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回去后就安心照顾你父亲,要是手头转不开了,别抹不开面子,直接去我家找你嫂子。家里还有些积蓄,尽管拿去给你父亲治病。”
贾明一边将秦红送出大营,一边在旁做着临行前的交代。
若只有赵丹一人对秦红这样也就罢了,可接二连三的都是如此,秦红感觉再不些什么,实在过不了心里这道坎。
他左右看了看,见附近都是来往巡逻的军士,就强拉着对方出了辕门,直到走出老远才停下脚步。
贾明对于对方的举动疑惑不已,这不着急往家赶,拉我到这里作甚。
秦红依旧不放心的看了眼周遭,直到没发现一个人影,这才低声道:“明哥,弟这次回去遇到点事,想跟你念叨念叨。”
贾明以为对方还在为家事烦心,就轻声道:“想你父亲的病吧?不是了吗?既要重视,也别太过忧心。只要找到好郎中,总归……。”
秦红见对方误会了,忙摆手打断。又在脑子里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压低声音道:“明哥,你还记得咱们在临出发前,上面会把军饷送到家里的事情吗?”
见对方点头,他就把回到家里发现只发了半饷,而后,又如何找三司吏理论的事情,原原本本讲述了一遍。其中,还特意强调这不是个例,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倒是,关于国库已空的事情,秦红是只字未提,故意隐瞒了下来。
贾明耐心听完,只觉得有些难以置信,眨了眨眼好半才缓过劲来:“兄弟,你的都是真的?”
“明哥,弟怎敢骗你!”
“真的只给了半饷?”
“哎呦,哥哥唉!弟骗你能有啥好处嘛。”
“那这么,就是真的了。”
贾明在那里喃喃自语,眉宇间显出一丝不满。
半晌,贾明才似乎想到什么,仔细打量面前的秦红。
“那你这次回京……?”
秦红也不回答,而是把那只装了铜钱的口袋塞进贾明怀里。
“明哥,家里的开销还勉强够用,你和兄弟们的好意,我秦红心领了,但这钱是万万不能收的,请你帮我还给他们吧。”
“不是,你这……。”
贾明被对方的突然举动,打断了思路。看着怀里的钱袋子,想着该如何劝对方将钱收下。
只听秦红继续道:“明哥,这些年弟承蒙照顾,没别的,请受弟一拜。”
完,秦红就后撤一步,朝着贾明抱拳拱手一揖到地。
“唉!兄弟,你这弄的是哪一出啊。”
多年以来,二饶接触多数都是笑笑,偶尔也会插科打诨。贾明还从未见过对方如此郑重严肃,被搞得有些不知所措。
秦红却不管这些,行礼完毕就拍了拍对方的手背:“明哥,兄弟走了啊!”
完,不等对方反应就翻身上马,朝着兴庆府的方向疾驰而去。
贾明一直目送对方的身影远去,这才回过神想着之前的对话。
只发半饷……,许诺补齐却不给准确日子,这不是故意欺负人吗!
等贾明回到居住的帐篷,就见之前凑钱的几人还没离开,正聚在一起闲聊着什么。
几人见贾明进来,就问道:“大红走了?”
“嗯!”贾明满脑子都是欠饷的事情,也没有闲谈的心思,应了声就一屁股坐在床上。
几人见贾明脸色难看,就有一人试探问道:“明哥,这是咋了?”
话音未落,就看见贾明怀里抱的钱袋。
“怎么,大红没要这钱?”
贾明随手将钱袋扔给话那人,就把从秦红那里听来的一句不落的讲了一遍。
临了,才道:“你们给合计合计,这能是真的吗?”
“什么?只给了半饷?”
“半饷怎么过日子啊!这不是闹呢嘛?”
“可不是吗,这特么是看咱们好欺负咋地!”
几人可不像贾明这么沉得住气,听了对方讲述顿时就炸开了锅。
其实贾明也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平日里的军饷经过层层扒皮,已经扣发两成了。没想到,现在更加过分,干脆一下去了一半。你要军饷给的多也行,可偏偏剩下这些,家里一家老糊口都难,那这个兵还当的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回家种地做买卖算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抱怨一通,最后不知是谁提议,找赵丹将军给他们主持公道。
几人干就干,为了增加可信性,他们连拖带拽的把贾明这位证人带进了大帐。
赵丹见手下亲兵一下来了这么多人,觉得心中诧异,可更多的还是不满。
这是平时好脸给多了?真不把我这个主帅当回事了。
不等他沉着脸训斥几句,当先一人就把听的事情讲了一遍,待滔滔不觉得完,又把贾明推到前面,将军若是不信,可以找贾明求证。
赵丹听了对方讲述,都不用找人求证,就已经确信此事是真了。
此前,手下几个统领被人勒索的事情,他还记忆犹新。为此,那些人还去府里闹过。当时自己为了大局着想,还是给强压了下来。可没想到,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居然还没凑够足额的银钱,也堪堪发了半饷。面对这一结果,赵丹只能在心里暗骂富林不做人。
看着面前众人,一个个义愤填膺的样子,赵丹只能选择暂时安抚。
“咳!你们不,本官还不知道此事。我看不如这样,尔等先各自回去,待本官修书……。”
赵丹到这里,有些不下去了。
给富林写封信倒是容易,可派谁送回去啊?别又跟秦红似的,回到京里听些什么,再回来讲给大家听,那可就更麻烦了。
可是,责任不往上推,又能咋办?总不能自己扛下来吧?关键那些钱,自己分文未取啊。
话已至此,赵丹也不好再往回收了,只能耐着性子继续往下:“待本官修书一封给三司送去,问明始末原委,总归要有一个法的。”
几名亲兵对视一眼,都知道事情也只能暂时这样了。总不好在结果到来之前,再继续这么闹下去。
不过,还是有一两个聪明的,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一会儿自己也写封书信,拜托回京的信使捎回家去。总是要把事情打探清楚的好。
要是补足军饷也就罢了,要是一直这么拖着,或者干脆就不打算给了。
哼哼!那老子也不是吃素的!!!
喜欢谍战风云录:大宋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谍战风云录:大宋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