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贩子的崛起

木允锋

首页 >> 二道贩子的崛起 >> 二道贩子的崛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奋斗在嘉靖年间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明朝好女婿 重生之项羽崛起 海宇龙图经 兴汉室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世子凶猛:这个小娘子,我抢定了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老子是王,辅政王!
二道贩子的崛起 木允锋 - 二道贩子的崛起全文阅读 - 二道贩子的崛起txt下载 - 二道贩子的崛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三八九章 资本时代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自由经济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充分调动资本的积极性,虽然积极性过头的时候免不了经济危机,可经济危机的出现也恰恰证明了自由经济的优势,生产力严重过剩和买辆自行车都得凭关系走门路的世界比起来,很显然前者更受欢迎.

杨丰不怕生产力过剩,而且十年内他也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这一轮刺激之后紧接着就该做军火商了,就算没了自己的建设需求也不用担心没销路,所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这时候的中国有钱人都站出来,参加到一场投资的狂欢中.

从官方到他控制的私人媒体,都在疯狂地向着国内资本渲染即将面临的钢铁,造船,铁路等一切缺口,甚至动用资本人为操纵上海股市的重工业股票连续暴涨,为他的大炼钢铁造势,在种种手段诱导下,无数中国投资者开始如他所愿地涌向他所需要的行业.

这个时候的中国人,已经积累了相当巨大的资本,持续的对外贸易顺差让各国的黄金不停流向中国,而战争中的掠夺,更是制造了无数浑身沾满鲜血的富豪,参加过纽约之战的中**队中,哪怕是一个普通士兵,回国之后也摇身一变成了不大不的富豪,王士珍自己就往家里寄回了一个五十公斤重的包裹,这是他作为指挥官允许寄回的最大重量,普通士兵可以允许寄回十公斤的,至于包裹里面是什么,这个没有人会管的,反正他也不可能给自己家人寄回五十公斤家信.

杨丰鼓励对外掠夺,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掠夺,拿商品赚钱和拿刺刀赚钱在他看来没有什么区别,同样国家掠夺和私人掠夺也没有区别,掠夺的钱流进国库和流进民间在他看来都是一样的,只要是流进中国就行.伴随着拿破仑征服欧洲脚步的,是整个欧洲的财富都流向法国.可法国政府的财政从来就没有宽裕过,但当德国人认为他们连五十亿金法郎都掏不出的时候,短短两年时间法国人拿出了四百五十亿给他们的政府,让一个看似被彻底打残的国家几乎瞬间满血复活.这就是藏富于民的真谛.

资本的猛兽一旦被释放出来,剩下的事情就用不着他操心了,短短一个月时间,上海股市涌向重工业的资金就超过十亿华元,如果这些钱全部投入钢铁业,哪怕不用他自己的投资,都能差不多够让中国钢铁产量翻翻的,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开始,而且这还不包括股市以外的资金,实话这头猛兽的凶悍.连他自己都有点始料未及,从这一刻起他基本上可以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可以离开他的资金扶持了.

剩下的,也只有在技术方面的继续扶持了,好在这对他来只是事一件.到现在为止不论大学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已经可以到了收获期,第一批三年制的大学毕业生都已经走向社会超过四年了,从福州开始到现在持续了快七年的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工人多达数百万,目前中国光各类大学就超过三十所,学义务教育已经在中华帝国境内完全普及,其他邦国也在逐渐普及.科技方面各类研究机构同样在资本家们的扶持下大量涌现.原本负责对国内进行技术扶持的杨氏财团各企业作用正在逐渐弱化,甚至彩衣和凯瑟琳都提醒他再这样下去,他的企业就要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了.

当然这在杨丰看来只是一个笑话而已,如果真出现这一,那对他来倒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国内的大炼钢铁就这样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当然杨丰是不会让人生产一堆铁渣子的,这将是一场质量与产量并重的大炼钢铁.国外随着美洲战事的尘埃落定,一切也在走上正轨,从中国启程的海湾石油管道建设公司勘探设计人员已经到达洛杉矶,带着杨皇帝交给他们的管道设计资料和仪器.开始勘探美洲输油管线路,准备满足杨皇帝明年中期开工的要求.

除此之外他的其他产业依然红红火火,用一种恐怖的速度继续在为他增加着财富,从寒冷的瑞典哥德堡到艳阳高照的邦联,从荒芜中东的沙漠再到繁华的伦敦,杨氏财团的蟠龙旗帜无处不在,从某种意义上杨皇帝也拥有着一个日不落帝国,一个财富的日不落帝国.

放眼世界杨皇帝颇有闲着无聊之感,他可不能闲着,他一闲着就得有裙霉了.

德国,莱比锡的一家咖啡馆内,林仲英带着满脸崇敬之情把一封用英文写的书信递给面前的人然后道:\"乌里扬诺夫先生,这是孙先生给您的亲笔信,他代表中国的反帝志士,向您表示由衷的敬意,并且非常希望您能够对中国的反帝事业提供宝贵意见,现在我们的事业正处在低谷,迫切需要一位真正的智者的帮助.\"

炮哥现在已经可以基本上被列强抛弃了,虽然法国人为了恶心杨丰,偶尔还能赏他几个钱,但也仅仅是勉强糊口而已,他的开销又比较大,就那点钱很难维持偎红倚翠的生活,甚至就连很多原本的忠实信徒也都渐渐离他而去,好在还有林仲英这样立场坚定的不离不弃跟随他,而且偶尔还能为他搞来点资金隔三差五出去寻找一下安慰,现在这个跟着他七年的忠实助手,已经成了兴中会二号人物,当然他们现在总共也没几个人.

他这次是奉炮哥命令来德国寻找领路饶,毕竟这些年炮哥也很迷茫.

.[,!]弗拉基米尔.乌里扬诺夫同志倒也听过炮哥的名字,知道在遥远的东方还有一位为了反对封建君主制度而奋战不休的勇士,虽然因为知识水平限制,还没有上升到自己这样崇高的高度,但依然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物,而且对于他能够对自己如此尊崇也是很开心的.

这时候的弗拉基米尔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包括在俄国社民党内部也只不过是稍有影响力而已,一位万里之外的异国志士能够知道自己名字,难免会让他有点感动.

\"林先生,孙先生也是我非常尊敬的人,中俄两国虽然国情不同,但都同样在一个独cai暴君的统治下,在争取民主,争取自由,推翻君主制方面,我们的目标是相同的.\"一边看着炮哥的信,弗拉基米尔一边道.

\"的确如此,但我国的皇帝力量太强大了,而我们的力量也太弱了,如果没有外饶帮助,我们很难取得成功,而且孙先生对未来的道路也很迷茫,所以他愿意全力以赴协助俄国的同志们,先让我们的ge命之花在俄国的土地上绽放,然后由俄国帮助中国的兄弟来推翻帝制,建立起真正的共和国,从此两国永为兄弟之邦.\"林仲英慷慨激昂地道.

\"这倒是一个很新颖的提议.\"弗拉基米尔顿了一下,才为这个很是意外的消息找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

\"乌里扬诺夫先生,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弱,但同样也能为你们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您也知道现在欧洲的帝国主义者出于他们的阴暗目的,同样在向我们提供资助,这里面甚至包括俄国政府,所以在资金方面,我们还是比较充裕一些的.这里有五千英镑的支票,算是孙先生给贵党的第一份礼物,以后如果贵党再有需要,我们一定会全力帮助,但贵党也必须给我们一份书面承诺,在俄国摆脱封建帝制的枷锁以后,会全力帮助中国人民建立自己的共和国.\"林仲英递过一张支票道,这才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赞助弗拉基米尔是杨皇帝一直非常想干的,但却需要一个合适的方式,毕竟以他的身份肯定不能直接赞助,哪怕弗拉基米尔愿意接受,其他俄国人就不一定了,而炮哥无疑是一个最好的中介,来自中国同志的资助拿着就问心无愧了,这也是他留着炮哥的主要用意,当然和弗拉基米尔建立起联系之后,这家伙就没什么价值了,他会以合理的方式死去,然后林仲英会代替他领导兴中会.

看着面前的支票,弗拉基米尔同志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要知道他们目前的经济状况也很困难,和原本历史上不太一样的是,目前的俄国因为连续对外战争的掠夺,再加上石油,橡胶,du品这些东西带来了源源不断资金,尼古拉对国内压榨稍微减轻了一些,所以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喜欢资助弗拉基米尔们的俄国人越来越少,这些志士们日子也不是很好过,五千英镑可以一笔巨款了,至于这笔巨款来源的底细,弗拉基米尔还真就不在乎,他是一个很现实的人,不管面前这个家伙是真像他所那样还是背后另外有人都无所谓,钱才是最真实的东西.

喜欢二道贩子的崛起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二道贩子的崛起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大国师魂穿现代,总裁请接招 快穿:帝王名臣将相,皆是裙下臣 数据入侵:我培养千万战士 无敌升级王内 八零:被弃少妇转身随军被娇宠 清穿,我在四阿哥后院养孩子 重生之九尾凶猫 斗破之天生不凡 战神归来之孟扬 傻王与王妃 女主太强怎么办 穿书七零:作精女配靠玄学躺赢 我的千年女鬼未婚妻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好男儿留什么辫 说我不配当师兄,我退宗了你哭啥 清穿:卷王四爷的娇养好孕侧福晋 启禀陛下,娘娘又上战场了! 我妈居然是首富,叶天的京都风云 桃树林里桃花开
经典收藏 吴主 雍正往事 大唐:萌娃小兕子,宠无极限 大唐第一纨绔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大明第一奸臣 三国之制霸寰宇 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 这太子,不做也罢!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定河山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大秦,开局觉醒酒剑仙,横扫叛军 女帝娘子是反派?可她对我很温柔 崇祯:30年不上朝 抗日之特种战将 海棠依旧明末归
最近更新 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大明:我每天收到一个未来的快递 晋柱 巽风和吹王者归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穿越成丐帝 逍遥紫衣侯 京极家的野望 足球小将,今川不息 红楼琏二爷 开局穿越寡妇村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大汉:朕收曹操宠刘备,群雄哭了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二道贩子的崛起 木允锋 - 二道贩子的崛起txt下载 - 二道贩子的崛起最新章节 - 二道贩子的崛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