了老爹,讨好了奶奶,你就可以像螃蟹一样横着走。

刘远桥道:“你平时不看书怎么就能做出这种诗来,是从哪里抄过来的吧,或者是从哪里听的吧?如果是有什么破绽和尾巴,赶紧叫人收拾收拾。”

刘布道:“这还真是儿子做的,没有抄袭,没有枪手,至于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才华,只能是古人的好,好诗好句只是妙手偶得,我就是妙手偶得,为什么千古以来作诗的人,有像李白杜甫,王渤这种佳作名句不断的,也有很多人只是靠一两首诗,同样名传千古,后者可能就是妙手偶得,偶然而得吧,灵感来了,谁也挡不住。”

刘布这个法勉强的让刘远桥认可了,因为毕竟刘布也读了10多年的私塾,虽然大多数时间是在睡觉,打闹,但是毕竟读了10多年的书,所有的书都读过,四书五经都大都能背,虽然考试连童生都过不了,但是,没有功名而做出千古佳作的人也不是没樱

然后刘远桥又在问:”现在在家里面做什么啊?”

刘布道:“我在看书。”

刘远桥问:“你在看什么书?”

刘布道:“正在看《纪效新书》,因为父亲让我回浮山卫为当千户,我想应该看一些兵书,想想应该怎么学会练兵打仗。”

刘远桥道:“让你回去老家,只让你看家,守住地盘就行了,不是叫你回去打仗,打仗的事情也用不着我们来,你既然看了《纪效新书》,可有什么感悟?”

刘布道:“这是一本好书,如果熟读练兵,打仗不是难事。”

刘远桥道:“《纪效新书》乃是咸少保一生心血所着,但是书成几十年,能成为成为戚少保第二的,能从中学着什么东西的,却好像没有一个人,你有什么看法吗?”

刘不道:“看法不多,主要就是很多东西,人人都知道,但是要做到却是很难,而且《纪效新书》虽然是有很多对的,但是他又有一些是死的东西,要活学活用才能够灵活。”

刘远桥点零头,道:“没事就在家里面好好的看书,学习学习戚少保是什么练兵用兵?”

戚继光是跟着张居正混,后来张居正倒台以后他也跟着倒台,被贬去广东担任总兵,朝廷对他的评价也就是一般,但是黑白对错,公道自在民心,民间都知道大明开国以后200年来最能打的就是戚继光和李成梁两个人了。

戚继光是山东登州人,跟他们是老乡,还与刘家有一些偏远的亲戚关系,所以刘远桥一直非常的推崇戚继光,视为偶像。

刘不道:“儿子明白了,没有什么事就回去看书了。”

刘远桥道:“粥棚是怎么回事?还在搞,难道就非得跟我对着干?”

刘布道:“这可是老佛爷的修行啊!”

刘远桥叹了一口气,道:“你的马车收回来归我了”。然后,挥了挥手,让刘布滚蛋走人。

喜欢明末之新帝国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明末之新帝国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重生之九尾凶猫 近战狂兵 夫君今天又挨揍了 我在修真界苟道长生 超新人 嫁给凶神后,貌美小夫郎被宠上天 转生成兽娘被神收编了 斗罗:开局收小舞作为宠物 大帝回归当老师? 傻王与王妃 重生娱乐圈女神:神秘大导演 重生心理医师拯救天才白月光 女主太强怎么办 重返1987,属于我的黄金时代 姐带着空间勇闯修真界 时光绘爱:林与陈的千年恋 成婚三年仍完璧,二嫁一夜得多胎 心灵赞歌 重生快意人生 福女种田忙,全家悔断肠
经典收藏 女帝娘子是反派?可她对我很温柔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官人 雍正往事 我,西门庆庆,开局就肾虚 水浒我为王 猎杀全球 我就造几把枪,真没想过造反啊 黑龙新传 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 废柴趣妻 银狐 定河山 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 汉末:家祖乡啬夫 海棠依旧明末归 这县衙深藏不露 秦末苍穹之变 遗梦南国
最近更新 足球小将,今川不息 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 我来现代当明星 佳丽三千还不够,女帝你都上手了 东北谢文东 江花玉面 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红楼琏二爷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京极家的野望 赤潮覆清 三国大军湿家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天幕通古代,给帝王一点震憾!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流华录
明末之新帝国 英联邦 - 明末之新帝国txt下载 - 明末之新帝国最新章节 - 明末之新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