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官人

三戒大师

首页 >> 大官人 >> 大官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 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七杀问道之情火印 大秦,开局觉醒酒剑仙,横扫叛军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我,十世好人,是个反派 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
大官人 三戒大师 - 大官人全文阅读 - 大官人txt下载 - 大官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三二零章 敌踪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王贤虽然在军事上不算内行,此次出征的地图还是烂熟于胸的,擒胡山位于后世的蒙古国境内。而据马哈木的老巢是在更加遥远的忽兰忽失温,就是蒙古国的首都乌兰巴停后世连坐飞机都觉着遥远的一个地方,五十万大明军队却要靠步行过去,还要击败强大的敌人,光想想,就觉着不可思议但这一近似疯狂的举动,却被大明的军人们一次次的重复,已经不下五次了

没有这样超越史诗的长征篇章,没有这种万里直捣黄龙的气魄,如何能压服桀骜不驯的!蒙古人?让外兴安岭变成大明朝的奴儿于都司?

朱元璋的将士们做到了,朱棣和他的将士们也做到了,所以大明朝才有如今这万邦来朝、四海归一的昂昂盛世

“皇上上次北征的时候,在山上还留下石刻御制铭,翰海为镡,山为锷,一扫胡尘,永清沙漠,,气魄雄浑,殿下应该去瞻仰一下。”话的是个公鸭嗓子的宦官,太孙身边是不缺宦官的,但这位与其余的宦官很是不同,他身材高大,铜皮铁骨,穿着战袍,威风凛凛,将近两个月的征途,似乎对他没有一点影响。除了没有胡子,简直比王贤他们还男人。

“是么,那一定要去看看。”朱瞻基悠然神往,笑道:“保叔,咱们这就上山去吧。”

堂堂太孙竟称这太监为叔,放在哪个朝代都是不可想象的,唯有在大明朝,在朱瞻基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太监是朱棣的潜邸旧人,原叫保儿。从看着他长大不,在靖难之役中,还与郑和、王彦一样将兵打仗,立下赫赫战功。待到坐了江山后,郑和当了内官监太监,王彦为尚宝监太监,这位保叔李谦则当了御马监太监。

在永乐朝以前,御马监就是养马的,但到了永乐朝,朱棣下令从各地卫所、及蒙古诸部挑选精壮之士组成支羽林军,职责是‘更番上直,,担任宿卫这支禁兵中的禁兵不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也不隶属于亲军都指挥使司,而归御马监管

皇帝将自己的贴身卫队,交给太监管,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朱棣最信任的不是文官,不是跟他打下的大臣,甚至不是他的儿子,而是这些忠心耿耿的宦官。这次带太孙出征,虽然有心历练他,但朱棣终究知道太多的战场黑幕,怕自己的继承人有什么闪失,特意派了最信任的太监来幼军当监军,以防有人坑了太孙。

李谦一到军营,就取代王贤成为幼军的二号人物,而且这老太监可能和王贤八字相克,跟他特别不对付。凡是王贤话,都被他批得一文不值,王贤见太孙明显更相信这个老太监,加上自己确实对军事不在行,所以凡事于脆闭嘴,让他们去做决定,自己只一心一意照料好将士们。

这会儿朱瞻基被李谦勾起爬山的兴致,兴冲冲的对王贤道:“同去同去?

“我可没殿下这么好的身板,还是一动不如一静。”王贤苦笑道。

话音未落,就见李谦阴森森的目光扫过来,王贤无奈问道:“我又错什么了?”

“谁教你的规矩?可以在殿下面前自称‘我,?你应该自称‘臣,,”李谦冷声道:“还有在咱家面前,你也不能自称‘我,,而是人,。”

“好吧,人错了,臣累了,殿下和公公去爬山吧。”王贤已经被他整得没了脾气,只好有气无力的认错。

李公公这才放过他,和朱瞻基去爬山了,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王贤无奈摇头。

“军师别介意,”朱瞻基的贴身太监陈芜得了马上疮,趴在大车上不能骑马,自然也没跟着,安慰王贤道:“李公公在潜邸时名叫保儿,保的就是太孙这个麟儿。太孙殿下从就是他看着长起来的,两人感情自然非同一般,”着叹口气道:“也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李公公就不太喜欢太孙殿下对军师言听计从。”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王贤笑笑道,心中暗骂,老东西还我黑

过擒胡山七,到了广武镇,这里是洪武五年,岐阳王李文忠北征时的屯粮基地,当年遗下的城堡,经过永乐八年那次北伐的修缮,基本完好无损。这里也将是这次北伐的屯粮基地,从后方运来的粮草中,二十五万石左右由三万辆武刚车运送,随军队进军。其余的将集中囤积在此处,作为返程之用,这样可以为大军极大的减轻负担。

而且从过了广武镇后,大军的行军速度慢了下来,经常上午行军,中午之后休息,甚至还会在途中休息一至数,让军队恢复体力、养精蓄锐,因为从这时起,就正式深入瓦剌饶腹地,战斗随时有可能打响

然而到了五月二十三,明军抵达饮马河,却仍未与蒙军相遇。到了五月二十六,气突然炎热起来,王贤一问吴为,才知道竟然到了夏至日从立春日离京出发,竟一直走到了夏至

‘万里长征也不过如此吧……,王贤立在饮马河边,心中飘过一丝无聊的念头,三个月来的艰苦历程,已经深深的改变了他,将他身上的那些庸俗市侩统统都磨砺掉,露出一个男人本来的坚韧和勇气。回过神来,他嘶声问道:“没有再减员吧?”

“又有三个弟兄去了……”吴为轻声道。

“唉……”王贤叹口气道:“破百了……”

“长途跋涉,疲劳和疾病,这都是没办法的事,加上又热了,恐怕往后减员还得更多。”吴为叹口气道。

“不管怎么,战士应该战死沙场,现在却倒在行军路上,”王贤黯然道:“是我的失职。”

“大人这话私下也就罢了,若是传出去,让别的将军听到,怕是要生气的。”吴为苦笑道:“我打听过了,别的部队,一万人里死二百,就已经烧高香了,甚至还有过五百的。”着叹口气道:“加上民夫,几千人死在行军路上,这牺牲可真够大的。”

“也不知何时才能见到瓦剌人……”王贤点点头,郁郁道:“就连我这种和平爱好者,都盼着能打一仗也好啊”

就在王贤感叹,瓦剌人不知都躲到哪里时,朱棣和他的将军们,也在眉头紧锁,犯愁同一件事情……现在大军已经深入瓦剌腹地,却并未遇到过任何抵抗。朱棣不是轻敌冒进的邱福,自然意识到这本身就极不寻常。

“这明,马哈木要么在集中力量,准备在某个地方和我们决一死战;要么带着部族逃回大西北了。”安远伯柳升沉声道。

“嗯。”朱棣点点头,下令道:“把博罗布哈请来。”

不一会儿,一个瓦剌贵族被带进皇帐,跪地向皇帝请安。他的部族是朱棣沙城阅兵之后,来投降大明的五个瓦剌部族之一,因其来的最早,而且是把全族都带来了,朱棣很是高兴,命其随军出征,以备顾问。

“博罗布哈,朕来问你,马哈木有没有撤回大西北的可能?”朱棣沉声问道。

通译把皇帝的话传给博罗布哈,又把后者的话翻译给皇帝听:“他,不可能的,在他来弃暗投明之前,马哈木已经传檄各部,要与大明战到最后一人,绝不会丢成吉思汗的脸”

博罗布哈又补充一句,忽兰忽失温传是成吉思汗的皇陵所在……

“这么,他不可能逃回大西北?”朱棣眼前一亮道。

“大话已经出口,要是不打一仗就逃,他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不错。”朱棣深以为然,沉声下令道:“传令斥候营,把所有的探马都放出去,将搜索范围扩大到百里”

俗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仅仅两后的六月初三,前军的都督刘江传来汇报,前锋已经抵打康哈里海,无意之间发现了瓦剌军队,他立刻发动进攻,将全军击溃,并抓到了俘虏,据俘虏交待,马哈木就在此去百里的忽兰忽失温,且毫无准备

得到消息,皇帝身边的文臣武将都十分兴奋,他们已经走了太远的路,实在不想再毫无意义的走下去了,哪怕是要战,就战个痛快吧

然而朱棣在这个消息后,却不喜反忧,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汁…对于马哈木就在眼前,他是相信的。但要大军这都深入草原几个月了,马哈木他们还是毫无防备,打死他都是不信的。

最后朱棣判断,瓦剌军队已经做好了决战准备,正等着明军一头撞上去,所以下令军队不可轻动

将领们得令后,全都十分沮丧,但是谁敢质疑皇帝的决断?更不要违背圣旨了。可出人意料的是,没过多久,朱棣又变卦了,下令大军即刻开拔,立即兼程前进,将领们自然十分高兴,却又不明就里,不知道皇帝为何会下这一前一后,两道自相矛盾的圣旨

喜欢大官人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大官人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莲花楼之长乐 无敌升级王内 高武:大限将至的我,背棺出征! 柯南之组织没了我迟早要完 妖孽村医 女主太强怎么办 团宠农门小作精:首辅追妻火葬场 星际女巫 黑欲青春 送个外卖也能成凯甲 真千金只想拿钱 寡妇娇又魅,帝王把持不住了 夫君今天又挨揍了 转生成兽娘被神收编了 仙韵传 傻王与王妃 清穿:卷王四爷的娇养好孕侧福晋 重生女修仙途无量 中国古代名人传
经典收藏 蜀汉之昭烈大帝 大明第一奸臣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 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黑龙新传 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 魂穿大明,朱标见我也要喊声哥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时光之轮:光绪帝的逆袭 穿越古代:官府送媳妇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明朝好女婿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遗梦南国 开局我爹是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 隐者 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
最近更新 对弈江山 大明:爆兵千万,朱元璋人麻了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 德意志话事人 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开局霸占林娘子,我为水浒换新天 诡三国 蜀汉之庄稼汉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我伪装修仙人,天幕忽悠古人 综武:开局嘉靖,成就万寿帝君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
大官人 三戒大师 - 大官人txt下载 - 大官人最新章节 - 大官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