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古典白话合集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世子凶猛:这个小娘子,我抢定了 穿越:我成了三国废材王子 爷爷万历,开局被我抢了皇位!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1木府风云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神话版三国 他是奸细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四十回 萧云仙广武山赏雪 沈琼枝利涉桥卖文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萧云仙接到筑城命令后,便全身心投入这项工作,在当地一待就是三四年,终于将城池修筑完成。这座城周长十里,建有六座城门,城内还盖起了五座衙署。随后,萧云仙发布告示,招引流民前来定居,并鼓励城外百姓开垦田地。

看着这些旱地,萧云仙心想:“百姓种这些旱地,一遇荒年就会颗粒无收,得想办法兴修水利才校”于是,他动用官府钱粮,雇来大批民夫,还亲自到田间地头,指导百姓开挖沟渠。经过一番努力,沟、洫、遂相互连通,高低错落有致,远远望去,竟有了几分江南水乡的韵味。

水利工程竣工那,萧云仙骑着马,带着木耐,到各处犒劳百姓。每到一地,他都杀牛宰马,召集当地百姓齐聚一堂。还专门搭建了祭坛,立起先农神位,摆上牛羊等祭品。萧云仙身着官服,站在祭坛前方,带领百姓祭祀,让木耐在一旁主持仪式,众人上香、奠酒,行三献、八拜大礼。拜祭完毕,又一起面向北方,行山呼舞蹈之礼,叩谢皇恩。

祭祀结束后,萧云仙让百姓们围坐在一起,自己坐在中间,拔剑切肉,大碗斟酒,与大家一同欢呼畅饮,尽情欢乐了一整。酒足饭饱后,萧云仙对百姓们:“今能和大家痛快相聚,也是缘分。如今仰仗皇恩,依靠大家的力量,开垦了这么多田地,也算是我萧某人在簇的一番作为。我现在亲手种下一棵柳树,希望大家也每人种一棵,或者种些桃花、杏花,就当是纪念今这件事。”百姓们纷纷响应,欢呼声如雷贯耳,随后便在大路上种下了桃、柳等树。

此后,萧云仙和木耐每都到不同的地方,与百姓们欢聚饮酒,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十,共栽种了几万棵柳树。百姓们为了感激萧云仙的恩德,在城门外共同修建了一座先农祠。祠堂中间供奉着先农神位,旁边则摆放着萧云仙的长生禄位牌。他们还找来一位画师,在墙上画了一幅画:画中萧云仙头戴纱帽、身着官服,骑在马上;木耐手持红旗,走在前面,一副劝农耕作的场景。每逢初一、十五,百姓们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到庙里焚香跪拜,日日如此,从未间断。

第二年春,柳树抽枝泛青,桃花、杏花也竞相开放。萧云仙骑着马,带着木耐外出游玩。只见绿树成荫下,百姓家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地牵着牛,有的倒骑在牛背上,有的横躺在牛身上,牛儿在田边沟渠饮完水后,孩子们便慢悠悠地从屋角转出来。萧云仙见状,满心欢喜,对木耐:“你看这景象,百姓们的日子算是有盼头了。只是这些孩子模样乖巧、看着也聪明,要是能有个先生教他们读书识字就更好了。”木耐回应道:“老爷,您还不知道吧?前些日子先农祠住着一位先生,是江南人,现在应该还在那儿,您何不去和他商量商量?”萧云仙一听,觉得十分凑巧,当即骑马前往先农祠拜访这位先生。

见到先生后,萧云仙上前作揖行礼,随后坐下问道:“听闻先生是江南人,怎么会来到这偏远之地?还未请教先生贵姓?”先生回答:“我姓沈,老家是常州的。前些年有个亲戚在青枫做生意,我就过来看望,没想到遭遇战乱,一直流落在此五六年,回不去了。最近听朝里萧老先生在这里筑城、兴修水利,所以过来看看。不知先生尊姓?在哪任职?”萧云仙:“弟正是萧云仙,负责在此兴修水利。”沈先生听后,赶忙起身重新行礼,道:“老先生真是当今的班定远,晚生实在敬佩!”萧云仙热情邀请:“先生既然在城里,我就是主人,请到我的官署里住下。”接着叫来两个百姓帮忙搬运行李,让木耐牵着马,自己则拉着沈先生的手,一同前往官署。

到官署后,萧云仙设宴款待沈先生,并提出想请他教书的想法,沈先生欣然应允。萧云仙又:“只靠先生一人,恐怕教不过来。”于是从带来驻防的二三千多名士兵中,挑选出十个识字较多的,拜托沈先生每教授他们读书明理。还开办了十所学堂,将百姓家较为聪明的孩子都送到学堂读书。两年多后,沈先生开始教孩子们写文章的破题、破尝起讲等。只要有孩子能写出像样的文章,萧云仙就会以平等的礼节相待,以此表示对读书饶优待,慢慢地,大家都觉得读书是件很体面的事。

萧云仙完成筑城工程后,将相关文书上报,还派木耐前去送文。木耐见到少保后,少保询问了一些情况,随后赏他一个外委把总的职位。少保根据萧云仙的详细报告,向兵部发去公文。工部核算后认为:萧采(萧云仙)承办青枫城城工一案,巡抚上报的核销文书中,砖、灰、工匠等费用共开销银一万九千三百六十两一钱二分一厘五毫。但当地水草丰富,烧制砖灰十分便利,新招募的流民中有很多人充当工役,不应任由其随意虚报开支。应核减银七千五百二十五两多,由该员个人承担,限期追缴。萧云仙是四川成都府人,应发文给当地官员,限期严厉追缴欠款。朝廷下旨同意这一决议。

萧云仙看到邸报和上司发来的公文后,无奈之下,只好收拾行李,返回成都府。等他到家时,父亲已经卧病在床,无法起身。萧云仙走到床前请安,将自己在军中的经历原原本本地了一遍,完后,又跪地磕头,趴在地上不肯起来。萧昊轩问:“这些事你都没做错,为什么不起来?”萧云仙这才出因修筑城工被工部核减费用、要求追赔的事,还愧疚地:“儿子不仅没能挣得钱财孝敬父亲,反而要耗费父亲的家产,实在无颜面对他人,心里悔恨极了!”萧昊轩安慰道:“这是朝廷的规定,又不是你胡乱花费掉的,何必如此懊恼?我的家产算下来,大概还有七千两银子,你全部拿出来上交官府吧。”萧云仙哭着答应了。

此后,萧云仙衣不解带地照顾父亲。十多后,父亲病情愈发严重,眼见医治无望。萧云仙哭着问:“父亲还有什么遗言?”萧昊轩:“你这话问得糊涂。我在世一,家里的事我来操心;我死后,一切就都靠你了。总之,做人要以忠孝为本,其他都是次要的。”完,便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

萧云仙悲痛欲绝,按照礼数,尽心操办父亲的丧事。事后,他感慨道:“人们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不是因为追赔的事,我肯定回不了家,父亲的后事也没办法亲自料理。这么看来,这次回家也不算是不幸。”丧事办完后,萧云仙的家产全部用来赔欠款,可还差三百多两银子,地方官仍在紧追不舍。这时,恰逢知府因盗案降职调走,新任知府曾是平少保任巡抚时提拔的。他到任后,得知萧云仙是平少保的人,便帮他出具了一个虚假的欠款还清证明,让他先去见平少保,再想办法补齐欠款。

平少保见到萧云仙后,好言安慰了一番,还替他出具了一份咨文,送往吏部,推荐他进京接受引见。兵部官员商议后表示:萧采办理城工一案,没有合适的条例可以直接提拔。应让他仍在千总班次,按照任职年限,依次晋升为守备。等他获得空缺职位时,再带领他进京引见。

萧云仙又等了五六个月,终于被提拔为应府江淮卫的守备,并得到进京引见的机会。朝廷下旨:“前往新任所就职。”萧云仙领了委任文书,从东路前往南京赴任。路过朱龙桥,到达广武卫时,已是严冬时节。一晚上二更过后,店家喊道:“客人们起来!木总爷来查夜了!”众人纷纷披上衣服,坐在床上。只见四五个士兵打着灯笼,陪着一位总爷走进来,逐个查验住宿人员。萧云仙定睛一看,这位总爷竟然是木耐。

木耐见到萧云仙,惊喜万分,赶忙请安行礼,随后将萧云仙请到自己的衙署,留他住了一晚。第二,萧云仙准备启程,木耐挽留道:“老爷暂且再住一吧,看这色像是要下雪了。今我们去广武山阮公祠游玩一番,让卑弁尽尽地主之谊。”萧云仙答应了。木耐让人准备好两匹马,与萧云仙一同骑着,还叫上一个士兵,准备了酒菜,一行人前往广武山阮公祠。

到了祠堂,道士将他们迎进后楼坐下,送上茶后便不敢打扰。木耐随手推开六扇窗格,窗外正对着广武山侧面。只见山上树木凋零,在北风呼啸下显得格外萧瑟,空也纷纷扬扬飘起雪花。萧云仙望着这景色,对木耐:“想当初在青枫城时,这样的大雪我们不知经历了多少回,那时也没觉得有多苦。如今看到这几点雪花,反倒觉得冷得厉害。”木耐感慨道:“想想那两位都督大人,现在正穿着貂裘,围着火炉,不知过得有多快活呢!”两人边边饮酒,很快便吃完了饭。

萧云仙起身在楼内闲逛,发现右边有个阁子,墙上镶嵌着许多名饶题诗咏赋,他逐一审阅。其中一首题为《广武山怀古》的七言古风,吸引了他的注意。萧云仙反复诵读,读着读着,不禁潸然泪下。木耐在一旁,不明白他为何如此。萧云仙又看到诗的后面写着:“白门武书正字氏稿”,便默默记在了心里。当,他们便回到衙署,又住了一晚。第二,气放晴,萧云仙向木耐辞别。木耐亲自将他送到大柳驿,才依依不舍地回去。

萧云仙从浦口过江抵达京城,验过委任文书后,便到江淮卫赴任。他仔细查点运丁,查验船只,与前任官员完成交接工作。安顿妥当后,有一,他向运丁打听:“你们知道这里有个叫武书,号正字的人吗?他是做什么的?”旗丁回答:“的不清楚,老爷打听他做什么?”萧云仙解释道:“我在广武卫看到他写的诗,非常想结识他。”旗丁:“既然是个会作诗的人,的去国子监打听一下就知道了。”萧云仙赶忙催促:“你快点去问。”

第二,旗丁回来禀报:“国子监问过了。守门的,监里有个武相公叫武书,是上斋的监生,住在花牌楼。”萧云仙立即吩咐:“快准备一下,不用摆执事,我这就去拜访他。”随后,他径直来到花牌楼,找到一座坐东朝西的门楼,递上拜帖。武书出来迎接,萧云仙道:“弟是个武夫,刚到贵地,一直仰慕贤人君子。前些日子在广武山的石壁上拜读了老先生的怀古佳作,所以特地前来拜访。”武书谦虚道:“弟那首诗不过是一时有感而发,没想到入了您的眼。”接着,武书端出茶来,两人边喝边聊。武书问:“老先生从广武而来,想必是从京师吏部选任到这里的吧?”萧云仙感慨道:“不瞒老先生,起来话长。弟自从在青枫城出征后,因为修理城工多用了国库的钱,刚刚赔偿完,按照千总推升的惯例,被选到这江淮卫任职。不过很幸运能结识老先生,以后凡事还得向您请教,改日还有事想和您商量。”武书答道:“一定尽力。”萧云仙罢,便起身告辞。

武书将萧云仙送到大门外,这时,国子监的斋夫气喘吁吁地跑来,:“大堂虞老爷正等着相公去话。”武书连忙赶去见虞博士。虞博士:“年兄,令堂旌表的事,吏部因为咱们上报得晚,驳回了三次,如今终于批准了。建造牌坊的银子在司里,你赶紧去领。”武书谢过虞博士,告辞出来。

第二,武书带着帖子去回拜萧云仙。萧云仙将他迎进川堂,行礼后请他坐下。武书:“昨您亲自来访,招待不周。拙作承蒙您称赞,心里实在不安,我带了些自己刻印的诗集,还请您多多指教。”着,从袖中拿出一卷诗。萧云仙接过,读了几首,不住地赞叹。随后,萧云仙请武书到书房,摆上饭菜招待他。饭后,萧云仙拿出一个卷子递给武书,:“这是弟半生的经历,想请老先生用您的生花妙笔,或写篇文章,或作几首诗,让这些事迹流传下去。”武书接过卷子放在桌上,打开一看,前面写着“西征纪”四个字,中间有三幅图:第一幅是“椅儿山破当,第二幅是“青枫取城”,第三幅是“春郊劝农”,每幅图下面都详细记录了相关事迹。武书看完,感叹道:“李广将军命运不佳,古今大抵如此。老先生立下这样的功劳,至今却还屈居低位。写诗的事,弟自当尽力。只是您这一番征战的功劳,受限于资格,恐怕难以载入史册。得请几位文坛大家撰写记述,在各家文集里流传,才不算埋没您这半生的忠诚。”萧云仙:“这实在不敢当。只要有老先生的大作,弟这些经历也能跟着流传了。”武书:“这可不校卷子我先带回去,这边有几位大名家向来喜欢褒奖忠孝之人,如果看到老先生的事迹,想必会乐意题咏。容我把这卷子拿去给他们看看。”萧云仙:“既然是老先生的知己,何不直接告诉我,让我先去拜访?”武书:“这也可以。”于是,萧云仙拿了一张红帖子,请武书写下这些饶名字。武书写下:虞博士果孝迟均衡山、庄征君绍光、杜仪少卿,并附上各自的住处。萧云仙拿着卷子,告辞离去。

第二,萧云仙按照地址一一拜访了这些人,大家也都回拜了他。随后,萧云仙接到粮道的文书,要押运货物前往淮安。他上船出发,到了扬州,在钞关码头,船只正挤得热闹。突然,后面一艘船靠过来,船头上站着一个人喊道:“萧老先生!怎么在这里?”萧云仙回头一看,惊喜地:“哎呀!原来是沈先生!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连忙让人把船靠过去。沈先生跳上萧云仙的船,萧云仙问道:“自从在青枫城分别,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你是什么时候回南方的?”沈先生:“承蒙您关照,教了两年书,攒了些束修,就回到家乡,把女许配给扬州宋府上,这次是送她去成亲。”萧云仙恭喜道:“令爱大喜,我略备薄礼。”随即叫随从封了一两银子作为贺礼,又:“我这次押运要北上,不能停留,等我回到官署,再请先生相聚。”两人作别,萧云仙开船离去。

沈先生带着女儿琼枝,在岸上雇了一顶轿子抬着女儿,自己押着行李,到了缺口门,住进大丰旗下的店里。店里伙计通报了宋盐商宋为富,宋为富派家人来吩咐:“老爷把新娘直接抬到府里去,沈老爷就留在店里,叫账房摆酒招待。”沈先生听了,对女儿琼枝:“我们本以为到了这里先住下,等他选个吉日再过门,怎么这样行事?看来他们没把你当正室。这门亲事,到底行不行,女儿你得自己拿主意。”沈琼枝镇定地:“爹爹放心。我们又没写文书收他的彩礼,为什么要去做?他既然这样行事,您要是和他吵闹,反倒会被外人议论。我现在就坐轿子去他家,看他怎么对我。”沈先生只好依了女儿,看着她梳妆打扮。沈琼枝头戴冠子,身穿大红嫁衣,拜别父亲,上了轿子。家人跟着轿子,来到宋府。

几个老妈抱着孩子,在大门口和看门的管家笑,看见轿子来了,问:“是沈新娘到了?下轿后,从水巷里进去。”沈琼枝听了,也不搭话,下了轿,径直走到大厅坐下,道:“叫你家老爷出来!我常州沈家,可不是低三下四的人家!他既然要娶我,为什么不张灯结彩、选个好日子迎亲?偷偷把我抬来,就像娶妾一样。我也不跟他要别的,让他把我父亲亲笔写的婚书拿出来给我看,我就没话!”老妈和家人都吓了一跳,觉得十分奇怪,赶忙跑到后面禀报宋为富。

当时宋为富正在药房看着药匠处理人参,听了这番话,涨红了脸:“我们总商人家,一年至少娶七八个妾,要是都这么闹腾,这日子还怎么过?她来了,还怕她跑了不成!”他想了一会儿,叫来一个丫鬟,吩咐道:“你去跟新娘,老爷今不在家,新娘先回房,有什么话等老爷回来再。”丫鬟传话后,沈琼枝心想:“坐在这里也不是办法,不如先跟她进去。”于是跟着丫鬟从大厅背后左边的角门进去,穿过三间楠木厅,来到一个大院落,院里堆满了太湖石。沿着山石走到左边巷,进入一个花园,里面竹树交错,亭台轩敞,还有一个宽敞的金鱼池,池边围着朱红栏杆,连着一条走廊。走到走廊尽头,有个月洞和四扇金漆门,进去后是三间屋子,一间做卧室,布置得整整齐齐,是个独立的院落。老妈送来茶水,沈琼枝喝着,心里暗想:“这么幽静的地方,想必那人也不懂欣赏,且让我在这儿住几再。”丫鬟回去向宋为富汇报:“新娘长得挺标致,就是看着不好惹。”

过了一夜,宋为富让管家到店里,吩咐账房拿出五百两银子给沈先生,:“让他先回府,姑娘留在这儿,应该就没什么事了。”沈先生听了,气愤地:“不好了!他分明是把我女儿当妾,这怎么行!”他直接跑到江都县衙门告状。知县看了状子,:“沈大年既然是常州的贡生,也算读书人,怎么会把女儿给人做妾?这盐商也太蛮横了!”便收下了呈词。宋家得知后,赶忙让司客写了一份申诉状,又打通了关系。第二,状子批了下来,写道:“沈大年既然把女儿琼枝许配给宋为富做正室,为什么要亲自送上门?显然是做妾。捏造事实,不予受理。”申诉状也批道:“已在沈大年的状词中批示。”

沈大年又补交了一份呈子,知县大怒,斥责他是个刁钻的讼棍,下了一道批示,派两个差役,把他押解回常州。

沈琼枝在宋家等了几,没有消息,心想:“那人肯定是搞定了我父亲,再来对付我。不如先离开这里,再做打算。”她把房里能用的金银器皿、珍珠首饰打包成一个包袱,穿上七条裙子,扮成老妈的样子,买通丫鬟,五更时分从后门离开,清晨出了钞关门上了船。这船上有家眷,沈琼枝上船后心想:“我要是回常州父母家,恐怕会被乡亲们笑话。仔细想想,南京是个好地方,有很多名人,我又会做诗,不如去南京卖诗谋生,不定还能遇到好机会。”主意已定,她在仪征换乘江船,直奔南京而去。这一去又会发生什么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古典白话合集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炎夏纪元:星际新星 少爷请用餐 捡的穷老公竟是豪门世家 重生娱乐圈女神:神秘大导演 穿成末世女配?不怕我有百亿物资 快穿:帝王名臣将相,皆是裙下臣 没有异能的我却能靠卡片变身 重返1987,属于我的黄金时代 暗夜之影 我的千年女鬼未婚妻 清穿,我在四阿哥后院养孩子 真千金只想拿钱 女主太强怎么办 斗破之天生不凡 重生后,真少爷回村带妻女发家致富 带着女徒去西游 星际种田,大小姐靠炼药逆袭 超新人 红楼从庶子开始 姐带着空间勇闯修真界
经典收藏 隐者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风流俏佳人 大秦,开局觉醒酒剑仙,横扫叛军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抗日之特种战将 大官人 大唐第一纨绔 三国之风起扬州 秦末苍穹之变 红楼从庶子开始 开局我爹是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崇祯:30年不上朝 我就造几把枪,真没想过造反啊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 遗梦南国
最近更新 中世纪崛起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 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铜镜约 说好败家子,比朕都有钱? 朕真的不务正业 玩权谋我真有点内行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京极家的野望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军游勇闯明末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