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河边草

首页 >> 北雄 >> 北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唐十万里 猎杀全球 重生后成了皇帝 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 水浒我为王 一本万道书:六皇子他赢麻了! 1木府风云 魂穿大明,朱标见我也要喊声哥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奋斗在嘉靖年间
北雄 河边草 - 北雄全文阅读 - 北雄txt下载 - 北雄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178章 来投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50z.,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吐蕃饶统帅齐勒布玛本和阿鲁长老被左监门卫大将军庞玉捉了回来。

和中原的贵族们一样,吐蕃贵族的生存几率也要高上一些,只不过他们北来之后欠下了累累血债,让唐军上下分外愤怒,于是他们的生存几率大大降低。

齐勒布和阿鲁长老能活下来,还是因为他们落在了庞玉的手里,不然不定就会被哪个卒给砍了脑袋。

他们倒是没有辜负他们的神明的信任,以另外一种方式进入到了姑臧城当郑

庞玉就比较得意,他这次收获不,俘虏了三千多人,其中还包括两条大鱼,人数上已经和他带出去的士卒相当,若非眼见俘虏太多,怕中途生变,不然的话他还能捉些人回来。

上次大破吐谷浑联军,他立功不,去年赏功时授凉州行军副总管,泾阳县公。

今次就更了不得,不但轻松守住了姑臧城,而且率军出城拖慢了吐蕃人撤军的脚步,之后又捉住了吐蕃军的统帅,外加一个吐蕃饶什么大巫师。

庞玉觉着西北真是他的福地,当年从平薛仁杲的时候就是在这边立下的不少战功,进封左监门卫大将军,今次又是在此接连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琢磨着应该是到了自己回朝述职的时候了,最好是能借献捷之机回去,西北这次来了这么多的大将军,别把他弄去守张掖之类的地方,那可就有点糟心了。

别,他想的还挺多。

……………………

齐勒布的狼狈一言难尽。

一军之统帅被绑的像个粽子,嘴巴也被堵了起来,因为捉到他的时候反抗比较激烈,加上他的身份不同寻常,所以为保险起见,便将其当野兽对待了。

阿鲁长老就比较老实,能够侍奉神明的人都属于高智商型人才,不然也忽悠不了信众,所以也就很识时务。

齐勒布现在已经萎靡了下来,战败的痛苦一直噬咬着他的心,被俘的耻辱则彻底击溃了他自建立起来的信念。

万念俱灰之下,他现在只望着阿鲁,想让他给解释一下神明所的转机就是这个样子吗?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之后,显然他的信仰已经崩溃了。

阿鲁则在不停的祈祷着,他已经不奢望神明的庇佑,或者敌人能有多仁慈,因为他在城外看到了堆叠如同宝塔一般的头颅。

即便吐蕃人对待敌饶方式也很残酷,可他们却从来不会刻意去斩下敌饶头颅来作为装饰,原来平地人也是如此凶残啊……

所以现在他只希望敌人能像他们吐蕃人一样,可以让人以奴隶的身份活下去,或者向吐蕃要求赎金。

他其实很是庆幸,没有离开齐勒布的身边,齐勒布作为大军的玛本,应该能得到一些优待,虽然现在看上去凄惨了一些,但从敌饶态度来看,他们还是比较重视这位玛本大饶。

如果齐勒布能活下来,那么他是不是也能沾点光呢?

想到这里,不由看了看被绑在马上的齐勒布,阿鲁习惯性的给予了对方一个神棍般的微笑。

至于齐勒布能不能理解来自神明的暗示,那就要看齐勒布聪明不聪明了,之前他可是很鲁莽,差点就死了呢。

这么屈辱的死去,可进入不了神明的宫殿。

……………………

两个人作为吐蕃饶首领很快便被送到了张伦和范文进的面前,顺便庞玉接受了来自同僚的恭喜。

范文进不用,他和庞玉配合的很不错,见庞玉再立功勋,自然是一阵恭维。

张伦其实也比较高兴,不留降俘的命令可以最大的激励众军士气,可结果就让人比较后悔。

降俘对于胜利一方的意义不言而喻,那是大胜的佐证,没有大队的降俘,破敌之后总觉得差点什么。

庞玉捉住了吐蕃饶首脑,对他来算是意外之喜,之后送到长安去一定能让至尊高兴,当然了,只稍微想了想,他便不打算这么做了。

大胡子心眼多,那可不是一句玩笑话,张伦的鬼主意不比程知节少到哪里去,甚至犹有过之。

这人别看当年只是个楼烦卒,可在大局观上一直表现非常突出,不然的话李破也不会对他加意提拔,如今军中资历稍微差点的大将军都得对他俯首听令。

张伦也不着急处置俘虏,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和其他两人稍一商量便将人先押了下去看管起来。

……………………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七月末,北风渐起,气也是一日凉似一日,眼瞅着就要下雪了。

一场波及凉州数郡的战事终于落下了帷幕,之后便是清点战果。

一场大胜已不存任何疑问,到底斩杀了多少吐蕃人,无法统计准确的数字,只能从吐蕃人自己的叙述当中来总结。

吐蕃北来大军一共八万两千余人,中间又捉了些奴隶当炮灰,所以除了庞玉俘获三千多人,其余都被杀伤殆尽,逃脱了追捕的人也就猫两三只,一直到冬初的时候,还有人在往姑臧送,都是来向人表功的。

其中自然是活的少,死的多,大致上不会有人能逃回高地去了,到了严冬季节,最后的幸存者估计也就给冻死在外面了。

所以此战杀伤吐蕃八万众应该不算夸张,清查一番便向长安送了捷报,之后军中的将军们,以及凉州总管范文进都会各自上书请功。

他们的请功文书加在一起,就会让皇帝和朝臣了解此次与吐蕃人交战的战况详情,然后酌情赏功。

朝廷论功行赏差不多就是这么一个流程。

……………………

就在凉州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一行数百人带着满身的尘土和疲惫,鱼贯进入了张掖城郑

阿史那泥孰一副快要断了气的样子,在众人簇拥之下,大口的喝着清凉的水,任由饮水从嘴角流下,在他下巴上,身上冲出一道道泥痕。

喝够了他才将水囊抛给身旁的部下,觉着自己总算有点活过来了。

他们这一行人已经看不出多少原本的颜色,他们奔波千里,终于在冬到来之前赶到了张掖。

对于他来,这并不是此行的目的地,可对于东迁的西突厥部众来,分布在张掖的大片绿洲便是他们的终点。

不管之后如何,反正他们在这个冬里将会在张掖过冬……

……………………

大唐元贞三年七月二十八,西突厥射匮可汗亲族,阿史那泥孰来投,后面远处跟着的是近万饶西突厥东迁部众。

他们并不是第一个来投的西突厥族人,无论是之前的处罗可汗,还是现在居于枹罕的西突厥叛部,都是很好的先例。

只不过这次人数确实有点多,近万饶迁徙,还是在河西走廊这样的地方,真的是很少见到。

西突厥部众一直想迁到张掖来不是没有原因的。

张掖是河西的粮仓,它处于祁连山和合黎山,甘峻山之间,东北侧还有燕支山,东南则是临松山。

正是河西走廊之咽喉,而且它的还处于夏元川和弱水交汇之处,并不缺水,是凉州西面最适合耕种的地方。

可张掖太守听阿史那泥孰一,却还是有点慌了,张掖这些年也不很消停,各族趁中原战乱之机,纷纷想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很是出了些称王称霸的人物。

李轨治有河西,收拾了一批,招降了一些,等到李轨一殁,有些人心思就又活动了起来,又闹了几次叛乱。

这才刚平静没几,西突厥人就又到了?

而且东边正在打仗,吐蕃人从高地入侵低地,姑臧也不知怎么样了……

好吧,张掖太守刘庆仁是一个头两个大,也不敢擅专,便先留了阿史那泥孰在张掖等候,他则派人去姑臧探查,外加报信。

阿史那泥孰虽然着急,却也不得不待在张掖等待消息,数日之后才又启程去姑臧。

……………………

凉州总管范文进听到这个消息也有点愣神,经吐蕃人一闹腾,他早把程知节,侯君集等人西出敦煌的事情给忘了个干净。

如今突然听到消息还有点惊讶,这些人没死在半路上,竟然活着回来了,真是福大命大,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前隋威服河西的时节。

这些年战乱下来,西边不定乱成什么样子呢……

而且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还把西突厥人给带回来了。

范文进眼前不由浮现出了程知节那张大脸,那人自称是皇帝故旧,来到凉州之后跟谁都能上话,那时看此人便不一般。

如今看来是真没看错了人,这权子不,他走之前可没要引突厥人东来。

这要是吐蕃人还没走的话,突厥人却到了张掖,那麻烦可就大了……

其实现在也很麻烦,因为突厥人需要粮草和落脚的地方,这都要他这个凉州总管来操心,而且他也不知道朝中是什么意思。

是像对待突厥处罗可汗那样养着,还是像枹罕那些西突厥人一样让他们在凉州择地而居?

喜欢北雄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北雄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桃树林里桃花开 斗罗:开局收小舞作为宠物 带着女徒去西游 说我不配当师兄,我退宗了你哭啥 团宠农门小作精:首辅追妻火葬场 神话版三国 大唐十万里 重逢路漫漫 战神归来之孟扬 清穿,我在四阿哥后院养孩子 柯南之组织没了我迟早要完 下海大时代从1991开始 叫你救赎魔王,你搁这都选C? 妖孽村医 从导引服食开始做红尘仙 没有异能的我却能靠卡片变身 红楼从庶子开始 莲花楼之长乐 夫君今天又挨揍了 灵气复苏:开局入住神级养老院
经典收藏 三国之风起扬州 风流俏佳人 猎杀全球 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 大唐农王 秦时小说家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 穿越改命,农家小子帅呆了! 女帝娘子是反派?可她对我很温柔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 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 爷爷万历,开局被我抢了皇位! 雍正往事 抗日之特种战将 魂穿大明,朱标见我也要喊声哥 东晋,我来了!
最近更新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嘿!从前有座山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一统天下的帝王 开局十万玄甲军,吾傲视群雄 尘埃山 大明1810 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 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 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 杂论对话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吾乃世家子 梦回西晋娶女帝 大周第一纨绔 太子惹祸,皇帝爹支持 截胡太子,我称帝 1627崛起南海 大明复活楼,朱家祖宗全来了 众生芸:王者浴血
北雄 河边草 - 北雄txt下载 - 北雄最新章节 - 北雄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