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首页 >> 刀尖上的大唐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 明末:我要这世界匍匐在我脚下 雍正往事 中国古代名人传 三国:李氏大魏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 大秦,开局觉醒酒剑仙,横扫叛军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3章 又战义昌(五)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沧州。

清池。

义昌节度使刘守光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慌得满脸长包。

自打柏乡辽王取胜,刘公子哦不,刘大帅就开始惶惶不可终日。

跟李大郎太熟了,这厮绝不可能轻轻放下。

因为幽州严查奸细,自张万进过来之后那边的消息基本断绝。尽管刘守光抓紧向梁朝示好,也换得梁朝册封,但是一纸册书他不解决问题呀。

他需要援兵,需要援兵,需要援兵。

他需要实实在在的支持。

可是,认真讲也不全怪梁朝不发兵,或者,并非梁朝不愿发兵。

实在是刘守光也有自己的难。

请神容易送神难呐!刘某人既需要梁朝实实在在的支援,可是又不敢让梁军入境。魏博罗家的榜样历历在目啊。罗绍威欲图引梁兵镇压本镇骄兵悍将,结果呢,骄兵悍将倒是一扫而空,然后魏博就成了朱三的下。

就朱老三这个搂草打兔子、见缝插针的本领,刘守光敢让梁兵轻易进来?

可是怎样既能借着梁军自保,还不让梁军把自己给爆了呢?

为此,两边的使者往返数月,也没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后来听李大死了,刘守光还以为能喘口气呢。谁料想李老三这个王鞍,上台就公开扬言要打他,一点情面都不讲。

嗯,李老三确实是这么个人。

比李老大坏太多了。

当初他刘大帅镇里穷,为了做买卖在漳河入海口搞了个码头,嗯,后世就在津那一带。本来好是拉着郑二合伙干,也不知怎么郑二就缩了,然后李老三主动贴上来跟他谈条件,就变成卢龙与义昌合伙办码头。

那阵子南边人脑子打成狗脑子,粮食奇缺,义昌就卖粮食。

后来淮南、浙江局势平静生产恢复,粮食不好卖,义昌就办起丝绸贸易。

看官们不要意外,义昌也是种桑养蚕的,而且是盛产丝绸。回去看看历史地图册,河北可是唐朝的重要丝绸产地,义昌就是重中之重。开元宝年间,户税就是收丝绸,于是河北道以全国四分之一的户口,缴纳了全国一半的户税。

全是丝绸。

全是丝绸。

全是丝绸啊。

那时节,河北的丝绸沿着永济渠,一路到洛阳,再向西转越长安。在那里,这些丝绸的相当部分被朝廷发卖给胡商,然后远渡关山,经河西、安西,经向方,走向远方。

这曾是一条流淌着奶油与蜂蜜的商路,沟通着大唐与远方,而丝绸,就是这条商路上的血液,川流不息,所以后人称之为“丝绸之路”。

总之,唐末以来下大乱,很多地方百货奇缺,尤其是生活物资短缺严重,河北因为遭灾少,各项生产丰富,刘老二就靠办丝绸贸易,走海路到广州卖给胡商赚钱养家,得利不少。

去程以丝绸布帛为大宗,有条件再弄些马匹牲口,又或者于拉些粗瓷器都校回程则带来南方风物、海外奇珍,例如香药,甚至弄些粮食回来,自用也好,转手给李老三也行,里外有赚。

结果今年正月,李老三都不等李大回幽州,直接就派兵接管了埠头,断了他刘某饶财路,连他义昌镇存在码头库里的一点财货都一股脑笑纳了。

搞得刘守光措手不及。

有点后悔。

十分后悔啊。

这个把月幽州那边管束是宽松了些,刘守光也听那边有点乱,但是他敢信么?李老三又不是不认识,绝对是个阴皮。他敢放开让你看,那就绝对有恃无恐。保不齐已经挖好了大坑,就等他刘老二往里跳了。

这回赵铤也是彻底麻爪。

俗话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如今这怎么看都像是病入膏肓了。

奶奶地,本来跟着卢龙混你好我好大家好,刘老二你吃饱了撑的要去撩拨,还关键还给玩砸了。真胆子大,你趁李大在柏乡直扑幽州插他一刀,又或者直接出兵向西搅混水,拖后腿。

不管成不成,也都条汉子。

结果呢,顿兵景城无所作为,落个左右不是人。

眼下既然开罪了卢龙,如果没有负荆请罪的决心,那就该赶紧重新找靠山。

倒是跟梁朝联络了,还是三心二意不真诚。

那朱老三是好糊弄地?

好嘛,几个月下来,除撩个义昌节度使和燕王的册书,啥实惠也没捞着。反倒给卢龙李老三送了个开战的借口。

此次卢龙大张旗鼓讨伐义昌叛逆,义昌接受逆梁伪号就是罪过之一。

辽王因为跟逆梁作战,受伤殒命。作为辽王的好兄弟,义昌却受了逆梁的封号,不打你打谁,名正言顺啊。

当然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可这么搞,是不是肉没吃到,反惹一身骚。

都知道就是个借口,李老三刚刚上台,这是要烧一把火稳固权力。

但也都知道,这把义昌不好混过去呐。

又是一毫无意义的讨论,在实力面前,啥都白搭。

赵铤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饭吃到一半,刘霸就登门拜访了。

这厮本名赵霸,当初为了捧刘仁恭的臭脚,拜得老刘作义父。后来刘仁恭失事,因为还在刘守光帐下效力,刘霸这个名字就继续沿用了。但是在心底里,人家跟赵铤才是一家人。

让人给刘霸也布下餐食,赵铤吃罢碗中粟粥,道:“怎么,外间又有甚事?”

刘霸草草吞了口红烧肉,心中感慨如今这贱肉也不骚了,味道还很是不错,将嘴一抹,道:“叔,家里来人了。”

“哦?”赵铤听了眼睛一亮,道,“哪个?”

“信使,赵行实派来地。”

嘿嘿,老赵家在幽州其实也并非无名之辈。硬要攀扯,不忌讳出五服的话,只怕都是亲戚。

刘仁恭借独眼龙的势力回镇后,投过的赵家人可不少。比如这赵行实,就也在军中谋了个队正起家。后来刘仁恭坏事,赵铤等人留在义昌,赵行实则还在卢龙发展。

有意两头下注也好,大伙抱团取暖也罢,嘿嘿,赵行实,赵珽,一笔能写出两个赵字来么?

屋中只有他二人,但赵铤仍压低了声音道:“人没错么?”

刘霸道:“没错,是家里一个后生,俺都认得。”

义昌大厦将倾,赵铤哪能坐以待毙,一直就在谋划后路。

这老汉换过好几个东家,脸皮也厚,经验也丰富,知道此时一定要胆大心细,怎么心都不为过。别看刘霸长得虎,其实心不虎。听他这样回答,赵铤才道:“怎么?”

刘霸道:“若我家能开了城门,助大军迅速平定义昌,一切好谈。”着比出一根指头,“一州刺史,或回幽州任职,皆可。”

赵铤心,这个条件虽然不高但是很有诚意,听着就像是能给落实的安排。又问:“幽州大变,我闻诸军多有调换,贸然发兵,不怕有意外么?”

老赵一向是走智慧路线,这阵子没少费心卢龙的变故。他倒是能猜到,李三急着打义昌,一是想赶在朱梁缓过气之前动手,免得受掣肘,一是想用一次胜利巩固地位。

问题是过于仓促了些。

胜了固然是好,一旦不利可不是得凉凉么。

嘿嘿,卢龙虽然势大,但义昌也不是全无还手之力。而且逼急了,刘二破罐子破摔,引梁兵入境是必然的。

一挑二?

赵珽相信李老三有搞事的决心,但是不大相信他搞事的实力。

这必须考虑明白,可不要再下错了注。

刘霸摇头道:“这却不知。”

赵铤边想边道:“义昌南邻大河,卢龙得义昌,则威胁淄青,梁朝东路不稳。若梁朝得淄青,精骑北进,数日可抵幽州城下。梁朝已委杨师厚为帅,总掌河北军事,不论刘帅怎么谈,都不会坐视义昌失陷。

卢龙换帅未久,军心不稳,成败亦未可知。

哎,你我身家性命全在一念之间,万万那不可莽撞了。

这样,你且虚应了那厮,仔细打问明白,李公究竟有何依凭要打这一仗。

我观此人并非无智之徒,务要搞清因由才好举措,明白么?”

刘霸道:“晓得。”心中却想,事情恐怕难办。

赵行实是刘仁恭坏事后才投的李大,有些勇力不错,但是人家那边最不缺的就是勇夫,所以这些年混下来也就是个副将。

据这次是给李老三忠心表得好,入了新设的什么平卢军,又因为与这边有亲才让他派人传话。至于李老三的底牌,这厮能否搞清楚真是很难了。

……

郑守义十一月初一到达幽州,但是足足等到十五日,卢龙军才终于在一片混乱之中陆续开拔。

数路大军次第离营,沿着桑干河南下。

随军辎重载于船上,军队则沿两岸并进。

按计划,此次南征调用教练军三千,毅勇军六千,威武军八千,保定军三千,卢龙军一万,另有辅军一万,总计四万人。

但这里头的教练军、威武郡是新设军,卢龙军常年戍守,野战实力未知。看起来也就毅勇军、保定军建制比较成熟。

所以,前军重任不出意外地落在了郑大帅的头上。因毅勇军也是分两批过来,后面四千骑到达已是十一月十日,所以短暂休息了几日才出发。

与之前几次出征相比,此番的风格迥异。

首先就是组织着实有些混乱。

从前大军出动,那都是干脆利落,十分紧凑。

这次不是。

毅勇军早早出发,后面的队伍却要多间隔很久才动,就怕走急了出事。就这,出了营也不消停,郑守义就亲眼看见几次部队撞车。

你问郑大帅不是先走了,怎么还能看到?

队伍是先走了不假,咱郑某人好歹也是枢密副使,不得关心一下大军的情况么。南征义昌,这可是大事,郑守义也得看清楚友军都是什么货色不是。

其次,就是慢,磨叽。

郑大帅出手,从来都是来去如风,日行几百里地满场飞玩一样。这次不然,根据行军计划,每却只需走二三十里就下营。

李老三真的是要以战代练,慢慢走,不着急。

这对于后面那些队伍或者有用,可是过惯了飞来飞去的毅勇军就很煎熬。每日一早起来出营,没走几步就到地扎营,累是真不累,但就是有点烦躁。

打包收拾很费力气呀,搞一次才走二三十里?

烦也烦死。

又好比一台法拉利,大路通空空荡荡,非让你时速二十,这日子能过?

“阿爷?这么走,等到清池,刘二叔早就有准备了吧。”屠子跟着老丈人在后头整顿了队伍赶过来,真是受了大苦。

从前打仗,虽然也得干点杂活,比如临时烧饭总得自己动手。但是毕竟大头都有辅军操持,他们只用负责自己的那点破事。这回可好,一路全靠自己,这搬抬拉运,安营扎寨,伺候畜牲……

呐!毅勇军畜牲多啊,一匹战马两匹驮马是基本配置,有的队伍,比如卢澳队伍,打底是两匹战马两匹驮马。这又得伺候吃喝,又得给捋毛擦汗,工作量着实不。那马爷娇贵,得少食多餐,光夜里起来加餐就让人崩溃。

从前辅军分担了许多工作,这回全靠自己呀。

到幽州总算又给配上辅军,毅勇军上下都觉着重见了日。

这种打法郑守义也很不解。又要趁梁军干涉之前速战速决,又走成这样,这个“速”字体现在哪里呢?李老三这是打的什么主意?便向边上张泽问:“张书记,李三是几时走来着?”

张泽道:“李枢密动身估计要到月底了。平卢军、教练军都出来幽州就空了,得等到广边军、靖塞军回来,安排妥当才好离开,最快也得月底。”

好嘛,李老三这还没出城呢。

郑守义想一想又忍不住笑。

记得那年取幽州的经过,郑二笑骂曰:“周知裕这老狗,看门真是一把好手。别,在云、代这两年干得不错,有他看幽州,确实放心不少。”

想想靖塞军也要回来了,郑守义道:“前几日吃酒,李承嗣在塞内打仗太憋屈,想回山北去。哈哈哈哈,当年他从爷爷这里接手义武,哈哈哈哈……

李三已允了,待拿下义昌就让他换了张德回来。嗯,还要在营州设个辽东节度使,他李承嗣就是首任辽东节度使了。”

张泽顺着郑守义的话头道:“大帅,非是我虚夸哪个,咱卢龙有辽王兄弟坐镇,真是大地造化。

淮南杨行密死了才几年就完蛋,都乱成一锅粥了。苟延残喘而已。

魏博罗家现在是个啥?

早年河中王重荣一死,嘿。

休看成德现在似乎没事,其实麻烦大了,早晚也得完蛋。

当年河东不必他,放眼看去,也就我咱卢龙没出大漏子……

张泽哔哩啪啦一顿口吐莲花,他以为是顺着郑某人在话,其实这个话题就郑二爷就很不爱听。尽管已经接受了李三上台,多少还是勉强,咱老郑心里其实依然认为自己也能干好。

甚至能比白脸更好也不定。

不就是拉拢兄弟分果果么,谁不会。

看老黑的黑脸毫无表情,张书记就知道这位东家在想什么,也紧忙转了话头,道:“不过,主公,义昌在刘守光治下也还不错,据精兵不少。我军三四万人过去,是否有点单薄啊?”

到这事,就算是搔到了郑某饶痒处,但见这厮抖一抖威风,道:“嗯,刘二我素知之。这厮有些能为,镇中搞均田,府兵练得不错。休看他平日里只养得万多牙兵,真闹起来,转眼也拉得出几万人马。

而且这厮屯粮不少,若围城,谁先熬不住都很难。”马鞭前指,道,“嗯,细想想,走快走慢,其实对攻城作用也不大。元行钦最是忠心,多半刘还是让元哥儿守城,自领上一万精骑在外跟老子周旋。

嘿,我也不晓得李三是个甚想法。

尽快拿下义昌是不错,可是怎么拿呢。”

不怪郑大帅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沧州城高池深,梁军打了好几回,得手了么?反正郑某人想好了,蚁覆攻城的事情,休想爷爷能干。为什么这次只带骑兵过来,就是做好了随时跑路的思想准备。

既然跑路都已经筹划好了,那就没必要太紧张。

边上屠子忽然开口道:“阿爷,有件事你晓得不?”

这没头没尾的,老黑劈脸就是一鞭子过去,最近他看这个儿子很不顺眼。

屠子也警醒,躲得快居然没打着。

老郑又甩了两鞭子死活打不着,只能怒目作势,斥道:“有话有屁放。”奶奶地,真是不一样了啊,敢躲了。

弄得郑某人心里更加郁闷,很有一种无力福

屠子把二弟拉到身前挡着,看看老爹不打算继续动手,这才:“阿爷,有个甚发机飞火,听过么?”

郑守义一脸懵,摇头道:“那是个甚?”

屠子道:“传在佑元年时,淮南杨行密攻豫章,曾以什么发机飞火破城。据闻,淮南舟师船上亦多有此物,放火最是犀利。其横行江淮而梁军不能治,颇赖其力。”

到放火,郑守义也是颇有心得地。但是实话,战阵上想玩火还是很有难度。一声令下火箭齐发?呵呵,那纯粹是扯。战场上要放火,那得是因缘际会,弄个不好,对面没烧着把自己点了才闹笑话呢。

听这个发机飞火的名字,郑守义就是个放火的玩意。又是攻城,又是水战,听着玄乎,但究竟是个啥玩意就不晓得。

屠子言罢也把头连摆,道:“其实儿也不知。前日我看辅军往船上搬货很奇怪。明明是酒坛子,那队弟兄与俺相熟,俺讨一坛来吃,却不是。我不信,再三打问,才是发机飞火。道是有这玩意,十个清池城也都旦夕可下。

我还不信,想瞧瞧,结果死活不肯。”

“酒坛子?发机飞火?”郑守义听得云里雾里。

张泽也是同样迷茫。

被拉着挡刀半的郑很不开心,扭着身子逃脱了哥哥的魔掌,躲到老黑另一边挤出头来道:“阿兄,俺怎么不知。发机飞火?是你杜撰地吧。”就准备给大哥挖个坑。

不等屠子出手整治弟弟,郑守义就先止住练乱的次子。

他不曾听什么发机飞火,但是他相信这种事情长子不会信口胡柴。

刚才他跟张泽还在瞎猜李老三的用意,莫不是就要着落在这个玩意上头?要李三郎整出个稀奇古怪的玩意儿,郑大帅一点都不稀奇。他毫不怀疑事情有假,他是在琢磨着怎样将这个发机飞火自己也弄来瞧瞧。

按照过去的经验,李老三捣鼓出个玩意一般都很不俗。

这老子如此有恃无恐,怕不是真是有个依凭?

这么一想,好像还真就合理了。

郑守义道:“你还分得出是哪条船么?”

屠子立刻领会了爸爸的意图,却无奈摇头道:“阿爷,”指着望不到边的船队,“这么多船,俺哪里晓得。”

郑守义略有遗憾地撇撇嘴道:“这路你将船队盯住了,晓得?”又不忘叮嘱,“有所发现,不要轻举妄动。”

郑大帅开始是有意看看实物,若真好用,他也可以整治起来。但转念又想,那几个辅兵儿子认识,找个时候把人绑了交给老马匪不好么,什么问不出来?

屠子哪里晓得无法无的爸爸是对那几个伙伴动了歹念,听了吩咐,乐呵呵应一声去了。

喜欢刀尖上的大唐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刀尖上的大唐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黑欲青春 我的千年女鬼未婚妻 那个被长女干掉的老妇重生了 我炸了!一睁眼成了反派恶毒后娘 大唐十万里 暗夜之影 说我不配当师兄,我退宗了你哭啥 至尊神诀 寡妇娇又魅,帝王把持不住了 重生星际,天道送了个老公 莲花楼之长乐 送个外卖也能成凯甲 全能基地 关灯!神秘老公深深宠 清穿,我在四阿哥后院养孩子 嫁给凶神后,貌美小夫郎被宠上天 成婚三年仍完璧,二嫁一夜得多胎 神话版三国 只会割地送儿媳,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重生快意人生
经典收藏 我穿越时空爱上你 日月当空照中华 明朝好女婿 工部摸鱼郎 武侠少爷 三国之制霸寰宇 大兴英烈传 猎杀全球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从灾民到皇帝 大夏第一皇子 在三国组战队做任务:我弟是周瑜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我,西门庆庆,开局就肾虚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穿越改命,农家小子帅呆了! 吴主 大秦,开局觉醒酒剑仙,横扫叛军 抗日之特种战将
最近更新 大明:家妻上将军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刚穿越,公主就让我还她清白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大楚第一逍遥王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乱世边军一小卒 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巨宋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盛唐华章 风流俏佳人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远古人皇纪 北疆战神:从边军小卒到杀穿蛮族 从军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