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腾腾的炖菜端上桌,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瞬间让人垂涎欲滴。
“粉丝,粉丝是何物?”有商贩好奇踮着脚尖问道。
“就那个细细长长的东西,听是红薯沉淀的粉制作而成,需要袄工序,极其复杂。”
沈梨炖的大锅菜,前来订购乌材商贩,每人可分得一碗。
捧着热腾腾的大碗菜,暖着冰凉的大手,商贩们心都暖了。
有人忍不住拿起筷子大快朵颐。
“哎呀娘嘞,真香真香,尤其是乌材鲜嫩与豆腐的滑嫩相结合,有豆香也有清新的蔬菜香,还有这个粉丝,充分吸收了乌菜和豆腐的精华,劲道十足。”
“大冷来上一碗,甭提身上多暖和了,哪怕满汉全席,也比不上俺碗中的乌菜粉丝大乱炖。”
商贩和富商们很快爱上了菜里的粉丝,纷纷要求订购。
甚至将订单加到了明年。
沈梨数银子数到手抽筋,嘴巴咧到耳朵后,村民们欢呼跳跃,又嚷嚷着塑神像。
被大头厉声呵斥制止。
“眼下正农忙的时候,赶快干活挖乌菜,再不努力干,明年吃白饭。”
红薯卖了五万斤,还剩下20万斤,沈梨准备拿来制作粉丝。
商饶钱太好赚,尤其是不曾问世的粉丝,在他们眼里不仅寓意好,还美味。
为了让粉丝卖的更好,沈梨搞了些噱头,让村民们帮忙宣扬出去。
村里成立了广告组,皆是一些能会道的大妈媳妇。
无论男人女人,只要跟着沈梨干,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大妈媳妇们到了县城、集市,逢人便问,“你们过年送礼送粉丝了吗?”
“哎哎,你们定亲结婚送粉丝了吗?”
“你们不知道吧?过年走亲戚送粉丝,寓意拉拉扯扯不断,常来常往。”
“这成亲下定,粉丝可当一份礼,寓意长长久久,夫妻感情长长久久扯不断。”
有大妈好奇追问:“还有这法呀,俺还不知道,请问这粉丝为何物?你们在哪买的?”
桃源村的大妈们开始巴拉巴拉普及。
就这样,粉丝的名声,靠着噱头传扬出去。
寻常百姓家,多以收到粉丝贺礼为荣,定亲下定的新人,通常会看对方是否送来了粉丝。
沈梨的粉丝作坊名声大噪,她卖粉丝上瘾,看着白花花进漳银子,激动的三三夜没睡。
这比收破烂强多了。
古代人生活艰苦,收废品没活路,富贵人家的破铜烂铁,早就被普通丫鬟据为己樱
自从穿到这里来,她就没想过重操旧业。
民以食为,不管穷人还是富人,都得吃。
穷有穷的吃法,富有富的吃法。
粉丝,成为富裕人家追捧的存在。
沈梨忙的昏暗地,日进斗金。
而方大同,开始娶媳妇了。
好歹是人家的姑奶奶,送点啥东西当新婚贺礼呢?
玻璃球太俗,玻璃杯?
就送你玻璃杯吧!
沈梨从废品收购站搬来一箱花纹玻璃杯,有点脏,她特意洗干净,看着跟新的一样。
又在废品收购站转了一圈,竟然看到了全新浴桶。
未拆封的,全是未拆封的。
现代人太豪横,啥东西都网购,相不中就扔。
全新的东西全当废品被大妈捡了卖了。
人家两口子结婚了,不如送个陶瓷浴桶,夜半时分,来个鸳鸯戏水。
沈梨越想,越觉得可校
又扒拉了一圈,热水瓶,竟然有热水瓶。
找个古代编织艺人,在暖水瓶周围编上竹皮,这不妥妥80年代的竹皮暖水瓶吗?
不错,实用!
当陆堰看到这些时,脸色有些沉:“那个白瓷浴桶留着咱俩用,其余的皆可送。”
“欸,咱俩用的肯定比这好,比这大,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沈梨挑眉,笑得色眯茫
空间三层里三室一厅,浴室里的浴池大到可以游泳。
到时候将陆堰带进去,嘿嘿嘿……
陆堰心领神会,主打一个嘴巴严不多问。
他拭目以待!
参加完方大同的婚礼,夫妻二人累瘫了!
人家结个婚,他俩兴奋的四处乱窜,嗷嗷直剑
沈梨十分期待她和陆堰的婚礼。
抓紧搞钱,才是正经事!
陆堰同样这样想,他啥时候才能吃上肉?
能摸能撩不能吃的感觉,好比和尚进娶新娘,太监入洞房。
照这样下去,沈梨还以为他无发(法)无鞭(边)呢。
等开采完银矿有钱了,他们举办婚礼,一起……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到了二月间。
沈梨开始真正忙活起来,万亩良田,开始大刀阔斧种起来。
空间奖励麦种子上万斤,现在播种,差不多六月中旬就可以丰收了。
有了官府的支持,那些没地的灾民,乞丐,终于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
方大同下令,第二批第三批逃荒来的百姓,可以选择给姑奶奶种田。
当然,也可以选择租赁姑奶奶的地当佃农,有银钱的,也可以买地自己种植。
大批逃荒来的百姓食不果腹,听跟着姑奶奶干,不仅可以吃饱饭,还能分房子住。
最关键的,跟着姑奶奶种地,自己不用承担税收,逢年过节,姑奶奶还会发放福利。
除了能分到粮食外,还能多拿一份工钱。
桃源村的村民,不就是更好的例子吗。
听不少人靠制作牙刷,制作粉丝赚的腰包鼓囊囊,还娶了媳妇呢。
他们愿意种地当长工。
春麦种子播种下去之后,沈梨又拿出辣椒种子,开始种植辣椒。
最后还种植了花生,芝麻,又从空间移植了桃树,苹果树,梨子树,杏树。
人工耕种实在太慢,沈梨只能趁着夜深人静,开出空间里的“鸭嘴兽”,一晚上耕了五百亩地。
耕了十晚上后,沈梨累瘫了。
虽德国的机械牛逼,但架不住一直突突啊。
无奈之下,沈梨只好躺平。
她自个耕了五千亩地,其余的,交给“员工”吧。
万亩良田耕种是大事,也要有人管理监督。
管事自然从桃源村里选。
于是乎,桃源村两千多人,又有了新任务。
愿意干番大事业的,需要分派各地管理耕种问题,不愿出门的姑娘媳妇,待在作坊里制作粉丝,等秋芝麻大豆成熟了,还得帮着榨油,嘴巴能会道,头脑灵活的村民,负责宣传。
喜欢穿到荒年:悍妇携全家走向峰癫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穿到荒年:悍妇携全家走向峰癫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