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紧

苏家老三

首页 >> 南风紧 >> 南风紧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开局我爹是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 世子凶猛:这个小娘子,我抢定了 兴汉室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祸乱三国,我有神器 赘婿 时光之轮:光绪帝的逆袭 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 重生之项羽崛起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南风紧 苏家老三 - 南风紧全文阅读 - 南风紧txt下载 - 南风紧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00章 华夏商会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四月底到五月初这段时间,苏圣平只忙自己的私事,隔几就有一个子女满月。一家之内,短短十时间就有三个孩子满月,也算是府城内的一桩美谈。尽管怕麻烦没有大肆庆祝,但总有三五亲朋自己找上门来讨一杯水酒喝。

出了月子之后,王莹三个女子就算暂时解放了。这个时代的医学实在是比较落后,很多事情依靠着传统的经验习惯,比如坐月子期间不能洗头、不得见风等等。三个女人关在屋子里一个多月时间,这下子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洗澡。此时气也热了起来,洗过澡后,抱着孩子出来见客,对于一个母亲来,是一件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孩子一向比较喜欢人多热闹的时候,尤其是安安。安安长得可爱,嘴颇甜,叔叔伯伯的叫的欢乐,惹得每个人都恨不得抱上来亲一口,只是不敢而已。倒是平平,不像安安一样四处瞎逛,而是一直跟在苏圣平身后,老实的很。

所谓三岁看老,平平的表现众人看在眼里,无不感叹又是一个苏圣平。唯有苏圣平,一直搞不懂平常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很是孩子心性的平平,怎么一到人前,就是这副模样。

除了苏圣平的家事在府城上层商人中成为话题,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也于近期成为商人热议的话题。就是华夏商会将于五月十二日正式成立,成立当没有什么庞大的庆祝仪式,只有五十几个初始会员会齐聚一堂,简单的举办个仪式。

五月初十这,外孙女满月,王少杰也来到苏家,除了看望女儿和外孙女之外,还要跟苏圣平最后确定一下商会成立的事情。主要还是想让他参加一下商会的成立仪式,也算是安安大家的心。

原本苏圣平还是不想过早介入这些外围的事情,但王少杰却劝道:“有些人知道这商会是你主导下出现的,有些人不知道。知道的缺中想的通、看得远的人更少。还有商会成立之后,到底准备做什么,我认为最好还是你给大家讲讲。最起码,你出现在那里,能让很多人看到商会背后的力量,会让会员安心不少。”苏圣平想想也是,就决定到时出席一下。

客人都散去后,苏圣平来到王莹房中,看着安睡的几个儿女,心里不出的满足,有时候想想要不是局势如此,真这么过一生也是一件好事,可惜事与愿违。很多事、很多人自己也决定不了,也不知道自己所做之事有没有意义。

他已经意识到平平之所以会和自己的时候一个样,在外人面前一个样,肯定是王莹教育的结果,甚至这种教育是王少杰的“远见卓识”,特意让王莹做的。今晚上,他就想跟王莹谈谈这方面的事情。

躺在床上,盖着薄被,王莹抱着苏圣平,问道:“平哥哥,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要跟我啊?”

苏圣平道:“为何这么问?”

王莹嘻嘻一笑,道:“你自己都不知道,但凡你想跟我事情,又不知道该怎么的时候,总是会咬着下嘴唇在那沉思,刚刚你看平平的时候,就老是这样子。”

苏圣平呵呵一笑,道:“我倒是没有发现自己还有这么个习惯。”

王莹道:“你是我的,你的一切我都在意,当然能发现了。吧,夫妻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的。”

苏圣平嗯的一声,道:“莹莹,你有没有觉得平平在别人面前就像一个大人,一点也不像个孩。”

王莹一下直起身来,问道:“平哥哥,你的意思呢?”

苏圣平心中一叹,再怎么喜欢自己,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孩子,哪个母亲都如同老虎一样,任谁都不能伤害,哪怕是远未到来的伤害。伸手把王莹重新拉回怀中,道:“是不是你教的?”王莹嗯的一声,承认了这事。

苏圣平接着问:“是你爹让你教的?”

王莹这会倒是答道:“不是,我爹只是让我好好培养平平,要让他成才。你也不想想你自己,几岁的时候就是跟大人一样,甚至还有那么多大人都比不过你,都听你的话。平平做不到你这样,但也不能差的太远吧!”

苏圣平哈哈一笑,道:“我是特殊的,没有可比性。莹莹,你不该这样的。”

王莹哼的一声,道:“我不管,我就是要让我儿子比他爹还厉害。”

苏圣平叹了口气,道:“莹莹,平平现在还,不能扼杀他的性,你看安安那样不就很好。你放心,平平也是我的儿子,我岂不知道要好好教育,我还想早早退休,让他们撑起家业呢。”

王莹听了这话,没纠结什么叫退休,反倒撑起家业引起了他的兴趣,有些不甘肯定的问道:“你真这么想?”

苏圣平又把王莹拉到自己怀中,道:“莹莹,你放心,一切我自有安排,不过你要答应我,让平平快快乐乐的成长,不要再教他那些东西。”

王莹像是做了很长的思想斗争,才道:“好,平哥哥我相信你,再我看平平每次那个样子,也不忍心。”

苏圣平道:“傻丫头,该是你的,谁也抢不了。就像我一样,还不是你的。”

王莹哼的一声,道:“那可不准,谁知道你哪又带回来一个。别以为你偷偷找泽子的事情我们不知道。”

黑夜中苏圣平不由大囧,赶紧道:“瞎,泽子不是在学堂里好好的,谁去找她了。”

……

五月十二日,对于泉州的商人来,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大日子,华夏商会于今正式成立。虽这个“商会”已经存在了几年时间,但是之前只是起到一个交流平台的作用,但是这会可不一样,已经是一个有自己章程的组织,这意味着什么,大多数商人可能不知道,但都是人精,也能体味其中三分真意。

经过精挑细选,府城中算得上的商人除了那些被信息部列入黑名单的,都被请到现场,共同见证这一次重要的仪式。成立仪式相当顺利,通过了商会的章程,推举王少杰为第一任商会会长,推举了吴波涛为首的理事长负责商会的日常运校最后,在吴波涛的邀请下,苏圣平即兴讲了话。

首先当然是十分套路化的庆祝商会成立,对前景进行了展望。接着又对商会的运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商会应该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心态,吸收更多的会员,特别是今后时机合适的时候,要逐渐向江浙、两广、两湖发展,直至把触角延伸到整个华夏大地。要做到这一点,唯有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心态,方能做到。

其次,商会要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会员之间通过定期会晤、内部聚会等形式,使大家建立起联系,经常聚一聚、聊一聊,可以互通有无,实现优势互补,相互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有钱大家一起赚。

再次,就是要正视泉州商人面临的现状,海外商贸方面有广东商饶竞争,江浙商人抱团做大,北边元朝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大家用充分发挥商会的作用,互相帮助,团结一致,抱团取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情势。

苏圣平的讲话获得了所有饶认可,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而此时,苏圣平早已离开,前往靠近信息部总部的一处院落,今《华夏新闻》第一期将会正式刊发。

许文斌看着从自己手中诞生的第一期《华夏新闻》,心中激动不已,连苏圣平到来都没发现。

这份报纸纸张类似于那个时代的A3纸,双面对折,分四个版面,第一版是泉州要闻,报道的是泉州各府县的新闻,比如今就在显眼的位置报道了商会成立的消息,此外还有崇武县渔民收成情况,溪头镇一条道路翻修的事情。第二版是民众生活,报道的是府城和各地新奇的事情,比如今日就报道了一则府城一个民众拾金不昧,站在街头苦等失主一个时辰的消息。第三版则是类似于《新知》一样,介绍各种稀奇古怪的消息,比如详细介绍了苏圣平当年如何完成竹筒传声的。第四版则是用来发表一些文章的。

这一次,第四版发表的是苏圣平所写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团结一致向前看》,文章介绍帘前海盗的情形,首次向民众宣传了辛家、叶麻子和王隆涛三个海盗团伙的情形,表示了靖海使衙门有信心有把握能够尽早消灭海盗。同时,也指出在剿灭海盗的过程中,离不开广大民众的支持,号召所有人帮助靖海使衙门,一同抗击海盗。

得益于苏圣平指示研究纸币的印刷,报纸的印刷速度很快。现在,《华夏新闻》将会采取一个月五期的方式发行,前期将会采取免费赠阅的方式,在府城各处发送,并会组织信息部的人在各处酒楼、民众聚集的地方宣读。还会通过物流行的渠道,向各处免费传播。苏圣平相信,凭借《新知》和《华夏新闻》将会慢慢影响到更多人,展示出宣传和文化的力量,在他统筹安排下,引发一股热潮。

喜欢南风紧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南风紧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带着女徒去西游 恐怖降临【鬼门】 诡城密语 中国古代名人传 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桃树林里桃花开 高武:大限将至的我,背棺出征! 守墓人 黑欲青春 转生成兽娘被神收编了 战神归来之孟扬 大国师魂穿现代,总裁请接招 四合院:从五级厨师开始 寡妇娇又魅,帝王把持不住了 星际种田,大小姐靠炼药逆袭 莲花楼之长乐 那个被长女干掉的老妇重生了 斗破之天生不凡 我在修真界苟道长生 女主太强怎么办
经典收藏 牧唐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秦末苍穹之变 雍正往事 开局我爹是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 从赘婿到女帝宠臣 吴主 抗战之无双战将 从灾民到皇帝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 皇帝过来聊聊 穿越唐朝之我是小王爷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这太子,不做也罢! 蜀汉之昭烈大帝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三国之重振北疆 抗日之特种战将 大官人
最近更新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黜龙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十国风华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洛丹伦的黎明 对弈江山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大魏第一武卒 我娘子天下第一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明末辽东从军行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人在古代,从抢山神娇妻开始崛起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奋斗在沙俄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南风紧 苏家老三 - 南风紧txt下载 - 南风紧最新章节 - 南风紧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