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首页 >> 华夏真相集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雍正往事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1木府风云 这县衙深藏不露 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 大唐十万里 抗战之无双战将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 华夏真相集全文阅读 - 华夏真相集txt下载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四十九集 绝代女皇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第四十九集绝代女皇

屠刀举起,势难归鞘。

武则既迫李元嘉、李灵夔、李撰自杀,复流放李元轨于黔州,途中亦死。又杀江都王李绪,后又诛杀亲党数百家。

由是宗室诸王相继诛死,子孙所幼者皆都流放岭南边远之地。

殿中监裴承先乃是故相裴寂之孙,因坐罪与琅邪王通谋,亦被处死,诛戮于剩

又有左肃政大夫、同平章事骞味道,素不礼敬殿中侍御史周矩,屡言其不能了事,甚为轻视。适逢有密告骞味道勾结诸王谋反者,武则敕命周矩鞠按其罪。

周矩便戏谓骞味道曰:公常责周矩不能了事,今日便为公了之。

骞味道大骇,暗自悲吁:风水轮转,不料今日竟落在此贼手中!

乃与其子骞辞玉皆都伏诛。

其后不久,又杀辰州别驾汝南王李炜、连州别驾鄱阳公李諲等宗室十二人,尽徙其家属于边州。又杀李諲岳父官侍郎蓝田邓玄挺,谓曰知反不告,故予同诛。

明堂既成,僧怀义以功拜为左威卫大将军、梁国公。

垂拱五年,正月初一日,乙卯朔。

武则大飨合祭于万象神宫,己服衮冕,腰插大圭,手执镇圭以为初献,皇帝为亚献,太子为终献。先诣昊上帝,次高祖、太宗、高宗,再次魏国先王,再次五方帝座。

献飨已毕,太后升御则门,宣布大赦下,改元为永昌。

丁巳日,太后驾御明堂,接受群臣朝贺。来日布政于明堂,颁九条政令以训诲百官;复次日再御明堂,大飨群臣,赐宴文武。

二月丁酉,追尊先父魏忠孝王武士彟为周忠孝太皇,先妣杨氏曰忠孝太后;以文水先陵曰章德陵,咸阳陵曰明义陵,又设置崇先府官员。戊戌日,追尊先祖鲁公曰太原靖王,北平王曰赵肃恭王,金城王曰魏义康王,太原王曰周安成王。

时有浪穹州蛮酋傍时昔等,共计二十五个部落,先前依附吐蕃,至是来降唐朝;武则便以傍时昔为浪穹州刺史,并令统率其众。

画外音:自七世纪初至中叶五十年间,有乌蛮族不断移入洱海地区,形成六个乌蛮政权,即是所谓“六诏”: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浪穹诏乃为其中之一。傍时昔既受唐朝刺史之封,便为此后“南诏”形成奠基张本。

五月十八日己巳,武则以僧怀义为新平军大总管,率二十万大军北讨突厥。临行时叮嘱,不必真打实战,只要能生还长安,但可叙战功,以塞朝中群臣之口。

怀义心领神会,便引二十万之众西行数千里之遥,便似公费旅游。行至紫河,幸而不见胡虏,便就单于台上勒马写生,刻石纪功而还。

武则亲率众臣接至玄武门外,怀义由此更加骄横。

诸王当时起兵反武,此后皆遭清算。

贝州刺史纪王李慎不预其谋,亦被连坐系狱,槛车徙流巴州,更姓虺氏,行及蒲州而卒。生有八男,以徐州刺史东平王李续为长,其后相继被诛,家属皆被流徙岭南。

更有一女,乃为东光县主楚媛,下嫁司议郎裴仲将,夫妻间相敬如宾。及闻父亲李慎凶信突至,李楚媛号恸终日,呕血数升;守丧期满,不御膏沐者将近二十年。

徐敬业败亡之后,其弟徐敬真被流配绣州,此后寻机逃归,将要投奔突厥。经过洛阳,洛州司马弓嗣业、洛阳令张嗣明资助路费遣之。

未料徐敬真逃至定州,便为关吏所获,供出弓嗣业、张嗣明二人为助。

弓嗣业闻徐敬真被获,知道不能免难,于是自缢而死。张嗣明与徐敬真入狱,便多攀引海内知识故旧,胡云比皆有异图,希图能够免死。

于是朝野之士,为其二人所连引坐死者甚众。

张嗣明又诬攀内史张光辅,其征讨豫州之日,曾私论图谶、夜观文,阴怀两端。于是张光辅与徐敬真、张嗣明一同被诛,籍没家产,家属流放岭南。

当初张光辅诬告狄仁杰对朝廷不逊,至今己为他人所诬,果报恁快!

张嗣明临死,又胡言攀扯,秋官尚书张楚金、陕州刺史郭正一、凤阁侍郎元万顷、洛阳令魏元忠皆与徐敬业通谋。

武则也不细问,即命将四人处死。临刑之际,忽又派凤阁舍人王隐客驰骑传声赦免,改为配流岭南。

赦免之声方达于市,当刑者皆都喜跃欢呼,宛转舞蹈不已;惟有魏元忠安坐自如,一动不动。监斩之吏以为其耳背,没有听清赦令,便提醒使其起身。

魏元忠道:其声虽闻,使节未至,虚实未知。

俄而王隐客驰至,口称赦旨,监官又使起身。

魏元忠曰:且俟宣敕已毕,上有我名,再起不迟。

既宣敕旨,见果有己名,乃徐徐起身,舞蹈再拜,竟无忧喜之色。是日本来阴云四塞,既释张楚金等人,气立转晴霁。

又有彭州长史刘易从,亦为徐敬真攀咬牵引,武则诏命就州中擒而诛之;闰九月,又杀夏官侍郎崔詧。

复纳言宰相魏玄同,亦被卷入此番清算滥杀,不能幸免。论其缘由,却只因多年前多一句善意之言,便招来此番杀身之祸。

便在高宗之世,周兴曾以河阳令被子召见;高宗欲加擢用,有人进言以为周兴并非清流,由此而罢。周兴尚且不知,数日之内皆于朝堂俟命。

诸相皆都无言,魏玄同不忍其苦等,便告谓道:周明府可离去矣。

周兴便以为是魏玄同沮已擢升,因而衔恨在心。魏玄同素与裴炎相善,时人以其终始不渝,谓之耐久朋。

周兴如今得势,犹记当年之事,遂就此诬告魏玄同,其曾对人言:太后老矣,不若奉嗣君为耐久。

太后闻而勃然大怒,遂命将魏玄同赐死于家。

监刑御史房济知其含冤,便私谓道:丈人何不告密,冀得召见,可以自直!

魏玄同叹道:人杀鬼杀,亦复何殊,我岂能作告密人邪!

乃从容就死。似周兴慈人之心,不可深惧之乎!

周兴既谄害魏玄同之后,复又诬告右武卫大将军、燕国公黑齿常之谋反,于是诏命徵回朝中下狱。冬十月戊午,黑齿常之愤恨不胜,自缢而死。

黑齿常之待下宽厚,极得众将拥戴。及闻其死,皆哀其冤。

其后未久,复因御史酷吏告密,武则命杀宗室鄂州刺史嗣郑王李希言等六人。复有嗣滕王李琦等六人仅得免死,流放岭南。

继而提拔春官尚书范履冰、凤阁侍郎刑文伟,并为同平章事,入阁参政。

己卯日,武则为提高武氏地位,诏命高祖太穆神皇后、太宗文德圣皇后宜配皇地祗,使生母先妣周忠孝太后随从配享。

右卫胄曹参军陈子昂上疏,奏请宽典缓刑,以施仁政,并以象示警为例;又请详审系狱之囚,自诘其罪,若有滥罪者当严惩狱吏,使下咸服。

武则览奏,皆都置之不理,且暗示酷吏,就此罗织陈子昂罪名。

九月三日,侍御史傅游艺揣摸太后之意,率关中百姓九百人诣阙上表,请改国号为周,并赐皇帝武姓。武则佯为不许,但立即擢升傅游艺为给事郑

百官便即明白其中奥妙,遂组织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六万多人,再次联名上表奉请;睿宗皇帝李旦亦上表请改李唐宗室为武姓,武则这才准奏。

九月九日,武则宣布改唐为周,自称大周子,改元授。

十二日,受尊号为圣神皇帝,以睿宗皇帝李旦为皇嗣,赐姓武,原皇太子改称皇孙。

十三日丙戌,立武氏七庙于神都,追尊文王曰始祖文皇帝,妣姒氏曰文定皇后,平王少子曰睿祖康皇帝,妣姜氏曰康惠皇后;太原靖王曰严祖成皇帝,妣曰成庄皇后;赵肃恭王曰肃祖章敬皇帝,魏义康王曰烈祖昭安皇帝,周安成王曰显祖文穆皇帝,忠孝太皇曰太祖孝明高皇帝,妣皆如考谥,称皇后。

立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武攸宁为建昌王,武士彟兄孙攸归、重规、载德、攸暨、懿宗、嗣宗、攸宜、攸望、攸绪、攸止皆为郡王,诸姑姊皆为长公主。

诏令下武氏,悉免课役。

十一月庚辰朔,太后享祭万象神宫,宣布大赦下;始用周正历,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以周、汉之后为二王后,舜、禹、成汤之后为三恪,周、隋之嗣同于列国。

时有凤阁侍郎宗秦客,乃武则从父姊之子。自称梦与上古女神有交,为其裙下之臣。女神名为“曌”,乃日月当空,普照下之意。今将此字敬献圣神皇帝,谓可与上古女神同在,万寿无疆。

武则大喜,于是自名武曌。又改、地、日、月、星、君、臣、载、初、年、正、照,共十二字,所谓则文字。命颁行下使用,并擢升宗秦客为检校内史。

宗秦客由疵意忘形,不久后便因贪赃被人告发,因而获罪,连降十叭,被贬为遵化县尉;弟宗楚客、宗晋卿被流放岭外。一年之后,宗秦客死在流放之地。

十一月乙未,司刑少卿周兴奏除李唐宗室亲属之籍,女皇准之。

春一月,武承嗣迁文昌左相,岑长倩迁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武士彟兄孙凤阁侍郎武攸宁为纳言,邢文伟守内史,左肃政大夫、同凤阁鸾台三品王本立罢为地官尚书。

于是武承嗣及武三思用事,宰相皆都下之。

地官尚书韦方质有疾,女皇命武承嗣、武三思过府探视。

韦方质据床不为礼,并道:死生有命,大丈夫安能曲事近戚,以求苟免乎!

寻为周兴构陷,命流放儋州,籍没其家。

二月辛酉,女皇亲自策试贡士于洛城殿,中国科举史上贡士殿试自此而始。又亲自策试举人,凡九百人,惟郭待封、张九龄五人位居上第,皆令待诏弘文馆,随仗供奉。

丁卯日,地官尚书王本立薨逝。

画外音:作为大唐宰相,王本立此人甚为奇怪,其任宰相前之经历几无记载。《旧唐书》及《新唐书》皆为宰相立传,独其阙如,甚至籍贯不详;在唐朝宰相家谱中,王姓家谱都未将其列入其郑史书第一次提到王立本,是高宗调露元年,其在尚书省任左司郎郑因仗高宗恩宠多行不法,欺压同僚,遭到侍御史狄仁杰弹劾。高宗本欲赦免其罪,狄仁杰坚持己见,高宗只得同意处罚王立本。唐睿宗时,王立本奉旨调查武后亲信刘祎之受贿,以及与已许敬宗妾通奸案,并赐刘祎之自尽。临死时任地官尚书,称作宰相、左肃政大夫。《资治通鉴》未载其死因,但《新唐书》称其是被处决。

三月丁亥,特进、同凤阁鸾台三品苏良嗣薨。

当载初元年,苏良嗣被罢去文昌左相之职,加拜特进,仍授凤阁鸾台三品。同年三月,宰相韦方质遭到酷吏陷害,因素与苏良嗣不睦,便加以攀诬。

武则特意保全苏良嗣,亲为其辩冤,命令当堂获释。然而苏良嗣受此惊吓,惶恐不已,拜谢时晕倒在殿上,被送回府邸,当日便死于家中,时年八十五岁。

不久之后,苏良嗣之子苏践言被酷吏陷害,流配岭南,苏良嗣又被追削官爵。

自武后称制,大兴告密攀诬之风以来,朝野中屡生怪事,层出不穷。

时有醴泉人侯思止,始以卖饼为业,其后为游击将军索元礼家仆,素常诡谲无赖。恒州判司为刺史裴贞杖责,因此怀愤,便唆使侯思止诬告裴贞与舒王李元名谋反。

于是李元名坐废,流徙和州,其子豫章王李亶被杀,裴贞竟遭灭族。

侯思止因告密有功,被擢为游击将军。当时告密者往往可得五品,侯思止欲求为御史,武则便道:卿不识字,岂堪当御史之任!

侯思止答道:獬豸何尝识字?但能触邪耳。

太后闻而大悦,即升其为朝散大夫、侍御史。以籍没之宅赐之,侯思止不受道:臣恶反逆之人,不愿居其宅。

侯思止既为侍御史,按狱苛酷日甚,较之来俊臣、周兴、索元礼等一班前辈,惟有过之而无不及。

名臣魏元忠遭诬入狱之时,侯思止倒拖元忠下阶,审问时又言行鄙下;魏元忠厉言斥之,侯思止不懂其意,为之惊悚,转而求教同僚,被时人以为谈谑之资。

侯思止欲仿效来俊臣,奏请娶士族李自挹之女,被宰相李昭德斥之为辱国伤俗。侯思止罗织诬陷忠臣良将无数,自己其后却因犯禁,藏匿内宫锦锻,被杖杀于殿堂之下。

更有衡水人王弘义,自幼无赖,尝从邻舍乞瓜,邻舍不与,乃告县官瓜田中有白兔。县官使人搜捕,白兔自然没有发现,但蹂践瓜田立尽,邻舍欲哭无泪。

王弘义又见贝州闾里耆老作邑斋,遂告其聚众谋反,枉杀二百余人。朝廷因其告密有功,擢授游击将军,继迁殿中侍御史。

王弘义审理胜州都督王安仁谋反案,王安仁不服,王弘义即于枷上砍其脑袋;又捕其子,不加审问,亦刎其首。

又因与司马毛公对食,一言不合斩之,枪挑其首入洛,见者无不震栗。

当时司法官吏竞为深酷,唯有司刑丞徐有功、杜景俭二人独存平恕,则被告者皆谓:遇来、侯必死,遇徐、杜必生。

来、侯者,便指来俊臣与侯思止。

徐有功乃名臣徐文远之孙,名弘敏,以表字有功行世。初为蒲州司法,以宽为治,不施敲朴,众吏相约如有犯徐司法杖责者,众共斥之。

迨官满离任,竟不曾杖责一人,职事亦修。

累迁司刑丞,凡被酷吏所诬构者到其手中,徐有功皆为平反辩冤,前后因其得以存活者数十百家。尝与酷吏廷争狱事,太后厉色诘之,左右战栗,徐有功神色不挠。

太后虽然生性好杀,亦知徐有功为人正直,反而甚为敬惮,曲意保全。

时有颜余庆参预越王李贞父子谋反,法官判以族诛,徐有功以为既诛魁首,当恕支党,力争不可。武则厉言怒责,徐有功明辩不屈,颜余庆终得免死。

又有韩纪孝曾任徐敬业伪官,其身死之后,法官判籍没其家,亦是徐有功争之,家属得以免难。

徐有功转任秋官郎中,有风阁侍郎任知古、冬官尚书裴行本等七人被诬当死,武则赐免。酷吏来俊臣等不肯,固请必要依法处斩,徐有功承顺太后旨意,力争救之。

皇甫文备与徐有功共同治狱,曾诬徐有功纵容逆党;其后皇甫文备因事下狱,徐有功却不以私害公,力言文备罪不当死,终救其出狱。

酷吏皆对徐有功嫉之如仇,然而酷刑终因此而稍衰,徐有功阴德厚焉。

司刑丞李日知乃荥阳人氏,亦尚平恕之道,不以酷烈为然。少卿胡元礼欲杀一囚,李日知以为不可,往复数日为囚申辩。

索元礼怒道:我若不离刑曹,此囚终无生理!

李日知答道:日知若不离刑曹,此囚终无死法!

二人各自具状上奏,武则亲自审理其状,证明李日知果直,其囚犯终获赦免。

李日知自此亦被酷吏视为眼中之钉,肉中之刺。

武承嗣欲尽除李唐宗室,遂指使周兴罗织诬告隋州刺史泽王李上金、舒州刺史许王李素节谋反,由是派人逮捕,征诣行在。

李素节自舒州被押送进京,路闻家遭亲丧痛哭于宅者,遂长叹道:此若是寿终正寝病死,幸何可得,乃更哭邪!

至于龙门,则被押解之吏奉武承嗣密令缢杀之。

李上金不愿受辱于监押之吏,自杀于随州府衙。武承嗣上奏其乃畏罪自死,武则便即下令,悉诛其诸子及支党。

八月,杀太子少保、纳言裴居道及尚书左丞张行廉。又杀南安王李颍等宗室十二人,更鞭杀故太子李贤二子。又诛亲党数百家,唐之宗室于是殆尽,幼弱存者亦流岭南。

武则女太平公主方额广颐,多有权略,女皇以为类己,宠爱特厚,常与其密议下之事。唐朝旧制食邑,公主不过三百五十户,太平累至三千户。

女皇武则为示下以革命新政,欲敕命改州为郡。

有近臣奏道:陛下始革命而废州(与周同音),大为不祥也。

女皇闻而大悟,遽追止之。更命史务滋等十人存抚诸道,复增立兄武元爽、武元庆诸孙武延基等六人为郡王,又罢废北门学士。

画外音:自上元二年北门学士设立,协助武后处理政务,以分宰相之权,抗衡外朝大臣势力;及则以太后临朝,独掌军政大权,便通过酷吏清洗异己,改造宰相班底,北门学士由此失去作用。至载初元年,刘讳之被赐死,范履冰、周思茂下狱死,元万顷配流岭南而死,苗神客被杀。正是:劲敌巢尽良弓藏,狡兔死罢走狗烹!

李唐宗室被谫除净尽,武则为争取忠贞之士拥戴,开始着意惩治佞臣酷吏。

授元年冬十月,甲子,检校内史宗秦客坐赃流贬遵化尉,弟楚客、晋卿亦以奸赃流放岭外。丁卯,杀流人韦方质;辛未,内史邢文伟坐罪附会宗秦客,被贬珍州刺史。

其后未久,有神皇制使将至珍州。邢文伟以为是来诛己,竟遽自缢而死。

时有道州刺史李行褒及弟榆次县令李长沙,为酷吏唐奉一诬陷,称其兄弟私议凶吉,谋复李氏,论罪当族诛。

武则命中书舍人韩大敏为钦差大使,前赴道州推按。

韩大敏临行之前,有好友私谓道:李行褒与唐宗室为近属,太后必欲除之而后快。公此去若失圣意,祸将不轻,贤兄不可不预为之谋。

韩大敏道:我身为中书舍人,受朝廷信用,自当禀公以断。岂有只求自身安全,而陷人于罪之理!

于是前至道州,仔细勘问,并未发现李行褒有任何谋反证据。由是便知是受人诬陷,回朝后如实上奏,请赦李行褒之罪。

武则闻而不悦,又派御史赴道州重审。该御史迎合上意,遂构成李行褒兄弟谋反之罪,以此回朝复命。

武则见坐成李行褒谋反,这才满意,遂命依律处死李行褒兄弟;韩大敏则因推审此案失旨,有纵放罪犯之嫌,故被定为应与知反不告同罪,赐死家郑

刑部郎中徐有功直言抗奏,言其二人不反,并与唐奉一论争不休。

刑部侍郎周兴奏道:臣闻两汉故事,附下罔上者腰斩,而欺者亦斩。又《礼》云“析言破律者杀”。今徐有功故出反囚,罪当不赦,请推按其罪。

武则素来器重徐有功,不欲治其死罪,只将其免官。其后未久,又用为侍御史。徐有功推脱不过,终于受命。

便在此际,有东魏国寺僧法明等人,撰成《大云经疏》四卷,经僧怀义呈表朝廷,谓是绝大发明创造。根据《大云经》文教义所载,西方极乐世界有净光女,曾在同性灯佛处聆听《大般涅盘经》,后在释迦牟尼佛在世之时以凡胎降生人间,并再次听闻佛法深义。虽然其以女身临世,但后成为国王,得到转轮王所统领四分之一疆土。

于是教化所属城乡男女老少,排除各种邪异执见,广做菩萨事业。而在《大云经疏》之中,声言太后武则便是弥勒佛降生,当代替唐室为阎浮提主。

武则览毕经疏,见果是依照自己暗示,以摩尼教义为基,加以改良撰成,于是大喜,制命颁布下,令各佛寺必以此经为第一经典,用以教诲各寺僧尼以及信徒众生。

壬申日,敕命东西两京所辖诸州,须各置大云寺一区,以《大云经》为第一典藏;使主持僧升高座讲解,其撰疏之僧法明、云宣等九人皆赐爵县公,仍赐紫袈裟、银龟袋。

画外音:据《旧唐书》指出,《大云经》乃薛怀义为迎合武则而杜撰伪经。然而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则认为,《大云经》乃是译自竺原文,并非伪作,只是经疏加以伪解而已。武则以女身称帝,有违中国传统儒家及道家观念,故其只能从佛典中寻找根据。而《大云经》里女菩萨为转轮圣王预言,便正好为其称帝提供出理论根据。

授二年辛卯,正月癸酉朔,太后始受尊号于万象神宫,旗帜尚赤。

御史中丞知大夫事李嗣真以为酷吏纵横,上疏奏道:今告密之事纷纭,虚多实少,恐有凶慝阴谋离间陛下君臣。古者狱成,公卿参听,王必三宥,然后行刑。比日狱官单车奉使,推鞫既定,法家依断,不令重推;或临时专决,不复闻奏。如此则权由臣下,非审慎之法,倘有冤滥,何由可知!况以九品之官专命推覆,操杀生之柄,窃人主之威,按覆既不在秋官,省审复不由门下。国之利器轻以假人,恐为社稷之祸。

太后不听。饶阻尉姚贞亮等数百人表请上尊号曰上圣大神皇帝,也不准许。

侍御史来子珣诬告尚衣奉御刘行感兄弟谋反,皆坐罪伏诛。

春正月,地官尚书武思文及朝集使二千八百人,表请封禅中岳。己亥,废唐兴宁、永康、隐陵署官,唯量置守户。

同日,有人告发周兴与左金吾大将军丘神积谋反。武则下令处死丘神积,禁锢其子孙,令梁王武三思监斩于太乙门前菜市口。

又授二年,雅州刺史刘行实、渠州刺史刘行瑜、尚衣奉御刘行感三兄弟,并兄子左鹰扬将军李虔通,并为侍御史来子珣诬以谋反,因而被诛。

纳言史务滋与来俊臣区同鞫审刘行感狱,来俊臣反又诬奏史务滋与刘行感过从亲密,意欲寝其反状未遂。

武则览奏,便命来俊臣复推审之。史务滋深知来俊臣手段,因而恐惧自杀。

其后未久,有人密告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积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来俊臣时与周兴中午对食之际,便故作虚心求教:兄弟近日推问谋反巨案,罪囚多不认承,各种刑具用遍,亦不得供。兄乃大才,可指教兄弟,当为何法,最能速奏效者?

周兴笑道:此甚易取。可取大瓮,以火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来俊臣大喜道谢,乃索大瓮,火围如法,谓周欣:有内状推史,请兄入此瓮。

周兴惶恐,当即叩头服罪。二月流放岭南,在途中为仇家所杀。

来俊臣既使周兴伏罪,从此而后愈加肆无忌惮,倍加猖獗。

垂拱年间,朝中有御史名鱼承晔,其子鱼保家不读儒经,不事科举,专爱发明创造。因发明创造铜匦进献,武则大喜,因而立命用之于朝堂四侧,由此大开告密之风。

告密铜匦发明者鱼保家由此备受武则重用,不仅重赏,而且破格加官晋爵;一时颇为光彩得意,宠冠群奸。

然而好景不长,至授元年,便有人投告密信于铜匦,指控鱼保家曾为徐敬业设计发明刀剑弓弩,为其叛乱提供方便,造成很多朝廷将士伤亡。

武则见此密信,立即下令逮捕鱼保家,交付索元礼鞠审。当被拘押受审之时,鱼保家尚恃女皇之宠,死活不肯招认。

索元礼冷笑不已,忽大喝一声道:来呀,取我铁笼子过来!

喝声未了,狱吏便取铁笼来至,掷于阶下。鱼保家睁眼看时,见其笼顶部有一圆孔,傍有四块木橛,上粗下锐,未知其有何用。

正在迷惑之时,索元礼复喝道:用刑!

于是吏役打开铁笼,拥鱼保家入内,以其头颅探出圆孔,则不大不,适容其首,便似一个紧箍。到此时刻,鱼家保兀自浑然不知,此物究竟何用。

狱吏伺候安置已毕,索元礼问道:谋反之事,有招无招?

鱼保家依旧嘴硬:某对女皇陛下忠贞无二,绝无谋反情事,有何可招?

索元礼冷笑点头,将手一挥。狱吏闻令而动,遂有四人上来,分将四个木橛,楔入铁圈。只楔入三分,鱼保家即头痛如裂,乌珠迸出,如入炼狱。

实在熬痛不起,遂杀猪一般叫道:有招,有眨谋反情事属实,皆我所为!

索元礼由此便得供状,并令其攀咬数十熟人,引为同党。武则阅览其状,似乎全已忘其发明告密铜匦之功,即命将鱼保家处以当街腰斩,同党斩首,并籍没其家。

自此之后,索元礼鞠审谋反之案,只要大喝一声:“来呀,取我铁笼子过来!”犯人必然闻风丧胆,立即招常此语亦便成为索元礼口头禅,比之魔咒更为灵验。

只因索元礼身为胡人,又于众吏中残酷尤甚,以至怒人怨,无人不恨。武则见此,于是暗示御史,可以罗织其罪,杀之以慰人望。(本集完)

喜欢华夏真相集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华夏真相集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四合院:醉后,我套路老婆生三胎 恐怖降临【鬼门】 那个被长女干掉的老妇重生了 我能给信徒发放职业 诡城密语 炎夏纪元:星际新星 星际女巫 忏悔之都 重生快意人生 重返1987,属于我的黄金时代 团宠农门小作精:首辅追妻火葬场 女主一直在遭罪[星际] 莲花楼之长乐 代号:清道夫 战神归来之孟扬 转生成兽娘被神收编了 从导引服食开始做红尘仙 说我不配当师兄,我退宗了你哭啥 穿成末世女配?不怕我有百亿物资 妖孽村医
经典收藏 废柴趣妻 大唐农王 我就造几把枪,真没想过造反啊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遗梦南国 大官人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日月当空照中华 东晋,我来了!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1木府风云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秦末苍穹之变 雍正往事 大兴英烈传 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 重生诸葛瞻之三兴大汉 抗日之特种战将
最近更新 李淳风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曹魏的光与影 大明:我每天收到一个未来的快递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我儿他日必是惑乱天下的大奸臣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将军,天冷了披件黄袍吧!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1627崛起南海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红楼琏二爷 风起明末 绝色生骄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东北谢文东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 华夏真相集txt下载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 华夏真相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