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哲带着秦琼、薛仁贵以及几名亲卫,骑着马,慢悠悠地走在契丹新村平整的水泥路上。经过数月的建设,这里已经不再是当初的荒芜之地,一排排红砖房整齐排列,家家户户屋顶冒着炊烟,孩童在空地上追逐嬉戏,牛羊在划定的草场悠闲吃食,一派安宁景象。
村子中央的空地上,搭起了几个简易的棚子。一些身着儒衫或法家深衣的学者,正在那里对聚集起来的契丹青壮进行宣讲。
一个儒生正摇头晃脑地诵读着《论语》片段,讲解着“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的大道理,下面的契丹汉子们听得昏昏欲睡,眼神茫然。旁边一个法家学者则拿着一卷《贞观律》,逐条解释着杀人、盗窃、斗殴要受何种刑罚,语气严肃刻板,让一些原本性格豪放的契丹人听得眉头紧皱,面露不适。
秦哲勒住马,静静看了一会儿,眉头渐渐皱了起来。他翻身下马,大步走了过去。秦琼和薛仁贵等人紧随其后。
正在宣讲的儒生和法家学者见到秦哲一行人,尤其是看到秦琼和那位传中的秦王,连忙停下讲授,带着学生们躬身行礼。
“参见秦王殿下,见过秦将军,薛将军。”
秦哲摆了摆手,目光扫过那些面带倦色和困惑的契丹听众,又看向几位学者,语气还算平和,但带着明显的不满:“几位先生辛苦了。在这儿宣讲多久了?”
为首的儒生恭敬答道:“回殿下,自安置妥当后,每日上午宣讲两个时辰圣贤微言大义,下午由法家同仁宣讲律法要义,已近一月。”
“近一月?”秦哲挑了挑眉,“就讲这些?效果如何?他们听得懂吗?听得进去吗?”
那儒生脸上露出一丝尴尬:“这个……殿下,教化之事,非一日之功。圣人之道,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停停停!”秦哲不耐烦地打断他,“别跟我扯这些虚的。我就问你,你讲了一个月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知道今年春该种什么庄稼产量高吗?知道怎么沤肥能让地更肥吗?知道要是家里房子漏雨了该找谁修吗?知道去哪儿能凭力气赚到钱买盐买布吗?”
“啊?这……”儒生被问得哑口无言,脸涨得通红。
秦哲又看向那位法家学者:“还有你,讲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没错,是根本。但他们知道怎么立契借债才合法吗?知道跟汉人做生意要注意什么规矩吗?知道如果被地痞流氓欺负了,该怎么告官,找哪个衙门吗?”
法家学者也低下头,讷讷不能言。
秦哲叹了口气,声音提高了几分,不仅是给几位学者听,更是给所有在场的契丹人和他自己的随从听:
“诸位先生,我知道你们学问大,懂圣人之言,明国家律法。这很好,很重要!但是,教化百姓,尤其是教化这些刚刚融入大唐的新子民,不能只会死守着书本上的那点东西!”
他指着那些契丹人:“他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大道理,而是能让他们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好的实实在在的本事和门路!”
“你们懂律法,这很好!但更要懂得,如何用律法去遏制欺压他们的不良现象,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而不是只告诉他们犯了法会怎样!”
“你们懂圣贤文章,这也没错!但更要懂得,如何把这些道理,变成他们能理解、能接受的日常行为规范!而不是之乎者也让他们听得云里雾里!”
秦哲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每一位朝廷重臣,哪一个不是身兼数职,需要懂得多方面的知识?房玄龄房相,既要懂治国方略,也要懂经济民生!杜如晦杜相,既要能出谋划策,也要能协调各方!魏征魏大夫,如今在地方推行新政,难道就只动动嘴皮子?他得懂农事,懂民情,懂如何跟地方豪强打交道!”
“你们在这里教化百姓,也一样!”秦哲语气加重,“不能只做传声筒!要身兼数职!懂文的,也要懂些农事基础!懂律法的,更要懂得如何防患于未然,如何为民做主!”
他走到那些契丹人面前,大声道:“契丹的兄弟们!你们既然成了大唐子民,大唐就不会只让你们学规矩,而不给你们活路!朝廷派这些先生来,是要帮你们更好地在这里生活!”
他转头对那几位学者命令道:“从明起,你们的讲授内容,给我改!”
“第一,宣讲律法,不能只讲罚则!要重点讲他们有什么权利!比如,朝廷划给你们的草场,受律法保护,如果有人强占,该怎么告官?比如,你们做工赚了钱,该怎么存,怎么花才安全?这些实用的,多讲!”
“第二,圣贤道理,要结合实例讲!用他们身边发生的事,用他们能听懂的话来讲!别老是‘子曰诗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秦哲目光炯炯,“你们要花更多精力,去了解他们每一个人!了解他们擅长什么!”
他随手拉过一个身材精干、眼神锐利的契丹青年,问道:“你以前在草原上,是做什么的?”
那青年有些紧张,但还是挺起胸膛答道:“回……回秦王,的……的以前是帮头人养鹰,训鹰的。”
“看!”秦哲对几位学者,“这就是人才!养鹰训鹰,这是多好的本事!朝廷需要传递紧急军情的信使,需要眼光锐利的斥候!
为什么不能由朝廷出钱,雇佣他们这样的人,专门培育和训练信鹰、猎鹰?既可以卖给朝廷军用,也可以卖给民间富户看家护院、打猎娱乐!这不就是一条活路,一门生意吗?”
他又指向另一个身材魁梧的契丹汉子:“你呢?擅长什么?”
那汉子瓮声瓮气地:“的力气大,会打铁,以前部落里的刀箭,好多都是我帮着打的。”
“好!”秦哲点头,“朔州、幽州都在扩建工坊,急需铁匠!你可以去工坊做工,手艺好,工钱绝不会低!甚至,你可以带着几个徒弟,承包一些件的铁器打造!”
秦哲环视众人,声音洪亮:“契丹的兄弟们,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祖辈传下来的本事,或是放牧,或是骑射,或是驯兽,或是打造!这些都是宝贝!大唐需要各种各样的本事!”
“你们几位先生!”秦哲再次看向那几位目瞪口呆的学者,“你们的任务,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要当一座桥!一座连接他们和大唐社会的桥!”
“要去了解他们每个人会什么,想做什么!然后,告诉他们,哪里需要他们这样的手艺,哪里可以找到活干,哪里可以学到新技术,朝廷对发展畜牧、工坊有什么样的优惠政策!”
“要把死的律法条文,变成活的权益指南!要把空的圣贤道理,变成实的处世智慧!”
“不要死脑筋!脑子要活络起来!教化不是把人都教成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木头人,而是要让他们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在大唐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活得有尊严,有盼头!”
秦哲一番话,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个人耳边。
那些契丹人原本迷茫的眼神,渐渐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无数的可能性。而几位学者,则是满面羞惭,又带着一丝恍然和振奋。
秦琼在一旁暗暗点头,心中佩服不已。薛仁贵更是目光灼灼,将秦哲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
秦哲最后拍了拍那位训鹰青年的肩膀,对众人笑道:“都打起精神来!日子会越来越好!但好日子,不是等来的,也不是光靠听道理听来的,是靠咱们自己的双手和本事,一点一点干出来的!”
“诸位先生,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别再让我看到,你们只会对着他们念死书了。”
完,秦哲不再多言,转身带着秦琼等人,继续向前走去,留下身后一群陷入深思的人。真他娘废物!一个个他娘的死脑筋,秦琼捂嘴笑!薛仁贵觉得师傅就是牛逼。
喜欢朕的满朝文武都是古惑仔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朕的满朝文武都是古惑仔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