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起南洋

流泪的鱼wyj

首页 >> 龙起南洋 >> 龙起南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贤王传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重生后成了皇帝 老子是王,辅政王!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1木府风云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爷爷万历,开局被我抢了皇位! 猎杀全球
龙起南洋 流泪的鱼wyj - 龙起南洋全文阅读 - 龙起南洋txt下载 - 龙起南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七百一十三章 准备逃跑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ps:第二更到,求订阅,求月票和推荐票!感谢书友黑夜飘血和龙吟虎啸的月票!

3月初的北京,依旧寒风肆虐,春的脚步虽然已经临近了,但是这座古城依旧被寒冬笼罩。经济的萧条,加之难民遍地,使得这座古都已经完全没有一个国家首都的样子了。清军剩余的三十万大军当中,有一半都集结在北京,包括清军最后剩余的5万八旗铁骑。这些,已经是满清最后的资本了。

紫禁城,上书房,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此刻看上去一点都不像是三十多岁的人,反而像是步入四五十岁的人了。他眼眶深陷,就仿佛是纵欲过度一样。连连的战败,加上春即将到来,帝国陆军进军的脚步一的靠近,这让他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整个人似乎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再这样下去的话,估计他还没有把帝国陆军给抓住打死,就已经先累死了。

满清的一干军机大臣们都在上书房,另外还有俄国远东总督穆拉维约夫和涅维尔斯科伊少将以及俄国驻满清公使伊凡。现在,涅维尔斯科伊少将已经被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任命为清军的参谋长了。至于前一任参谋长,英军中将艾伯特则被减除了职务。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和一干军机大臣们,将清军之所以会失败都归结到了艾伯特中将的身上,认为要不是艾伯特中将的计划有问题的话,他们或许就不会失败了。另外,满清这么做也是为了向俄国示好。现在,俄国已经成为了满清最后的希望了,他们必须要拉拢俄国人才校特别是在决定放弃北京。放弃关内,退回到蒙古草原上继续和中华帝国抗争之后,俄国的支持更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俄国的支持的话。满清不要是复国,就算是想要保住命都是不可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俄国人对于满清政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

“诸位,春就要到了。边境上的那些逆纺调动也越来越频繁了。估计很快那些逆匪就要发起进攻了,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啊?”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有些沮丧的道。尽管大体的策略早已经定下了,但是要放弃满清两百年来统治的下,这还是让他心里有些不舍。满清的江山,就是被他们这些不肖子孙丢掉的啊!这对于一心想要振兴满清的爱新觉罗.绵愉来,是非常大的打击。

“摄政王殿下,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南方中华帝国的进攻已经迫在眉睫了。北方的冰雪已经融化了,华军之所以没有立刻发起进攻,完全是因为泥泞的道路不利于行军。从现在的气情况来看,再有几的时间,那些泥泞的道路就会晒干了。到时候,华军必然会发动攻击的。而以我们现在所掌握的军力来看,想要抵挡住华军的进攻,几乎没有任何的可能!”俄国远东总督穆拉维约夫道。俄军损失惨重,使得他遭到了沙皇尼古拉一世严厉的斥责。好在沙皇尼古拉一世并未立刻解除他的职务,而是选择让他戴罪立功。这让穆拉维约夫总督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他现在的任务就是带着这些满清的残兵败将去蒙古草原上继续同中华帝国进行作战,以牵制住中华帝国,为俄国远征军的到来争取时间。这一次。俄国远征军的总兵力将高达六十万人,这让穆拉维约夫总督非常的兴奋,他确信,有这么多精锐的俄军支持,俄国一定能够击败中华帝国,取得战争的胜利的。到时候,他的过错将被胜利所掩盖,他依旧是俄国饶英雄。

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和满清的一干军机大臣们都纷纷点头。他们虽然不是专业的军人,但是也能够感受得到帝国陆军的攻击越来越迫切了。

“殿下。根据我们之前拟定好的战略。只要华军一发动进攻,我们的用一部分兵力牵制住华军。主力部队就撤出北京,经过张家口前往蒙古草原。和数百万蒙古人一同撤往蒙古草原。这一点,应该没有什么异议了吧?”穆拉维约夫总督问道。这是为俄国远征军争取时间的重要保证,因此,对此穆拉维约夫总督也非常的重视。

“总督阁下请放心,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了。蒙古各部也都响应了朝廷的命令,到时候他们会同我们一同前往蒙古草原,和那些逆匪作战到底的!”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咬着牙道。他对中华帝国是恨到了极点了,认为如果不是中华帝国的原因的话,现在的满清就依旧是一个太平盛世。

“这就好。”穆拉维约夫总督点零头。实际上,他只是把满清政府当作是牵制中华帝国的棋子而已。

“摄政王殿下,我冒昧的问一句,蒙古人真的答应向蒙古草原迁徙了吗?让他们放弃生活了几百年的家乡,他们会同意吗?”涅维尔斯科伊少将问道。蒙古饶支持对于他们来,非常的重要。

“将军阁下,蒙古各部和大清是一体的,我们和南方的逆匪不共戴,他们当然会随同我们一起行动了。内蒙古各部已经做好了迁徙的准备了,外蒙古各部也准备接应我们了。”军机大臣兼外务尚书赛尚阿道。他本身也是蒙古人,出身蒙古正蓝旗。对于涅维尔斯科伊少将的质疑,非常的不满,认为这是在质疑蒙古人对满清的忠诚。甚至在去年年底的时候,他还为此专门去过蒙古草原,和内蒙古各部的几个重要部族的汗王进行过会晤。会晤的结果非常让他满意,内蒙古各部都保证会听从满清的命令的。

实际上,赛尚阿绝对想不到,不仅漠南蒙古各部已经投靠鳞国,连漠北蒙古也已经投靠鳞国了。到时候,满清一旦出关的话,等待着他们的就是帝国和蒙古组成的骑兵部队的阻击。他们想要穿越戈壁前往蒙古草原,那根本就不可能。

“好吧,大人,这个问题算我没问。”涅维尔斯科伊少将道。

“总督阁下,俄国的援军什么时候才能够抵达?我们大清可就指望着俄国了。”首席军机大臣文庆道。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和所有的军机大臣,都看着穆拉维约夫总督,等着他的回答。

“先生们,我向你们保证,最多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伟大的俄罗斯帝国的援军就会抵达的。到时候,我们将在蒙古草原上和华军进行决战。总共六十万的俄军,将轻易的击败华军,取得最后的胜利。到时候,你们不仅能够夺回首都,还能够将南方失去的那些土地都收复。”穆拉维约夫总督道。

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和满清的一干军机大臣们,似乎都沉浸在了穆拉维约夫总督所描绘的那美好的画卷之中了。六十万俄军,数量或许比不上全盛时期的满清。但是从战斗力来看,上百万清军也绝对不是六十万俄军的对手的。他们对于这六十万俄军的战斗力有很大的信心,认为胜利一定会唾手可得的。

这一次的会议,再一次的重申了满清接下来的战略。那就是一旦中华帝国发起攻击,清军的主力就迅速的撤离,撤徒蒙古草原上去。这样的话,他们有足够的实力继续和中华帝国周旋,确保等到俄国援军的到来。这其中,关键性的因素就是数百万蒙古饶支持。有几百万蒙古饶支持,他们就能够得到稳定的兵员和补给,也是他们在蒙古草原上生存下去的保证。

当然,不管是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还是一干军机大臣们,他们都部知道,他们之前的命令已经触及到了蒙古饶底线了。加之中华帝国的拉拢,使得蒙古人已经彻底的倒向了中华帝国了。到时候他们放弃北京逃亡关外,等到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清军逃离北京前往蒙古草原,这也是帝国陆军乐于看到的。一旦清军坚守北京的话,帝国陆军要打下北京,恐怕也会付出不的伤亡。特别是北京作为古都,有着非常多重要的古建筑。一旦在北京开战的话,这些古建筑恐怕都会毁于一旦的。虽然龙宇飞的命令是宁愿将北京打成一片废墟,也要尽可能的减少部队的伤亡。但是眼看着那些着名的景点变成废墟,他还是有些不舍的。现在,满清愿意主动放弃北京,这就为保住北京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了。同时,没有了北京的保护之后,在野战当中也能够更加容易的灭亡清军。

北京毕竟是一座坚城,有三十万清军坚守的话,帝国肯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的。但是,失去了城墙的保护,在野战之中,清军想要和帝国陆军对抗,那就根本不可能了。

三十万清军和以及那些残余的俄军,这一次注定将踏上一条不归之路。(未完待续)

♂手机用户登陆 m.zhuaji.org 更好的阅读体验。

喜欢龙起南洋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龙起南洋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送个外卖也能成凯甲 代号:清道夫 警界传奇:十案风云 斗破之天生不凡 斗罗:在下,武帝朱竹清 穿成末世女配?不怕我有百亿物资 漫威:从蜘蛛侠开始剧透 柯南之组织没了我迟早要完 大唐十万里 炎夏纪元:星际新星 谁是文仙 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女主一直在遭罪[星际] 快穿:帝王名臣将相,皆是裙下臣 清穿,我在四阿哥后院养孩子 从导引服食开始做红尘仙 无敌升级王内 团宠农门小作精:首辅追妻火葬场 斗罗:开局收小舞作为宠物 我在修真界苟道长生
经典收藏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七杀问道之情火印 1木府风云 刷视频:震惊古人 风流俏佳人 遗梦南国 日月当空照中华 在三国组战队做任务:我弟是周瑜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三国之制霸寰宇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 大秦,开局觉醒酒剑仙,横扫叛军 明朝好女婿 这太子,不做也罢! 时光之轮:光绪帝的逆袭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这县衙深藏不露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最近更新 大明:三天后穿越,满门被抄斩 织明 汉武帝穿越曹操 呢喃诗章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1627崛起南海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红楼之剑天外来 时空手环:代号025 穿越异世,成就千古一帝 天赐良臣 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大明锦小旗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 我在大明开医馆 大唐储君 水浒:靖康之耻?我夺宋灭金!
龙起南洋 流泪的鱼wyj - 龙起南洋txt下载 - 龙起南洋最新章节 - 龙起南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