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北赛道的晨雾还未散尽,李华摘下头盔,发梢的汗水滴在方向盘上。车载电脑显示圈速7分38秒——比学院纪录慢了整整12秒,但足够让他成为大一新生里首个完成全赛道测试的亚洲学生。
\"你父亲在控制室。\"助教递来毛巾,\"他看了全程数据流。\"
少年猛地抬头。控制塔的玻璃窗前,李刚正俯身和工程师交谈,手里攥着女儿画的赛道分析图。阳光穿透云层,照亮男人后脑勺新冒的白发,像初雪落在黑色砂纸上。
\"他什么时候来的?\"
\"昨晚的航班。\"助教眨眨眼,\"你母亲在酒店改设计稿,明要带你去吃猪肘子。\"
*
酒店餐厅的壁炉噼啪作响。林美凤的笔记本电脑亮着视频界面,李艳琪的脸挤满整个屏幕:\"哥!我数学考了98分!\"女孩突然举起一张蜡笔画,画面上的自行车长出了火箭推进器。
\"慢点吃。\"李刚把酸菜推到儿子面前,指尖的机油渍还没洗干净,\"明带我去看看你们学校的钣金车间。\"
父子间的沉默被刀叉碰撞声填满。直到服务生收走餐盘,李华才突然开口:\"爸,我申请了慕尼黑工大的交换项目。\"
林美凤的咖啡勺停在半空。这个动作让少年想起三年前,母亲站在车库门口\"我辞职了\"的那个傍晚。
\"几年?\"李刚的声音很平静。
\"两年。\"少年摸出手机,屏保是\"指南针菜园\"的最新照片——木牌背面新画了辆带翅膀的赛车,\"但暑假都回来。琪琪等我教她漂移。\"
窗外飘起雪粒。李刚望向广场上的圣诞集市,彩灯在玻璃上投下晃动的光斑。二十年前父亲来机械厂找他时,也是这样的雪,也是这样的沉默。
*
实验室的灯光彻夜未熄。李华调试着数据模型,父亲带来的家乡辣酱在桌上散发着熟悉的味道。李刚坐在角落的工学椅上,手里捧着儿子的大一课本——那些复杂的德文术语旁,密密麻麻标注着中文谐音和简笔画。
\"爸,这个转向系统...\"少年突然转身,发现父亲已经睡着了,老花镜滑到鼻尖,书页停在\"悬挂系统几何学\"章节。
他轻手轻脚地取下眼镜,镜腿的锈迹被磨得发亮——这是李强当年在机械厂用的那副。少年突然想起离家前夜,爷爷偷偷塞给他眼镜时的话:\"你爸当年也这样,看书看到睡着...\"
凌晨三点,林美凤推门进来,怀里抱着刚改完的设计稿。女人无声地笑了,用手机拍下这对父子:年轻人伏在数据屏前,中年人蜷在工学椅里,两饶影子在墙上连成一片。
*
返程航班起飞前,李刚在机场书店买了本德语入门。结账时发现扉页夹着张纸条:\"爸,别学啦,我给你当翻译。——华\"
云层之上的阳光刺得他眼眶发烫。舷窗外,儿子的身影早已看不见,但掌心似乎还残留着临别拥抱时的温度——比少年时结实多了,不再是那个在地下室捣鼓引擎的瘦弱男孩。
\"看这个。\"林美凤突然递过手机。视频里李艳琪正骑着新自行车冲进院子,车把上系着哥哥从德国寄回的铃铛。女孩对着镜头大喊:\"我学会单脚蹬车啦!等哥哥回来表演给他看!\"
空姐送来餐食时,李刚发现托盘纸上印着纽北赛道的地图。他用铅笔在某个弯道处画了个圈——正是儿子当年出车祸的那个弧度,如今成了他赛道测试最稳的路段。
*
\"指南针菜园\"的木牌前,李艳琪踮脚挂上新的装饰:一串巴伐利亚风格的铃铛,和哥哥视频里那辆赛车上的同款。大黄狗围着木牌打转,项圈上的指南针在阳光下闪着光。
\"爷爷!\"女孩突然指向空,\"飞机!\"
李强拄着拐杖走到院子里,怀里的相册翻开着——最新那页贴着孙子的赛道证书,旁边是李刚年轻时在机械厂的青工奖状。老人颤抖的手指抚过两张泛黄的纸片,它们终于被并排放在了一起。
车库的门敞开着。林美凤的新设计稿铺满工作台,巴黎分部的logo旁画着卡通化的全家福。李刚修到一半的自行车悬在支架上,车铃铛随着微风叮当作响——那是儿子用第一笔奖学金买的,德国手工制造,声音清越得像阿尔卑斯山涧的溪流。
手机震动起来。李华发来一张照片:少年站在慕尼黑工大的实验室门口,身后是辆正在组装的方程式赛车。照片边缘露出半截黑板,上面用中文写着\"回家倒计时:114\"。
阳光斜斜地照进车库,在工具箱上投下温暖的光斑。那套刻着\"t.h.Lee\"的微型扳手静静躺在最上层,每个凹槽都一尘不染,仿佛随时等待着主饶归来。
风铃轻响,大黄狗突然冲着路口欢叫起来。李艳琪扔下蜡笔往门外跑,草莓发卡在风中一晃一晃,像盏永不熄灭的灯塔。
[全文完]
喜欢我是你爸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我是你爸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