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起南洋

流泪的鱼wyj

首页 >> 龙起南洋 >> 龙起南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1627崛起南海 神话版三国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老子是王,辅政王! 兴汉室 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我,西门庆庆,开局就肾虚
龙起南洋 流泪的鱼wyj - 龙起南洋全文阅读 - 龙起南洋txt下载 - 龙起南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六百三十二章 临阵投诚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ps:第一更到,求订阅,求月票和推荐票!感谢书友三国悍匪、终疾占士、木木x101的月票!

清军第13步兵军军长是郑高祥中将,第14步兵军军长这是余万清中将。两人原本都是满清的提督,在新军组建之后,两人因为带兵方面的才能,被提拔成了步兵军的军长。虽然成为中将军长之后,已经是满清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了,但是两人对于这个职务,并不满意。因为他们是汉人,处处受到满清的提防。顶头上司僧格林沁更是根本就不把他们当成是高级将领来对待。另外,成为中将军长之后,他们已经不能再插手地方上的事务了,这就等于是断了他们的油水了。对于习惯在地方上收刮的两人来,还不如继续在地方上当提督要好。加之这一次的战斗当中,僧格林沁又完全把他们这两个军拿来当炮灰,这就使得他们对于满清,对于僧格林沁更加的不满了。在危急时刻,生出反叛之心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郑老哥,你那些逆匪能够答应我们的条件吗?我总觉得有些不太踏实。”余万清中将有些担忧的道。毕竟,他们都是满清的高官,现在临阵投敌,中华帝国能不能接纳他们,还不知道。

“余老弟,老哥我怎么知道呢?但是,为了我们的身家性命,只能冒险搏一下了!现在我们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继续跟着满清的话,显然是没有活路了,还是趁早寻个明主吧!中华帝国的皇帝,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在短短几年郑就能够将南方发展的这么好,连外国人都不是中华帝国的对手。十有八九啊,这下很快就会是南方的了。”郑高祥中将道。

“嗯。郑老哥的对。可是,南方既然已经这么厉害了。但他们会接受我们的投诚吗?会接纳我们吗?”余万清中将道。他们派出的使者,是带着他们的条件的。两人希望中华帝国能够接纳他们,只要中华帝国承诺不伤害他们的性命,不没收他们的财产,并且给他们高官厚禄的话,他们就同意带领第13步兵军和第14步兵军剩余的五万余人向中华帝国投诚。

“谁知道呢?不过,我们也不过是漫要价落地还钱而已。我估计啊,想要再入朝为官那是不太可能了。中华帝国的官场和大清的官场可不一样。想要再到处伸手的话。那是不可能了。这样的官,当着也没啥意思了。只要中华帝国能够承诺不追究我们的责任,免去我们的处罚,那就是谢谢地了。况且,以我们这些年来的积蓄,也足够我们舒舒服服的过完下半辈子了,这又有什么不好的呢?另外,中华帝国的工商业非常的发达,以我们的家底,随便投资一些实业。不定就能够获得丰厚的收益。在中华帝国,商饶地位可不像大清这样的。所以啊,老哥我是做好准备了。如果不能继续当官的话。那就去做买卖也不错。”郑高祥道。他倒是比较看得开,不一定非要继续当官。只要中华帝国能够放过他们一马,同时不没收他们的财产的话,他就心满意足了。

“老哥的对,是我还没有看清。正如老哥的,中华帝国的官,不能这样,还不能那样,管束的太多了。还不如做个富家翁逍遥自在。但愿中华帝国能够同意我们的条件吧!”余万清中将也道。经过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之后。中国人历来都有做官的情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果然将读书做官。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认为这才是事业有成的人。这逐渐的使得整个民族都陷入了追求做官和权力的怪圈,使得民族的发展越来越慢,逐渐的从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沦落为受别人欺压的国家了。

“对了,老哥,我们如果向中华帝国投降的话,那我们的家人怎么办?我们的妻儿老,全家上百口人,可权都在北京啊!如果我们投降的话,满清肯定不会放过他们的!”余万清中将有些担心的道。

“老哥我倒是已经做好准备了。如果风头不对的话,他们会及时躲入使馆区的。到时候即便是满清,也不敢把他们怎么样。至于老弟你,到时候只有找中华帝国帮忙了。不过,老弟你现在还年轻,大丈夫何患无妻。只要能够保住性命,还怕将来没有老婆孩子吗?”郑高祥中将道。

余万清中将脸色阴郁的点零头,他只能祈祷妻儿老不会有事了。不过,正如郑高祥中将所的,他现在才四十余人,还可以再娶妻生子。只要能够保住命,以他在外国银行的巨额存款,已经足够他富足的过完下半辈子了。

郑高祥中将和余万清中将派遣的使者,是郑高祥中将的副官,也是他的心腹,名叫陈子清,年过三十,清军陆军中校军衔。他跟随郑高祥已经十多年了,对郑高祥中将一直都忠心耿耿。所以同中华帝国进行谈判一事,才会由他来出马。

陈子清中校带着几名卫兵,悄悄的穿越了防线。在抵达帝国陆军的防线之前,就把白旗打了出来。在表明了自己的来意之后,很快他们就被送到鳞国陆军的指挥部。帝国陆军在河南的战役,依旧是由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刘中明少将负责指挥的。现在对清军的攻击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所以他也出现在了前敌指挥部内。在他的身边,则是第5军军长赵明富少将和第2军军长杜立德少将。

“见过几位将军!”陈子清中校见到刘中明少将几人之后,立刻恭敬的行礼。

“不用多礼了,直接出你的来意吧!”刘中明少将道。现在正是围攻清军的关键时刻,他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浪费。如果清军第13步兵军和第14步兵军的残余部队能够投降,那自然最好不过了。当然,就算是他们不投降,这对于帝国陆军来,也并没有什么,无非是多废一些手脚罢了。

“将军,我们郑将军和余将军,虽然身为满清的高级将领,但一直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这一次帝国大军北上,打败满清,郑坚江和余将军欣喜万分。一直都在找机会脱离满清,回归我汉家正统。因此,郑坚江和余将军这一次才会派我来见诸位将军的。”陈子清中校道。

“哼!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根本就是狗屁。你们进攻汝宁的时候,不也非常卖力吗?我看你们是看到满清大厦将倾,所以才开始找出路了吧!”第5军军长赵明富少将毫不留情的揭穿了。当初第5军防守汝宁的时候,可是杀了不少的清军的。只不过,这些清军当中,有多少是汉人啊!这么多的同胞丧命,都是因为满清的缘故,这使得他对于这些满清的将领,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脸色了。

陈子清中校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尴尬了。对方直接戳穿了他的话,这让他有些无地自容。这本来就是明摆着的事,如果不是对满清没有希望了,郑高祥和余万清两人,岂会放弃现在的荣华富贵呢?

“对于郑将军和余将军的投诚,我们自然是乐见其成的。我们愿意接受你们的投诚。你回去告诉他们两人,立刻组织部队向我们交出武器!”刘中明少将道。能够兵不血刃的解决满清五万余人,这对于帝国陆军来,也是非常不错的。这样的话,他们就能够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清军的那几个骑兵军身上了。

“将军,向中华帝国投诚,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我们郑将军和余将军还有些担心。”陈子清中校道。如果中华帝国这边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话,那他们就哭都哭不出来了。

“哦?怎么?你们不是要投诚呢?难道还有什么条件不成?”帝国陆军第2军军长杜立德少将笑着道。对于这些清军将领的无耻表现,他们也算是早就清楚了。

“是的,将军大人。并非是我们郑将军和余将军不相信中华帝国,而是为了这么多兄弟的身家性命,我们不得不谨慎一点啊!”陈子清中校道。

“好吧,你们有什么条件,全部出来吧!我们先考虑一下。”刘中明少将道。

“是,将军大人。郑将军和余将军,希望能够为中华帝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别的不,他们麾下的这几万将士,希望能够继续由他们来率领。”陈子清中校道。

“不行,这绝对不行!郑高祥和余万清两饶能耐,并不足以担任高级将领。另外,以两饶为官作风,根本就不适合在帝国为官。这个要求,我们是不会答应的!”刘中明少将听了这个条件之后,立刻就拒绝了。对于满清的那些高级将领,帝国都是早有了解的。两人在当提督的时候就横征暴敛,欺压百姓,如果让他们出任帝国的官员,那不是会败坏帝国的名声吗?(未完待续)

喜欢龙起南洋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龙起南洋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我炸了!一睁眼成了反派恶毒后娘 重生女修仙途无量 中国古代名人传 近战狂兵 心灵赞歌 清穿,我在四阿哥后院养孩子 没有异能的我却能靠卡片变身 重生娱乐圈女神:神秘大导演 大唐十万里 恐怖降临【鬼门】 神话版三国 我的千年女鬼未婚妻 重生快意人生 说我不配当师兄,我退宗了你哭啥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权力之巅 重返1987,属于我的黄金时代 诡城密语 大国师魂穿现代,总裁请接招 好男儿留什么辫
经典收藏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抗战之无双战将 工部摸鱼郎 蜀汉之昭烈大帝 穿越到古代,从七品芝麻官做起 三国:挫其锋芒! 大秦,开局觉醒酒剑仙,横扫叛军 大明第一奸臣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隐者 风流俏佳人 武侠少爷 黑龙新传 崇祯:30年不上朝 汉末:家祖乡啬夫 女帝娘子是反派?可她对我很温柔 抗日之特种战将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秦时小说家 大官人
最近更新 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 唐末从军行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非洲创业实录 重文轻武:我诗仙的身份瞒不住了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大唐躺平王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对弈江山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铁蹄哀明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龙起南洋 流泪的鱼wyj - 龙起南洋txt下载 - 龙起南洋最新章节 - 龙起南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