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深知,高端型人才的缺失就像一颗毒瘤,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这几,宋江频繁地穿梭于各个部门之间,与领导们深入交流。
他亲自前往企业调研,深入生产车间,与一线工人和企业负责人交谈,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困难。
每到一处,他都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总经理无奈地向他诉着高端人才招聘难的问题,企业有好的项目和技术,却因为缺乏专业人才而无法进一步发展。
看着企业闲置的设备和未完成的项目,宋江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他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人事局长杜东清,同时也是组织部副部长,接到书记的嘱托后,加班加点写了一份详细的人才引进规划。
当他将规划交到宋江手中时,满怀期待地看着书记。宋江仔细地翻阅着,规划内容确实详细,各项措施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都是一些传统的人才引进手段,缺乏创新和亮点。
宋江合上方案,眉头微蹙,他开始向杜东清阐述自己的想法,他希望能够打破常规,用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来吸引人才。
杜东清听着书记的想法,实事求是的道:“书记,这种方法以前都用过,效果不显着,现在的大学生更向往的是北上广深的工作环境和优越的待遇,而我们这些城市完全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杜东清所站的角度和宋江所思考的角度不一样,他只是按部就班的按照原有的政策来看待问题,殊不知宋江早已跳出了固有思维看待问题。
宋江沉吟片刻,严肃地道:“不要用固有的思维看待问题,没有条件不会创造条件?”杜东清心中一凛,他有些疑惑书记这话的含义,但又不敢直接询问。
“要是政府有相应的政策,人事局这边倒是可以去各大高校试试看!”杜东清思索片刻后道。
宋江点零头,摆摆手道:“这几我跟市长统一了意见,出台一系列的举措,对应届大学生落户阳城的,给予住房补贴、政策扶持、提供就业岗位、提供人才公寓,可以根据人才补贴,每年能额外领取一次性补贴3至10万元,如果自主创业的话,注册公司,税务部门将免除前三年的税收,如果夫妻二人来阳城落户,除了以上政策,政府将提供商品房,按原价的50%的价格出售,还有一些政策正在研究!”
杜东清听着这些政策,眼睛越睁越大,脸上满是震惊。他从未想过政府会出台如此优厚的政策,这些补贴和优惠条件对于大学生来,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仿佛看到了大量大学生涌入阳城的景象,心中也燃起了希望。
随即,宋江让他召集各县市区的人事局长,按照不同的专业前往汉江各大高校进行招聘,强调政策方面政府已经出台相应政策。
当杜东清听到书记提出五年留住100万大学生的目标时,嘴巴大张,简直能塞下一颗鸡蛋。他从未想过领导会有如此宏大的目标和魄力,心中不禁对宋江充满了敬佩。
杜东清领了任务后,怀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离开了书记办公室。
他知道这个事情必须得好好谋划,这不仅是书记交给的重要任务,更是关乎阳城未来发展的大事。
回到办公室,他立刻开始召集会议,与同事们商讨招聘的具体方案。
宋江并没有因此而停歇。他紧接着叫来房管局的领导和分管副市长,在会议室里,他详细地询问着国有资产情况以及政府掌握房产的情况。
房管局领导拿着厚厚的资料,向宋江汇报着。
全市掌握在手的国有资产虽然有一些,但情况复杂,有的是烂尾楼,存在诸多遗留问题;有的房产性质不同,无法直接改造成人才公寓。
宋江听着汇报,眼神坚定,他知道事情虽然困难,但必须得推进。他要求房管局尽快制定改造方案,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为人才公寓的建设做好准备。
为了进一步推动人才引进计划,宋江组织召开了市委常委会。会议室里,气氛严肃而庄重。
会议开始,宋江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开口道:“市长,将人才引进计划给大伙念念,大家谈论自己的看法。”
高成飞将这几赶制出来的计划详细地念了一遍,这里面都是他跟书记一起讨论出来的政策和措施。
每念一条,与会人员的脸上就多一分惊讶。等到高成飞汇报完,所有人都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书记和市长,他们用求证的目光看向宋江。
“想必刚才的计划你们也听到了,这是我跟市长商量出来的具体方案和措施,要想发展必须的引进人才,而这一块一直都是我们的短板,所以必须的用政策,才能刺激人才进入阳城,你们也可以你们的想法!”宋江完,从每个人脸上扫过。
众人都没有开口,气氛略显紧张。组织部长马韶阳眉头始终紧皱,书记之前也跟他讨论过相关问题,但没想到会出台如此大胆的政策。
“那我来两句!”寂静的场面被马韶阳打破,众人都看向他。他开口道:“内容详细、新颖、胆大,目前我没有发现哪个城市的人才引进计划比我们阳城的政策好,但……”马韶阳顿了一下,又道:“但相关配套设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比如人才公寓,如果大量迎接毕业生来了,有那么多人才公寓吗?在比如财政能支撑这么大的补贴吗?在比如阳城出台这样的政策,让兄弟城市怎么看?”
众人知道,这些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如果大量应届毕业生来了或者大学生来了,该如何解决相关配套设施,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且,财政能否承受如此大的补贴压力,也是一个未知数。同时,其他兄弟城市会如何看待阳城的这一政策,是否会引发竞争和质疑,也让龋忧。
但大家也都知道,按照这上面的人才引进计划,很多人相信一定能吸引大量的大学生过来。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还有没有问题,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有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才能更深入破析问题。”宋江看了一圈,众人眼神都集中在他身上。他接着道:“那我市委的决心,人才引进计划,按照五年引进100万大学生,为阳城注入活力,另外,在未来五年内将建设大量的人才公寓和商品房,同志们,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只有人才能带动经济发展,如果有这100万大学生来阳城落户,衣食住行将会给阳城带来多大的经济发展?”
宋江的话坚定而有力,让与会人员感受到了市委的决心和信心。
大家开始纷纷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会议气氛变得热烈起来。有人提出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人才公寓;有人建议加强财政预算的管理,确保补贴资金的合理使用;还有人提出要加强宣传,提高阳城在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大家的讨论声中,宋江认真地倾听着,不时地记录着。他知道,人才引进计划的实施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五年引进100万大学生的目标,为阳城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喜欢重生之退伍从政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重生之退伍从政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