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白毅皱眉思索之际,一骑黑衣从远处飞驰而来,那人身着楚国黑衣卫服饰,腰间令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个黑衣卫凭借令牌,很快就被带到白毅的身前。
“你是雍都的黑衣卫?”,白毅看着眼前这个三十多岁其貌不扬的黑衣男子沉声问道。
“回禀将军,吾乃雍都黑衣卫旗主,本来是奉命潜伏雍都的,半个月前,包括我们黑衣卫的所有潜伏人还有雍都百姓突然被强制集中起来,之后才知道秦国要迁都,吾是从汧邑找了机会逃出来的……”,这名黑衣卫向白毅详细禀报道。
白毅听完黑衣卫的叙述,这才明白秦国这边发生了什么。
秦国君臣居然已携精锐和部分百姓西迁汧邑,下一步将前往秦邑,如今的雍都城内,只有左庶长旬闻统领的三万新卒。
“好一招以空间换取时间...”,白毅喃喃道。
但随即白毅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将军?”,公孙庆看到白毅这副神情,疑惑地问道。
“秦国想要西迁秦邑,或许屈弓将军那边此刻应该已经拿下狄道,正在秦邑等着他们呢”,白毅笑着道。
“秦君在这雍都据守不定还能让秦国多坚持一会儿,如今西逃,反而就一头扎进屈弓将军的怀里,这次屈弓将军赚大发了”,公孙庆一脸羡慕的道。
就算是他们攻下了雍都,恐怕立下的战功还比不上屈弓的擒王之功。
白毅却没有笑,只见他抬起头望向雍都高大的城墙,神情复杂,这座见证了秦国崛起的都城,如今就像一个被掏空的躯壳。
城内三万新兵注定无法阻挡十二万楚军,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本将欲派遣一人进入雍都进行劝降,你们谁人敢往?”,白毅将目光看向其身边的一众裨将,这些人人里面有老将但更多的都是三十来岁的将领,孙骁这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在这人群之中十分扎眼。
听到白毅的话,大部分裨将都露出犹豫之色。
若是能劝降雍都,那自然是大功一件,但若是在灭秦前夕,将命丢在了这雍都城,怕是很不值得。
“末将愿往”,孙骁在众人还在犹疑的时候就率先出列请命。
孙骁的胆略不仅让这些裨将侧目,更是让不少人生出惭愧之福
孙骁的身份在军中上层几乎不是秘密,以孙骁的身份,只需要稳稳当当的熬到灭秦之战结束,自然就有他的功劳,而且还不会。
但这孙骁在战场上敢打敢冲,现在更是主动请缨进城行客之事,这如何不让他们这些人汗颜。
“很好”,白毅看到孙骁这时候主动请缨,脸上也是露出赞许之色。
孙骁的胆略确实是一个生的名将胚子,有勇有谋。
进城对秦国左庶长进行降看似危险,但实则并没有多大的风险。
这左庶长旬闻乃是秦国有名的智者,智者是不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来,因为这雍都不仅有三万新卒,还有数万老弱,并不是所有人都被国君迁走,激怒了楚军,白毅对雍都城可真是敢下屠刀的。
“本将授权于你,全权与那秦国左庶长旬闻谈判,若他能开城投降,本将可保其宗族富贵”,白毅对孙骁道。
“末将领命”,孙骁立刻应道,而后就开始做一些劝降的准备。
白毅之所以想劝降雍都,主要还是想着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雍都,更想着解决镐邑那边渭水北岸的八万秦兵。
荆云那边已经开始发起对晋国的攻势,他这边也要加快速度了。
区区一的时间,白毅还是愿意给的。
…
雍都城内,旬闻刚刚处置了一起不遵守军规的斗殴事件,刚回到住处,神情有些阴郁。
秦国变法多年,但秦人私斗的习惯并没有改善多少,现在这支由青壮组成的新军,就是因为对于军法没有生成敬畏之心,这数日便已经发生了十几起斗殴事件。
“左庶长,城外有楚人求见”,这时候,雍都城内的一名裨将突然跑过来向旬闻禀报。
“楚人?”,旬闻闻言,眉头一挑,立刻就明白这时候楚人想要见他肯定就是想劝降自己。
“告知那人,本将不见”,旬闻摆手道。
“唯”,那裨将闻言当即行了一礼准备离开。
“且慢”,但就在其要走出大门的时候,旬闻的声音又突然响起:“将那人带进来吧”。
“末将领命”,那裨将转过身看了左庶长一眼,当即领命而去。
旬闻看着离去的秦将,目光之中露出一道幽光。
他要见这楚人自然不是想着投降,他已经心存死志,一心要为秦君尽忠。
只不过,他突然想到可以利用楚军劝降自己的心思,可以拖延楚军攻城的时间。
半个时辰后,孙骁就被秦军用一个吊篮带进了雍都城,又经过一番搜检后,才被带到旬闻的面前。
“楚军已经兵围雍城,不知道你们楚军不想着攻城掠地,反而在这个时候求见老夫,不知道所为何事?”,左庶长旬闻坐在主位上,看着孙骁,脸上露出几分嘲讽的道。
面对旬闻的讥讽,孙骁不以为意,他先是对着旬闻拱手一礼,然后道:“秦君已经西逃,只留左庶长一人再次守城,无兵无将,显然已经被秦君当做弃子,我们将军听闻旬先生贤德,不忍伤害,更不愿意加害城中老弱,所以,为避免雍都受战火之苦,希望先生早降,先生自可在楚国享有富贵”。
“若你们将军真有这般仁义,不如直接撤军回楚,如此不更好?”,旬闻笑着对孙骁道。
“秦国不敬子,不尊伯长,我楚国奉子之命讨伐,若无子诏命,楚国岂能退兵,还请旬先生放心,秦君乃是我王之姻亲,我王定然不会加害秦君,我们楚军入秦,也只是想着带秦君到子面前请罪”,孙骁的嘴皮子也是十分利索,大义之言,张口就来。
“将军,这种话你自己信吗?”,旬闻似笑非笑的看着孙骁问道。
“当然信,我王任意无双,虽然征讨无数诸侯国,但对于诸夏之君未曾加害一人”,孙骁道。
“未加害一人?”,旬闻嘲讽道:“那郑国之君?许国之君?陈国之君?齐国、薛国、巴国、蜀国…这些国君呢?”
“这些人都是死于子之命,非我王之愿”,孙骁道。
听着眼前这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将的话,旬闻突然之间被揶得不出话来。
他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孙骁见秦国这个左庶长已经不出话来,顿时觉得他已经被自己言语所打动,于是再次问道:“不知道,旬先生可愿归降?”
喜欢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