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文魁

赤军

首页 >> 汉魏文魁 >> 汉魏文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神话版三国 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大明第一奸臣 1木府风云 兴汉室 大夏第一皇子 开局我爹是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
汉魏文魁 赤军 - 汉魏文魁全文阅读 - 汉魏文魁txt下载 - 汉魏文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十五章 英雄时势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孙资孙彦龙,在曹魏政治史上乃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不但超过张既、贾逵等名刺史,甚至不在董昭、钟繇等人之下。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就是因贾逵的荐举而出誓,先后担任过河东郡的功曹、计吏,后因上计赴许,荀彧见之而叹,谓:“北方承乱丧已久,谓其贤智零落,今日乃复见孙计吏乎!”

曹操受封魏公以后,延聘孙资进入幕府,与沛郡刘放刘子弃共为秘书郎,出典机要。两人就这么着从曹操的机要秘书开始起家,一直做到曹魏中央政府的副总理(刘放为中书监,孙资为中书令),掌控朝政将近二十年。魏明帝曹叡临终的时候,本欲以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等宗室为辅政大臣,但孙、刘因与曹宇等不睦,改为推荐曹爽和司马懿——从某种意义上来,覆灭曹氏的固然是司马氏,但为司马氏铺平道路的,则是孙资和刘放,他们也是灭魏的重要刽子手。

是勋想要辅佐曹操统一下,但他终究来自于两千年后,对于曹家是不是能够千秋万载的,完全不放在心上。再了,他一贯相信“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司马懿得以上台,固然因其本身才能超卓,但鼎足三分的大势和曹家儿孙本身不争气、政治架构混乱,乃是更重要的因素。所以他一点儿都不担心把司马懿推荐给曹操,如今也不担心把孙资给扒拉到自己碗里来。

终究这两人都是一世之杰,是有本事的,对于曹家统一下绝对有用,至于日后如何,且待日后再。曹操自然可以驾驭得住此二人。曹操的继承人,不管是曹昂也罢,原本历史上的曹丕也好,或者更往下几代,要是驾驭不住了。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历史证明了,在明君麾下,司马懿和孙资等人还是挺忠心耿耿的,就不象刘备,几乎是生的脑后反骨,绝不肯屈居人下。所以是勋不敢向曹操推荐刘备。但真不担心司马懿他们将来闹出什么事儿来连累自己。

真要有那么一,我转过身去做晋臣,虽难度不,也未见得就完全没戏啊。

河北有沮授、田丰,袁绍照样会败,蜀汉有诸葛孔明。刘氏唯传二世,大势所趋,非人力所可挽回也。是勋始终相信,打铁还要自身硬,“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就比方从来没有中原王朝欣欣向荣的时代。会把草原游牧民族放在眼里的,游牧民族的崛起,往往是紧随着和利用了中原王朝的衰败。所以是勋对于匈奴这些外族,也从没想过杀光屠尽,要想消除未来可能的“五胡乱华”,只有尽快统一下,重建起强大的中原王朝这一条道路可走。

杀光匈奴,还有鲜卑;杀光鲜卑,还有突厥;杀光突厥,还有契丹;杀光契丹。还有女真……广袤的北方草原,再加东北密林,不可能一直空着那里,总会有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部族填补空隙,然后趁着中原混乱的机会瞬间崛起。在近代社会以前。那根本是阻挡不住的历史趋势。

是勋在蒲子城内延聘了孙资以后,便得意洋洋地踏上返程之路。

在原本的历史上,孙资并无出仕河东之意,全靠好友贾逵劝他:“足下抱逸群之才,值旧邦倾覆,主将殷勤,千里延颈,宜崇古贤桑梓之义。而久盘桓,拒违君命,斯犹曜和璧于秦王之庭,而塞以连城之价耳。窃为足下不取也!”这才出山从了王邑。

但这前提是,郡中仅遣吏往聘而已。就跟司马懿似的,倘若曹操也象刘备一样三顾茅……豪宅,你瞧他老兄还会不会装病?在这条时间线上,曹操是没有来,堂堂侍中是宏辅可是来了,所以司马懿和孙资全都稍加犹豫,便即束装起校先不啥“士为知己者死”的套话了,这些有才能、有志向,颇想做出一番事业来的士人,莫不贪图权势者也,则在权势者面前,也自然躬身屈服。

终究似严光、李泌这般既有能力而又视富贵如浮云之人,五千年历史上一共也没出几个。

二月初,是勋才刚返回安邑,正打算花大力气练兵呢,便有消息传来,袁本初正式起兵了,浩浩荡荡点起十万大军,真如同沮授等人谋划的那样,进屯黎阳,欲图“渐营河南”。同时袁谭也自青州起兵,会合了刘备,想要一举攻下琅邪郡。并州方向还并没有警讯,在是勋想来,一则公孙瓒尚未平灭,估计高干会把主要精力对准他和黑山张燕,二则么,并州地广人稀,想要集结兵马攻打河东,须更费时。

这些消息,都是曹操遣人送到安邑来的,几乎同时,平阳方面也驰来一骑,南匈奴单于呼厨泉遣人呈上了一卷竹简。是勋打开竹简来一瞧,只见上面写道:

“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才瞧了两行,他就不禁“噗嗤”地笑出声来。这篇文章他熟啊,后世名之为《为袁绍檄豫州文》,乃是陈琳陈孔璋的大作,也算中国历史上名檄文之一了。据曹操正犯头疼病的时候见到此檄,悚然而惊,竟然不药自愈。官渡大战后,曹操逮住陈琳,问他:“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你骂我就完了,干嘛要骂我的祖宗三代?陈琳答道:“矢在弦上,不可不发。”我是被逼的呀!曹操深爱其才,于是赦之。

是勋压根儿就不相信陈琳的撇清,相信他写这篇檄文的时候,就不知道心里头有多爽呢。但凡不情不愿、犹犹豫豫的,绝对写不出这般气势,现不出这般文采来!

檄文嘛,本来就是要申明自己大义在手,把讨伐对象贬得一文不值,骂骂祖宗三代,泼泼污水,也是情理中事。但是勋始终觉得陈琳这篇檄文搞得有点儿过,“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等语,实在太假——别曹操没敢公开掘坟盗墓,就算公开干了,也不敢设置这种名字的官职啊。

两千年后的网络上,竟然还有人真信这个,还拿出来事儿,是勋当时是每见必喷。

他一边想,一边往下读,读着读着,就觉得不对了,这少了一段啊。再仔细一想,不错,原文中确实有:“故太尉杨彪,典历二司,享国极位。操因缘眦睚,被以非罪;榜楚参并,五毒备至;触情任忒,不顾宪纲。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义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饰。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国。”但在这条时间线上,袁绍动兵动得比较早,曹操就还没有收捕杨彪呢;至于赵彦,曹操借口他跟董承谋反之事有牵连,给下了狱,罪名虽然未必属实,却也比原本历史上要象样,所以不大好拿出来事儿。

从头到尾读完,是勋就不禁有些手痒,心我不如也来写一篇檄文,对抗一下陈琳吧——想当年在邺城郊外,那就是我的手下败将,岂能让他专美于前?虽自己从来没有写过檄文,但肚子里好歹还存着几篇后世的样板,拿来修一修,能有多难啊?

当下铺开一张麻纸,提起笔来,蘸饱了墨,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字句便是:“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这篇唐朝骆宾王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记得最熟,好,就它了!

于是动笔写道:“大将军袁绍,性非和顺,地实寒微……”一句话写完,笔管高高抬起,却再也落不下去。他心袁绍的名爵在曹操之上,所以敢直接指着鼻子骂“司空曹操”如何如何,自己要代曹操写檄文,可不能直接“大将军袁绍”如何如何啊。身为大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可讨伐任何朝臣,身为司空讨伐大将军,这事儿怎么听怎么别扭……再了,“性非和顺”这种字眼儿,也不合适安在男人身上啊。

他还记得前世曾经看过某篇穿越文,就真敢照抄《讨武曌檄》,明明讨伐目标是个男人,还“性非和顺”、“狐媚偏能惑主”,自己那可是当场就弃文的!

当下“刷刷刷”把这句话给涂了,仰面朝略想一想,改写为:“汝阳袁绍本初者,名出世宦,地实寒微,伧婢之子,苟合而生……”

袁绍为汝南郡汝阳县人,本为庶出,据他娘身份很低。究竟有多低呢?在史书上,袁术跟袁绍争夺袁氏大家长位置的时候,就曾经骂过他“婢女所生”,所以是勋不但拿这事儿开头,还干脆泼污水,是他爹娘“苟合而生”的袁绍——根本不是正式的妾,完全不合法,袁本初就一私生子!

是勋觉得自己挺卑污的,但是没办法,这年月很讲究家世和嫡庶,袁家四世三公,在家世上抹不了黑,那就只好在嫡庶和合法性上想辙啦……

喜欢汉魏文魁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汉魏文魁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黑欲青春 车厢求生:我能强化五感 快穿:帝王名臣将相,皆是裙下臣 我妈居然是首富,叶天的京都风云 真千金只想拿钱 转生成兽娘被神收编了 权力之巅 清穿,我在四阿哥后院养孩子 斗破之天生不凡 姐带着空间勇闯修真界 关灯!神秘老公深深宠 高武:大限将至的我,背棺出征! 女主一直在遭罪[星际] 穿书七零:作精女配靠玄学躺赢 大帝回归当老师? 霸道邪少,仙子请自重 傻王与王妃 柯南之组织没了我迟早要完 从导引服食开始做红尘仙 莲花楼之长乐
经典收藏 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 刷视频:震惊古人 女帝娘子是反派?可她对我很温柔 重生之项羽崛起 崇祯:30年不上朝 海宇龙图经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大兴英烈传 三国之风起扬州 工部摸鱼郎 三国之制霸寰宇 1木府风云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 蜀汉之昭烈大帝 橙心如意剑 定河山 魂穿大明,朱标见我也要喊声哥
最近更新 三国之季汉演义 黜龙 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 呢喃诗章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阙宋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开局八连杀,征战在明末 大楚武信君 李淳风 清末小旗兵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一把大狙闯大明 回到古代从一无所有开始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佳丽三千还不够,女帝你都上手了 一品将军陈天佑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汉魏文魁 赤军 - 汉魏文魁txt下载 - 汉魏文魁最新章节 - 汉魏文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