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官人

三戒大师

首页 >> 大官人 >> 大官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我,西门庆庆,开局就肾虚 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 奋斗在洪武元年 大夏第一皇子 雍正往事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大秦,开局觉醒酒剑仙,横扫叛军 我,十世好人,是个反派 三国:李氏大魏
大官人 三戒大师 - 大官人全文阅读 - 大官人txt下载 - 大官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七零五章 京城防务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薛禄随驾北巡,眼下不在京城,真是助王爷”策左卫指挥使王斌笑道:“现在代掌右都督的,是太那个窝囊大舅张永,架空他易如反掌。”

“还是不可大意,必要时让他死于暴毙,死人最让人放心。”庄敬阴测测道:“诸位侯爷回去,要多跟手下谈心,语气微露对太的不满之意,点到即可,不必深言。看看他们的反应,要是过于激烈那种,也一并要除去。总之务必保证到时候十万禁军都在控制之。”

王宁和宋琥点点头,这正合他们的心意,但那李茂芳却欲求不满道:“我的人可以承担更大的责任,为舅舅攻打东宫也不在话下。”

“哈哈好。”李茂芳这话虽然二,但这时候朱高煦就需要有人带动下气势,便大赞道:“茂芳勇武争先,其心可嘉,将来立下大功,舅舅就是赏你个郡王也无妨。”

“那咱先谢过舅舅了。”李茂芳闻言喜不自胜。众人却觉着王爷这法有些不吉利。要知道大明虽然没有异姓不封王的规定,但其难度之高,形同虚设,就连徐达、常遇春这样的开国大功臣、张玉、朱能这样的靖难大功臣,都是死后才追封郡王的。所以异姓生不封王,几乎是不成的规矩,汉王这样,岂不是李茂芳会挂掉?

“第二,”庄敬忙岔开话题,慢慢屈下指道:“对京城防务,则要牢牢掌握在手。”

京城乃是帝国枢,历朝历代都是一国防务的重之重。每个朝代立国时,都会总结前代的经验教训丨建立起更完善的京城防务体系。本朝的防务,更是登峰造极,一是学习宋朝,将全国精锐屯驻京城,以确保京城的绝对安全……不过这七十万归属五军都督府管辖的禁军,主要是为了震慑地方不敢造反,京城之内的防务是不准插手的。

至于京城内的防务,主要由上侍卫上直军,亦称上直卫负责。此乃亲军,由皇帝亲自统帅,分守京城各处要地城门,守卫京城安全。不过这些亲军须臾不离皇帝,绝大部分已经随扈帝驾北巡去了。目下京城只剩后、左、右三府军卫,把守各处城门。

除了禁军之外,还有负责京城治安的五城兵马司,这支军队类似于后世的武警,战斗力和装备不能和禁军相比,但目下京城兵力空虚,那五个兵马司,一万五千兵马,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对汉王来,更郁闷的是,五城兵马司隶属于兵部,并不归五军都督府管辖,而兵部尚书方宾,又是太一党,这个问题不解决,到时候难免是个麻烦。

不过就算是麻烦,充其量也只是个麻烦,因为在这些军队之上,还有无处不在、监视一切的锦衣卫,纪纲手下的兵力,仅在京城内外,就膨胀到三万之数,随时都能取而代之。只是纪纲遍布京城的密探体系,还有他苦心培养的那些黑恶势力都被北镇抚司一扫而光,不然现在正是那些饶用武之地……更可恨的是那北镇抚司,这本来是锦衣卫最强大的武器啊现在却成了对方对抗自己的利器,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

“京城防务虽然错综复杂,相互牵制,但情况对我们大大有利。”庄敬如数家珍道:“王爷长期代皇上掌管上直卫,府军后、左、右卫从上到下,大都是王爷的老部下,这些饶心都是向着王爷的。只是不知王爷亲自出面,能服多少人投效?”

“成。”朱高煦沉声道。

“王爷如此有自信?”庄敬问道。

“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兵,我让他们去死,也不会皱一下眉头。”朱高煦顾盼自雄道:“只成,留下一成变数,已经很保守了。”

“但好像府军右卫的都指挥使张鲵,和王贤那厮交情匪浅。”庄敬担忧道。

“哈哈,你放心,府军前卫是英国公的军队,张鲵的话不好使。”朱高煦满不在乎道:“我和张辅什么交情?那是一起光着屁股长大的”

“大意不得。”宋琥突然开口道:“英国公这些年变的厉害,回来也不和我们玩,整关在家里不出门,在京城带了不到俩月又返回交趾,我看八成是为了躲是非。”

“他那是做给皇上看的。”朱高煦不爱听这话道:“那些年在战场上,我救过他几回命?他几辈都还不清。虽然英国公这些年远在交趾,大家不像原先那么亲近,但他就算不支持我,也不会给我捅刀的。”着闷声道:“我写封信给他,稍稍透露点意思,看看他怎么,”

“也好。”庄敬点点头道:“如果能把这三卫禁军掌握在手里,控制京城各门便不在话下……只是不知王爷眼里那一成变数是?”

“府军左卫的徐野驴”朱高煦冷冷一声,又有些头疼的叹口气道:“本来府军左卫是牛迁和马严的,可父皇硬把那个骚鞑塞进来,牛马二人自然不爽,不时联合起来挤兑他,徐野驴找了我几回,都被我敷衍过去了。他便以为我偏袒牛马,自此心里有了怨念。前阵还派人拦我的军队,被老韦他们狠狠收拾了一顿,听这家伙一直怀恨在

汉王的,就是王贤上次从河套回京,在城门外看到的那场斗殴,徐野驴的人明明是执行公务,却被公然抢劫军粮的汉王部下打得满地找牙,换成谁也不可能没有怨气。

“听谁的?”纪纲问道。

“牛迁和马严……”朱高煦也知道自己有偏听偏信的毛病,老脸一红道:“好了,我过些日把他找到府里,让老韦他们给他陪个不是,他要是识相,孤自然不会亏待他……”

“王爷……”韦弘几个登时不乐意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等过去这个坎,他还能骑在你们脖上拉屎不成?”汉王瞪眼道。

“是……”众将这才勉强答应。

“他要是不识相,哼哼…”朱高煦哼一声道:“孤就把他做成驴肉火烧”

“再就是五成兵马司了,这支兵马归兵部管,方宾是只老狐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也不能大意。”庄敬又道。

“你的太对了”汉王对庄敬的话深以为然:“姓方的就是个败事有余老混蛋孤的策左右卫到现在还没有编制,就是拜他所赐。”

“是。”庄敬点点头道:“方宾虽然不是明显的,但他在王爷和太之间,显然更偏向后者。指望他投靠我们,很难很难。但这支力量必须掌握在手里。”

五城兵马司分东、西、南、北、五个兵马司,在京城各处遍布着两百五十个军所,负责街面的治安、巡逻、防火、防盗等各项事务,和百姓的关系最密牵所以要想控制住京城,就必须控制住五城兵马司。

“我们能绕开兵部么?”有人问道。

“嗯,孤和老纪最近就在做这件事。”汉王点头道:“借着全城戒严的机会,暂时接管了兵马司。”

“姓方的能同意?”宋琥瞪大眼道。

“他当然不愿意,可他更怕老发飙。”汉王得意的摸一把钢针似的胡须,又有些郁闷道:“孤的儿被绑了,这个当间他当然不敢惹我……”

汉王这话,大伙儿都听懂了,就是现在情况特殊,方宾只能忍了。但这不可能是常态,而且一旦汉王要做些什么别的事儿,方尚书肯定要收回控制权的。

“趁着兵马司在我们手里的空当,”纪纲道:“我和王爷使劲拉拢那些指挥使,那些家伙位卑人轻,王爷又亲自出马请他们喝酒,那些家伙一个个受宠若惊,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王爷。”

“唔,慢慢来吧,实在不行,也让方宾归西吧。”汉王知道想在方宾口夺食没那么容易,别看那些个兵马司指挥使在自己面前大表忠心,但一旦回到方宾手里,能不能记得过的话还是个问题。

“呵呵,用不着这么显眼,对付官简单得很。”庄敬阴测测一笑道:“方宾的老爹八十多还在杭州苟延残喘,让人送那老头一程,姓方的就得乖乖回乡丁忧。”庄敬的是朝廷的‘丁忧,制度,按照礼制,父母祖父母去世,官员应该立即去职丁忧,武官丁忧的时间短一些,只需要一百即可。官却要服满二十七个月才能起复,而且也不好意思时间一到就打报告请求复职,那显得太官迷心窍,一般观礼都是服满三年再。

当然,皇帝有权对大臣夺情起复,但那都是在战争时期,或者确实身负要务,但随着下太平,皇帝越来越重视礼法,已经很久不夺情起复任何人了。永乐年内阁首辅胡广母丧,上了丁忧奏章后,本来还指望着皇帝能免了他这三年呢,谁知道皇上连象征性的挽留都没有,就准了他的假。

不过皇帝还派了太孙代表自己前往江西致祭,明对胡广还是很尊重的。百官因此知道,皇帝之所以不夺情,纯粹是从强调礼法上考虑。拿内阁首辅立规矩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自此,再没有官员指望皇帝格外开恩了……i

喜欢大官人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大官人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关灯!神秘老公深深宠 重生心理医师拯救天才白月光 大帝回归当老师? 斗罗:在下,武帝朱竹清 启禀陛下,娘娘又上战场了! 代号:清道夫 女主一直在遭罪[星际] 清穿:卷王四爷的娇养好孕侧福晋 高武:大限将至的我,背棺出征! 红楼从庶子开始 八零:被弃少妇转身随军被娇宠 中国古代名人传 我在修真界苟道长生 权力之巅 邪物典当铺:只收凶物 至尊神诀 诡城密语 谁是文仙 重返1987,属于我的黄金时代 清穿,我在四阿哥后院养孩子
经典收藏 遗梦南国 海宇龙图经 大兴英烈传 红楼从庶子开始 大明第一奸臣 从赘婿到女帝宠臣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秦时小说家 穿越改命,农家小子帅呆了!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黑龙新传 工部摸鱼郎 橙心如意剑 定河山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女帝娘子是反派?可她对我很温柔 大夏第一皇子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穿越娶妻就有奖励 日月当空照中华
最近更新 袁燕 东北谢文东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我娘子天下第一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史上最贪崇祯 尘埃山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开局八连杀,征战在明末 穿到荒年,啃啥树皮我带全家吃肉 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他是奸细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大官人 三戒大师 - 大官人txt下载 - 大官人最新章节 - 大官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