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困冬忆M

首页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贤王传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水浒我为王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穿越:我成了三国废材王子 这县衙深藏不露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困冬忆M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全文阅读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txt下载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69章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随后,崔乾霄轻咳了一声,转而面向王隅恭敬作揖道:

“请念及突发情况,原谅他们的失礼。”

王隅注视着鞠躬至地的崔乾霄,片刻之后才点零头。

\"鉴于丞相求情,今日之事就算了吧。”

他完,手轻轻一挥命令:\"殿前军可以下去了。

\"

然而意外发生了,听到王谕的殿前军并没有马上撤离,反倒迟疑地看着自己的丞相崔乾霄。

看到此景,崔乾霄大怒:\"混账东西,没有听见大王让你退下的话吗?胆敢违抗圣旨找死吗?”

在他的呵斥下,殿前军方才迅速离去。

随后崔乾霄解释:“可能是他们刚才太紧张没听见,请大王莫怪。”

王隅淡然一笑:\"无妨,朕没放在心上。

\"转身崔乾霄再次看向群臣,“你们作为栋梁却如此喧嚣,实在不成体统。

一国败战有何稀奇,即便全部失败我国仍有千军万马,明军远征粮草困难又怎么会是我高丽对手?\"

对于这些话语,王隅内心深处积压已久的愤怒愈发浓厚,暗自发誓要让这些人付出百倍代价,但他清楚自己目前无法动摇崔乾霄的地位。

崔乾霄则毫不知情,或者他并不在意,因为此刻的高丽已属崔家下。

另有要事刚才忘记告知诸位。

据前方从安北都护府撤退归来的将士称,那可恶的李成桂父子曾意图向明军投降。

讲到这里,崔乾霄脸上已满是杀机,愤怒至极。

底下的众文武百官听后,先是震惊不已,随后也都面容愤恨。

\"真是可恶,他们简直是**,是我们高丽的奇耻大辱!”

“他们是否已逃回来?请求王上与丞相下令,将那该死的**父子千刀万剐!”

“不,仅仅处置他们父子还不够,应当诛灭他们的全家及其所有亲友族人,以清除我们高丽的污名!”

看着下面再度吵嚷起来的人群,崔乾霄皱眉抬起手臂。

\"住口!”

众人闻声立刻闭嘴。

\"他们的行为确实令人不齿,然而明军骄傲自大,并未接受他们的投降。

至于这父子现在生死如何、身处何地,我也不清楚。”

“不过,明军此番举动对高丽而言却是件好事。

他们拒绝了李成桂的投降,还要将安北都护府的所有士兵尽数斩杀。”

“这一战之后,我们的士兵再也不会有投降之念,必定会拼死抵抗明军!”

听完此话,大家都点头赞同。

\"还有,前几本相收到北元的消息,哈哈,他们即将发兵。”

“大明覆灭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洪武十六年春三月初五,明军于鸭绿江完成一日休整后,

由征东大将军、魏国公徐达一声令下,数十万精锐将士出营出发,

兵分三路前行:徐达统领中军、傅友德统领左军、朱棣统领右军,朝向安州城进发。

而与此同时,

按照高丽君主王隅的命令,高丽所有部队纷纷赶往西京平壤,

誓要将明军阻挡在北方边境,避免威胁到首都开京的安全。

另一边,

位于漠北的北元皇室

两前派大将纳哈出带领十万大军从沙漠火速向辽东进发。

此刻身处在高丽安州区域的数十万明军,

即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这个重要情报也迅速由明廷斥候快马加鞭传递回应城里。

武英殿内,

朱元璋正坐在雕花金椅上处理堆积如山的奏折。

一名披甲带盔的将士急速奔入。

按照宫规,宫内不允许如此奔跑,但一路上遇到的太监、宫女和侍卫都未曾阻拦,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名将士是来传达前线战报的。

就这样直奔殿内,“扑通”

一声跪在冰冷的地砖上,神情惶恐焦急。

\"启禀陛下!”

正埋头批阅的朱元璋听见声音,放下笔慢慢抬头看向下面。

\"吧。”

“征东大将军已于昨日率部全歼高丽安北都护府五万大军,随后在原地休整一,今日开始进军高丽安州城和平壤二地。”

听罢,朱元璋轻轻点头。

但这名将士还有更多消息未汇报完,他稍稍调整气息后继续道:

“在此役中,征东右将军麾下燕山卫指挥同知朱能带领数百勇士夜潜高丽军营,

成功焚烧其粮仓,引发高丽军队内部大乱。

徐达随即下令,

命征东左、右将军带领五万精锐铁骑越过冰河冲进敌营。

接着,大将军亲自带领中军十万饶精锐部队,紧随五万骑兵之后开赴前线。

我军攻势凌厉,高丽军阵脚大乱,连连后撤。

其间,征东右将军没有接受安北都护府都护李成桂向我大明的投降请求,并一箭射伤李成桂,将他与他的儿子一同囚禁于营帐之郑

失去了指挥官之后,高丽士兵迅速溃散,四处奔逃。

我军一直**至明,成功消灭了高丽安北都护府三万八千兵力,俘虏六千人,另有六千人在混乱中逃脱,隐匿于鸭绿江两岸的山岭之间。

而我方明军则有五千人轻伤,一千人重伤,阵亡一千八百七十五人,大多数是步兵,骑兵几乎未受影响。

这场战斗,我大明取得辉煌胜利!”

将士兴奋地汇报道。

然而,龙椅上的朱元璋却表现得颇为平静。

毕竟这一切不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吗?

的高丽怎么能对抗大明?又怎能敌过曾击败前元名将王保保的徐达等人?

胜券在握本在意料之中,反之才真令人惊讶。

\"明白了,下去领赏吧。”

朱元璋挥了挥手,低头继续审阅奏章。

听到此言,将士跪在地上欲开口却又止住。

\"嗯?”

因未听见他的谢恩,朱元璋略皱眉,重新抬起头注视着他。

沉声问:

“还有什么要的?”

将士猛然伏地叩头,大声道:

“据漠北情报,日前北元余部派遣大将纳哈出率十万蒙元铁骑精兵,自漠北快速奔袭辽东。

预计最晚今日未时就会抵达辽东,明日即可越过鸭绿江追上大将军部队。

与此同时,高丽王王隅下令调动全国士卒奔赴高丽西京平壤,总人数多达数十万。

届时,我大明征东大军数十万精锐就将陷入前后夹击的局面之郑”

话音刚落,大殿陷入了死寂。

将士趴伏在冰冷的地砖上浑身战栗,不敢抬头。

片刻后,上方龙椅上的明皇帝终于打破了沉寂。

\"呵呵。”

“哈哈哈!”

先是轻笑而后转为大笑。

这一变化,更让将士感到不寒而栗。

朱元璋骤然从龙椅起身,眺望殿外的湛蓝空,双目中透射出犀利的光芒。

\"好个北元,好个高丽。”

“你们真以为这便能战胜我大明吗?可笑!太真了!”

“想围剿我?哈哈,那便来吧,看我大将军如何让他们见识什么叫无敌之师!”

一阵气贯长虹的话语结束后,朱元璋稍平复情绪。

目光移向俯首跪地的将士,肃声道:

“行了,朕都知晓了,你先退下吧。”

将士听罢,心中忐忑已久的巨石总算落地,长舒一口气,再次叩首。

\"遵命,臣告退。”

随后缓缓退下武英殿。

朱元璋默默凝视着他的背影,直至离去。

转身背负双手,漫步到挂着大明全图的木架前。

目光锁定地图东北角的大明辽东以及高丽北部边界安州一带,

继而转向地图中部偏北区域,那里便是大漠,漠北——北元残存苟活之地。

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低声嘟囔道:

“哼哼,总算是把你们这群只会乘势而来、借风便逃的腌臜货色给引出来了。”

“这一回咱们可没白费这么大动静,撒出这般诱饶鱼饵啊。”

“我知道你们打着什么主意——妄图把我大明几十万精锐将士,连同徐黑子、老傅、冯麻子、老四等一大批顶尖名将都灭在高丽地界。”

“就如同那从前宋太宗葬送数十万雄兵一样,你们打算趁此机会直犯燕云十六州,进而攻陷北平、山东那些利于驰骋的土地,把朱元璋我辛辛苦苦建立的大明变成南朝那样龟缩于江南一隅的朝廷吧?”

“哼哼,哈哈!”

喜欢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重逢路漫漫 下海大时代从1991开始 战神归来之孟扬 邪物典当铺:只收凶物 转生成兽娘被神收编了 没有异能的我却能靠卡片变身 桃树林里桃花开 四合院:从五级厨师开始 重生后,真少爷回村带妻女发家致富 真千金只想拿钱 嫁给凶神后,貌美小夫郎被宠上天 山村神医俏丽人 数据入侵:我培养千万战士 灵气复苏:开局入住神级养老院 至尊神诀 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高武:大限将至的我,背棺出征! 黑欲青春 女主太强怎么办 斗罗:开局收小舞作为宠物
经典收藏 大唐:萌娃小兕子,宠无极限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皇帝过来聊聊 黑龙新传 我,西门庆庆,开局就肾虚 隐者 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红楼从庶子开始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风流俏佳人 抗战之无双战将 明末:我要这世界匍匐在我脚下 武英殿 重生三国之王侯 武侠少爷 魂穿大明,朱标见我也要喊声哥 穿越改命,农家小子帅呆了!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最近更新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织明 逍遥小县令,开局皇帝微服私访 大明:家妻上将军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从生撕虎豹开始,杀穿皇朝称帝!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寒门宰相 人在古代,从抢山神娇妻开始崛起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鹰视狼顾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困冬忆M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txt下载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最新章节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