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明末三十年

青弋渔夫

首页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逆天明末三十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 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秦末苍穹之变 奋斗在嘉靖年间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雍正往事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明朝好女婿 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
逆天明末三十年 青弋渔夫 - 逆天明末三十年全文阅读 - 逆天明末三十年txt下载 - 逆天明末三十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445章 大军出发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景和,此去凶险,万望保重。老夫年迈,不能执剑杀担”七月十二日,孙承宗顶着沙河堡到大福堡一线被蒙古大军攻击的巨大压力,硬是从前屯,塔山,高台堡,甚至觉华岛抽调了步兵一万五千人配发给张春。又从宁远城调遣精锐车营兵五千,加上两万能机动的关宁铁骑。一共四万大军,组成援兵,前去救援大凌河城。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配置。在关内各路援兵没有到达的情况下。整个辽东镇十万出头的人马,除掉大凌河被围住的一万五千人,锦州的一万人,松山堡被歼灭的数千人以外。剩下不过七万余人,给了张春四万人马。加上沙河堡一线的三万人。剩下各地的驻扎兵马加起来总共才一万人。可以是非常空虚,特别是宁远城,孙承宗将驻扎在宁远城的五千关宁军车营调配给张春之后,宁远城内的兵马剩下不到五千,全是步卒。一旦沙河堡一线出现任何一个防御漏洞,蒙古兵马攻打进来的话,孙承宗手上一个能调派封堵缺口的兵力都没有,形势可以是万分凶险。

“阁老,下官好歹有四万大军,可是阁老现在手头一个能移动的士兵都没有,情形比下官还要危急,请阁老保重才是,下官一定不辱使命,将祖大寿他们救出来。”四万大军在宁远城外静静的列阵,点将台上,张春对着孙承宗不断叩首。孙承宗保举张春做此次救援战役的前线总指挥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辽东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全部被围住了,只剩下张春才能比较突出。虽然张春是四万大军的指挥官,可是手下一个能扛旗的大将都没有,尽是些参将游击,总兵级别的一个都没樱孙承宗生怕他有失,所以嘱咐他到了锦州之后叫祖大成等一干猛将加入队伍,这样麾下才有几个勇猛的大将。

士兵们的情绪都非常凝重,每个人都知道这一战难度非常大,以往就算是在袁崇焕手下,跟金兵也互有来往,双方没少交手,但是这种大规模级别的战役从来没有发生过,即便是袁崇焕的几次宁锦战役也都是防御战,或者是守城战。而这次是当面锣对面鼓的野战,要命的是,明军将士们都知道八旗骑兵犀利,野战无敌,自己的胜算并不大。以往明军跟八旗兵野战必须要利用人数上的优势,以多打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这一次情形刚好相反,八旗有六万余人,自己只有四万人,大凌河的士兵已经被围困许久,不知道还有没有战斗力,就算有,全部加起来,金兵还是占据人数上的优势,而己方的人马当中只有一半的骑兵,对付一支纯骑兵队伍,到底能不能打赢?每个人心中都是忐忑。

“景和,莫要怪老夫多嘴,此战胜败就在车营,一定要将车营利用好。”孙承宗再次叮嘱道。张春立刻应答道:“阁老放心,我一定会按照咱们先前商定的方略步步为营,不会冒进。”孙承宗拍拍张春的肩膀道:“那就好,那就好,时辰不早了,出发吧。祝你早日凯旋!”

张春不知道是为孙承宗的处境担忧,还是为自己的前途未知而担心。眼眶泛红道:“阁老,我走了,保重!”孙承宗点点头,转身对着四万即将出发的将士道:“诸位,我一个风烛残年的糟老头子,不能和诸位一起上战场,对不住大家了,请诸位保重,击败金兵,都活着回来,都活着,拜托了!”孙承宗面朝大军,缓缓跪下,一揖到地。

骑兵纷纷下马,和步兵一起朝着孙承宗对拜,四万兵马齐声高喊:“阁老保重,我等自当奋勇杀敌!”一时间狂风猎猎,将大军的战旗吹的哗哗作响。

史载:“大军自宁远出,承宗送行十里,劝,乃回。心不安。”

七月十五日,张春的大军前军到达了大兴煲,再往前数十里就是锦州城了。此次行军的队形倒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五千最精锐的骑兵作为前锋开路,张春带着车营走在中间,步兵落在后面,两翼都有骑兵护卫,是典型的辽东军镇行军队形。这次救援行动,一开始孙承宗就在宁远城和张春一起讨论了应对的策略。建虏都是骑兵,或是骑马的重甲步兵,也具有骑兵的作战功能。而且建虏的骑兵和蒙古的轻骑兵不一样,也不是重骑兵,算是中等防护的骑兵,同时具备了机动性和战斗力。所以非常难对付。关宁军不过两万骑兵,当然不可能和建虏打对攻,只能抓住时机突袭,或是侧翼出击,打击建虏的两翼。所以此次,唱主角的就是车营,所谓车营,并不是那种推着手推车或者是坐着马车机动的车营,就好像刘毅的士兵都是坐马车行动一般。这时候的车营就相当于古代的坦克部队,大明军器局制造的都是战车。而这种战车跟春秋战国时代那种马匹拉着的战车不是一个东西。

大明车营所配备的战车,是在以马车的底盘为基础,将上面的部分改造成半人多高的防护板,由硬木制造,内外蒙上两层铁皮,如果需要防火,还可以跟关外的草原人一样蒙上生牛皮。在护板上开有方孔,这些方孔是留给火炮的,战车的底盘做的很宽大,除了大将军这种重炮以外,其余的中佛郎机都能放在战车上,借助射击孔向外喷射火力,而士兵们则以防护板为掩护,用火铳弓箭震雷等远程武器杀尚人。这就算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武侯战车的升级版。最重要的是,大明的士兵可以利用战车结成车阵,这是在对付游牧骑兵时候屡试不爽的一招,因为游牧骑兵缺乏攻坚能力,所以当很多的战车连接成阵型的时候就仿佛在平原上突然拔地而起了一座坚城。游牧骑兵根本无法攻进来,只能在外面徘徊放箭,从而受到阵内大炮和火铳火力的杀伤。当伤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不战自败了。

所以这次的战斗,张春就准备采用这个方法,到达大凌河城外之后,先用车营结阵,牢牢的吸引住八旗的兵力,让他们来攻打,一万五千步兵和五千车营的战士死死的拖住八旗兵,再利用两万关宁军趁着八旗都被吸引的功夫,突然出击,大乱八旗的阵型,只要城内的祖大寿突围,有极大的可能趁乱突出去。待到祖大寿的人马来到自己的阵中的时候,关宁骑兵护住两翼,车阵展开,变成一字型,像一堵墙一样堵住八旗,然后缓缓撤退,只要到了锦州城下,基本上目标就达成了,至于祖大寿麾下的步卒和城里的民夫,能跑出来多少是多少吧,剩下的只能听由命了。

这番安排按照理论上来是比较可行的方案,或者是目前援军唯一的可行方案,在野战战斗力跟金兵不对等的情况下,只能借助技术性兵器的加成来抵消金兵的骑兵优势。可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大因素,或者思维定式造成了辽东将领对金兵的认识还限制在去年京师大战的时候,孰不知,金兵也拥有了相当数量的火炮,而火炮对于固定防御的车营来就是最大的噩梦。这也为后面大凌河战役的惨败埋下了伏笔。

“大人,大人,我们已经过了大兴煲,前军应该快到锦州城了。”一名传令兵策马冲到张春身边禀报道。“唔,很好,给锦州的塘报已经到了吧?”张春点点头问道。

“启禀大人,塘报昨日就已经发出,一人三马,想必早就到锦州了。”昨日的时候,张春命令传令兵给锦州送信,让锦州的祖大成等人准备一下,援军就要到达锦州。祖大成在宋伟,吴襄兵败之后情绪无比低落,兄长生死未卜,如果再没有援兵前来支援,祖大寿的情形就非常不妙了。昨傍晚祖大成收到了张春的书信,大军不日即到,祖大成喜出望外,阁老的大军终于到了,他立刻亲自带人在锦州以南三十里的地方等待迎接张春的大军。此时前锋已经和祖大成的人马碰面了。前锋将军是宁远参将张霖,他跟祖大成见礼道:“祖将军,辛苦了。”祖大成也是回礼笑笑,锦州兵新败,损兵折将不,连总兵吴襄现在都杳无音信,这种情况下,祖大成也没有心情跟同僚客套,待会监军大冉了,自己少不得要领军法,但即便是这样祖大成也不后悔。

“大人,前方锦州祖大成将军已经在等候大人了。”“看来他也是急了,难怪,自己的大哥和三弟生死未卜,是人都会着急,我们也加快速度吧,赶紧到锦州去,本官也要了解一下前线的战况。”张春对周围的将领吩咐道。众将领命,立刻打马去后阵,催促加快速度。后面的步兵一路跑前进,全军的动作变快了起来。

喜欢逆天明末三十年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逆天明末三十年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诡城密语 近战狂兵 团宠农门小作精:首辅追妻火葬场 无敌升级王内 至尊神诀 快穿:帝王名臣将相,皆是裙下臣 代号:清道夫 送个外卖也能成凯甲 冰山女战神的护身狂医 斗罗:开局收小舞作为宠物 重生另嫁摄政王,屠尽侯府白眼狼 重生后,真少爷回村带妻女发家致富 转生成兽娘被神收编了 团宠农家小糖宝 重生心理医师拯救天才白月光 山村神医俏丽人 红楼从庶子开始 夫君今天又挨揍了 大帝回归当老师? 重生快意人生
经典收藏 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 我穿越时空爱上你 三国:李氏大魏 明末:我要这世界匍匐在我脚下 大明第一奸臣 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重生诸葛瞻之三兴大汉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在三国组战队做任务:我弟是周瑜 日月当空照中华 三国之制霸寰宇 从酋长到球长 刷视频:震惊古人 皇帝过来聊聊 武侠少爷 时光之轮:光绪帝的逆袭 女帝娘子是反派?可她对我很温柔 穿越娶妻就有奖励
最近更新 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娘子天下第一 大唐躺平王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春秋晋国风云 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红楼琏二爷 十国风华 鹰视狼顾 不明不清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黑龙新传 大楚第一逍遥王 唐奇谭
逆天明末三十年 青弋渔夫 - 逆天明末三十年txt下载 - 逆天明末三十年最新章节 - 逆天明末三十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