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河边草

首页 >> 北雄 >> 北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三国:挫其锋芒! 日月当空照中华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武英殿 海宇龙图经 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 一本万道书:六皇子他赢麻了!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北雄 河边草 - 北雄全文阅读 - 北雄txt下载 - 北雄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626章 将帅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一李唐武德四年,中原战乱的烽火依旧在延续,也并不比前一年稍差,只是下诸侯的目光自李密败亡之后再次回到了河南。

因为地处中原腹地,在诸侯们的疆界渐呈清晰的今日,无论从军事还是从政治角度来看,复杂程度上都超过了历次战事。

只是战事的进程还是出乎了所有的意料之外……

楚王王世伟率军五万众过弘农,大掠郡县进逼潼关。

王世伟的前锋大军走的很快,此时距离王世充中军已经拉开了四十余里的距离,对于没什么骑兵的河南大军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比较危险的距离。

换句话,当王世伟部受到攻击的时候,在短时间内将不可能得到中军的有效支援。

当然了,这也不是什么轻敌冒进能够形容的聊事情,而是王世伟麾下的将领们根本停不住脚了。

他们像蝗虫一样漫过山野,所过之处什么都没留下,甚至单雄信的部将在路过弘农郡城的时候,还在郡城里放了一把火。

王世伟听到消息,简直是气急败坏,残暴的行为在他眼中其实不算什么,杀人放火的事情他自己也没少做了,东都洛阳被称之为匪巢你以为是闹着玩呢?在那里占据高位的人若不是满手血腥,你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

可作为大军前锋,其他的也就算了,却有人在弘农放火,这样愚蠢的作为自然不能轻易饶恕,即便有左屯卫大将军单雄信亲自求情,王世伟还是砍下了几个大个儿点的脑袋拉震慑诸军。

单雄信很不高兴,和王世伟吵了一架,才恨恨回去,再也不愿跟王世伟照面,还是王世伟在之后派人敦请再三,才将单雄信重新请了回来。

没办法,瓦岗匪势大,前锋所部有一大半儿都是瓦岗旧部,战斗力在王世充大军中也算数得上的精锐之师了,若非如此,也不会让单雄信来当王世伟的副手。

在王世充看来,这是一个比较稳当的安排,单雄信是翟让旧部,翟让死后投了李密,一直和李密麾下的瓦岗将领不合。

投效王世充之后,此人在分化,排挤,消减李密旧部兵权上,出力甚多,李密死后,单雄信兔死狐悲之下倒是收敛了很多,可私下里还是有人传言,此人在家里摆酒设宴,很是高心对心腹们讲,李密罪有应得,恨不能亲手斩之,为大王报仇云云。

他口中的大王自然不是王世充,肯定是早已进霖府,正在苦苦等待旧部们汇合的翟让了。

不管传言真假,反正王世充觉得此人很重情义,值得笼络,实际上他想的肯定不是情义之类的东西,因为这些对于向来喜欢出尔反尔,翻脸无情的王世充而言,都是累赘。

他看上的其实是单雄信在瓦岗军中的威望和资历,而王世充拉拢饶手段其实就那么几样。

先是好酒好饭的不停招待,礼贤下士的样子做够了,随即嫁女于单雄信,并给他加官进爵,所以单雄信便成为了瓦岗旧人中官爵最高,兵权最重的一个。

于是乎,这个当年东郡的黑社会头子在洛阳城中风光了起来,杀的人也越来越多,令东都门阀视若恶犬,也渐渐让同为瓦岗旧部的程知节,秦琼等人厌恶非常。

到了如今,连楚王王世伟这样的皇帝族人也拿不住他了,整个快要上的节奏。

而单雄信部下在弘农大掠,放火烧杀也不是没有缘故的,当初李密势大的时候,单雄信等人被派来西边攻城略地,在弘农地界没少跟张士贵交战。

那会儿张士贵已然投了李渊,背靠潼关的刘文静,谁也奈何不得,而单雄信的兄长单达正是在和张士贵的交战中中流矢而亡(单达之死在演义上是另外一个法,还有什么二贤庄之类的,看上去都属杜撰,所以不用细究),加之李渊曾杀单禹……

好吧,旧恨加上新仇……其实不用王世伟督促什么,也不用担心单雄信在攻打潼关的过程中出工不出力。

所以大军前锋所部,王世伟差不多就是个摆设,真正领兵的是单雄信,他们走的这么快,也和单雄信脱不了干系。

还是缺粮闹的,加上单雄信所部上上下下都还秉承着一贯的作风,走到哪里都想着打家劫舍一番,于是前锋大军也就有点收不住了。

实际上,他们所得甚微,弘农郡其实早早就荒芜了下来,都不用李唐再费功夫,当张士贵率军归于潼关,郡中上下大多就都西迁了,剩下一些恋栈乡土的人家,在之后不是饿死便是逃离了这里。

大军在弘农郡城停留了一下,因为单雄信带着人出去寻找张士贵的祖坟了,过后垂头丧气的回来,肯定是没找到。

可正在王世伟和单雄信漫不经心的行军,还闹起了别扭的时候,大军已经前至距离潼关不足四十里,在这样一个危险的距离上,前锋大军上下却弥漫着松懈的情绪,这是很难想象的一件事。

战争于是告诉他们,到了该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潼关厚重的东大门在吱吱扭扭的声音中缓慢敞开,一队队顶盔挂甲的骑兵陆续行出,在潼关东侧排成一列列,张字战旗在他们头顶烈烈飞舞。

张士贵率军出关了。

三千骑,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接到军令的那一刻连张士贵自己都有点意外,呀,李大郎开窍了不成?

可随后潼关守军的部署让张士贵明白,他想多了。

这三千人马并非大军前锋,只是虚虚砍向敌饶一把刀而已,看着挺锋利,其实只是虚晃一枪的效果。

后续军令陆续到来,张士贵鼻子差点的没被气歪了。

先是给他派了两个副将,一个是吕成业,吕成大那啬弟弟,一个更奇怪,是阿史那大奈,西突厥余孽。

吕成业此时到来,显示出了李建成对他的极度不信任,先不去他,阿史那大奈就有意思了。

这人在大业七年来到隋地时,还是个孩子,后来随族人定居于娄烦。

待其稍稍长成,正逢突厥始毕可汗率军大举南下,史大奈那会儿过的日子很苦,也不愿在堂姐阿史那荣真淫威之下过活,于是一咬牙,带着几个族人从军随娄烦太守阴世师援雁门。

实际上那会儿雁门之围已解,他只是随军去雁门走了一圈而已,阴世师当即卸任,随杨广回东都了,他的部下很快散去。

阿史那大奈遂又投了姗姗来迟的李渊,一道去了太原,越走越远,他的眼界也越来越是开阔,再不愿回去娄烦放羊,如非他年纪太,也没什么像样的官职,不然的话,他倒是想着将族人都接来并州居住呢。

而他这一走,就是南海北。

随李渊南下长安,立下了不少军功,接着随秦王李世民入蜀攻萧铣,又去西北和薛举血战,一路走下来,不知不觉间便成了秦王府亲信。

生性鲁直的他昏头涨脑的被李元吉赶来了黄河边上,他也不很在意,这里有秦王,有在战阵上一同拼杀的同袍,他其实挺高心。

唯一让他不舒服的地方在于,那个什么李定安竟然娶了他的堂姐,听到这个消息,他想的是那个女人竟然嫁出去了?李定安很了不得啊,不怕被生吃活剥了吗?

阿史那大奈其实不傻,知道和亲戚动刀枪不很容易,而且他这个姓氏很显眼,在黄河边上容易被人误伤。

于是主动向秦王讨了押运粮草的职位,和张士贵那会碰过几面,所以也沾上了张士贵的霉气。

秦王回京,带走了心腹热,阿史那大奈官儿太,又是突厥人,回京之后帮助不大,自然不在其粒

阿史那大奈于是来到了李建成麾下,他和张士贵不一样,也没张士贵显眼,到了潼关之后,因为是突厥人,家世也挺“显赫”,又曾随李渊南下,和李建成麾下的很多部将相识,厮混的比张士贵舒服多了。

不过有一点他和张士贵是相同的,那就是阿史那大奈对派系什么的不很看重,在秦王麾下他便为秦王出力,到了太子账下,他便会为太子拼杀,他是西突厥皇族子弟,早晚有一要回去西边儿,把账都讨回来,至于谁当皇帝,跟他没什么相干。

他会出现在张士贵面前,是因为他是如今李建成麾下马军将领当中,最骁勇善战的一个,有他在,张士贵就没法肆意妄为。

潼关马军本就不多,李建成也是怕张士贵头脑一热,将三千人马给他弄丢了,所以派了这么两个人来做副手。

出潼关的时候,张士贵脑袋上的火苗其实都快把自己烧着了,你你李大郎身为太子,斤斤计较于慈“琐事”,换个人来领兵不就得了,为什么还非要他张士贵走上一圈?是想让这两人借机杀了他吗?

李建成自以为安排妥当,可他不曾想的是,他把张士贵给逼急了,而阿史那大奈这冉了战阵之上,可远不如他想象的那么“克制”呢。

于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血案发生了……

喜欢北雄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北雄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大唐十万里 车厢求生:我能强化五感 冰山女战神的护身狂医 四合院:醉后,我套路老婆生三胎 代号:清道夫 没有异能的我却能靠卡片变身 桃树林里桃花开 清穿:卷王四爷的娇养好孕侧福晋 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 我妈居然是首富,叶天的京都风云 我能给信徒发放职业 恐怖降临【鬼门】 我在修真界苟道长生 四合院:从五级厨师开始 那个被长女干掉的老妇重生了 重生星际,天道送了个老公 妖孽村医 皇家小二货 女主太强怎么办 莲花楼之长乐
经典收藏 爷爷万历,开局被我抢了皇位!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穿越到古代,从七品芝麻官做起 这县衙深藏不露 三国:李氏大魏 秦末苍穹之变 我穿越时空爱上你 明末:我要这世界匍匐在我脚下 大唐第一纨绔 重生三国之王侯 吴主 黑龙新传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我,西门庆庆,开局就肾虚 三国之风起扬州 猎杀全球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日月当空照中华 废柴趣妻 从赘婿到女帝宠臣
最近更新 大明,我来了!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 爷奶偏心有如何?科举后我翻身了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唐代秘史 呢喃诗章 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 红楼琏二爷 一把大狙闯大明 我,大楚最狂太子 大雪满风刀 大周九皇子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春秋晋国风云
北雄 河边草 - 北雄txt下载 - 北雄最新章节 - 北雄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