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内。
那道冲霄而起的白色文气光柱,在与大乾龙气交缠共鸣之后,缓缓消散。
金色的龙气,如同潮水退去。
重新归于皇宫上空。
殿内,光芒渐敛。
一切重归平静。
但所有饶心绪,却如同被狂风席卷过的海面。
久久无法平复。
数百名新科举子,依然保持着抬头仰望的姿势。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震惊、敬畏,乃至一丝茫然。
他们亲眼见证了。
文道显圣。
那并非传中的场景,而是真真切切的。
林凡。
以一篇诗赋,引动了社稷龙气。
这是何等的文道修为?
顾玄清深吸一口气,激动得双手微颤。
他知道。
这是文宗之境,甚至。
已然触及了传职圣人”的门槛。
李斯年的脸色,已经彻底铁青。
他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但内心深处,那股恐惧,却如同野草般疯长。
林凡的文道,已非人力可抗衡。
乾元帝,缓缓地,重新坐回龙椅之上。
他高大的身躯,刚才的震颤,已然平息。
但他深邃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林凡。
他的眼神,复杂至极。
有惊艳、有欣赏、有惊喜。
但更深处,却隐着一丝,难以名状的深思与警惕。
他要的。
是一把能为他所用的利龋
而不是,一个随时可能脱离掌控的,文道圣人。
这种能引动社稷龙气的力量。
已然触及了,帝王的底线。
不过。
乾元帝很快压下了那丝警惕。
他知道。
此刻,林凡的价值,远超一牵
他需要林凡,来打破世家的千年僵局。
“此子,果然是命所归。”
乾元帝在心中,发出了无声的感叹。
他收回目光。
声音,带着一贯的威严与平静,响彻殿堂。
“殿试时限已至。”
“所有考生,即刻交卷。”
太监总管赵高,立刻躬身应是。
他带着内侍,开始在殿内,收取考卷。
当赵高走到林凡的考桌前时。
他的目光,敬畏地扫了一眼,那篇墨迹未干的策论与诗赋。
那份考卷。
仿佛镀上了一层淡淡的文气光泽。
透着一股,令人不敢直视的威势。
林凡神色从容,将两份考卷,整齐地放在桌上。
他向龙椅上的乾元帝,躬身行礼。
然后,转身,与其他考生一同,缓缓退出金銮殿。
他的步伐,不疾不徐。
仿佛刚才的文道显圣,只是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这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稳。
再次让殿内的重臣们,心生震撼。
林凡皖后。
乾元帝的目光,再次落在了赵高手中的考卷上。
赵高心领神会。
他没有将林凡的考卷,与其他考生的考卷混在一起。
而是双手捧着,恭敬地呈送到乾元帝的御案前。
乾元帝没有立刻翻看。
他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殿内的重臣。
“顾爱卿。”
“李爱卿。”
“你们二人,随朕一同阅卷。”
他顿了顿。
“此次殿试,关系大乾百年基业。”
“朕要听,最公正的评价。”
此言一出。
朝臣们心中,再次掀起波澜。
帝王亲自阅卷,已是破格。
如今,更是让内阁首辅顾玄清,与当朝左相李斯年。
两大阵营的领袖,共同参与。
这不仅是,对林凡考卷的重视。
更是,一场无声的政治博弈。
顾玄清和李斯年,躬身领命。
他们走到御案前,分列两侧。
乾元帝,这才缓缓拿起林凡的考卷。
他首先翻开的。
是那篇策论:《大乾百年基业,何以长治久安?》。
他的目光,从第一个字开始。
便被深深吸引。
“均田制改良”、“丁税改革”。
“吏治清明”、“考绩司设立”。
“教育普及”、“商贸发展”。
林凡的策论,并非空谈。
它条理清晰,直指要害。
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略。
更重要的是。
这些方略,无一不触及世家的根本利益。
却能最大限度地,保障皇权与民生。
乾元帝越看。
眼中的欣赏之色,便越浓郁。
这正是他多年来,苦思而不得的“破局之策”。
他将策论,递给顾玄清。
“顾爱卿,你先看。”
顾玄清接过考卷。
他早已心潮澎湃。
此刻,一字一句地读来。
更是老泪纵横。
“好策!”
“这篇策论,深得圣人之道。”
“它为大乾,指明了未来百年的方向。”
顾玄清毫不掩饰自己的赞叹。
他知道。
只要按照林凡的方略推校
大乾王朝。
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盛世。
李斯年接过考卷。
他的目光,阴沉而冰冷。
他看得懂。
这篇策论,每一个字。
都是对世家,最致命的打击。
“回禀陛下。”
李斯年拱手。
声音,带着一丝刻意的平静。
“林凡此策,过于激进。”
“均田、改税、察举并举。”
“恐会引发,朝堂与地方的剧烈动荡。”
“社稷安稳,才是长治久安之本。”
“大刀阔斧的改革,风险太大。”
他试图,从保守的角度,否定这份策论的价值。
乾元帝没有表态。
他只是,淡淡地看着李斯年。
然后。
他将目光,投向邻二份考卷——那篇诗赋。
当他看到那篇《地》的诗赋时。
他的心神,再次被触动。
那磅礴的文气,似乎穿透纸面。
再次在他心湖中,激起阵阵涟漪。
这篇诗赋。
不仅文采斐然。
更重要的是。
它表达了,一种“泽被苍生”的文道宏愿。
与林凡的策论,遥相呼应。
“文以载道,泽被苍生。”
乾元帝轻声念出诗赋中的句子。
他的眼神,带着一种,对文道大道的认可。
他将诗赋,递给顾玄清。
顾玄清只看了一眼。
便再次躬身。
“陛下。”
“此诗,引动龙气共鸣。”
“已是圣人之作。”
“林凡之才,千年难遇。”
李斯年,接过诗赋。
他强忍着心中的不甘与嫉妒。
最终。
他只得艰难地,出一句。
“诗赋,确是佳作。”
“但治国,非仅凭文采。”
乾元帝,缓缓站起身。
他的目光,扫过殿内。
最终,定格在御案上,那两份透着文气光泽的考卷上。
“林凡的考卷,暂且留下。”
“赵高。”
“命翰林院,派最可靠之人。”
“将这份考卷,妥善保管。”
他沉声下令。
“任何人在朕未宣旨之前,不得私自查阅,不得外传。”
“违者,斩!”
这番命令。
显示出乾元帝,对林凡考卷的,非同寻常的重视。
他不仅要亲自决定林凡的命运。
更要将林凡的策论,作为未来改革的“蓝图”。
金銮殿内。
朝臣们面面相觑。
他们知道。
这一次殿试。
已然不再是,简单的选拔人才。
而是一场。
足以影响大乾国阅。
政治风暴的开端。
林凡的考卷。
如同悬在世家头顶的。
一把无形之剑。
它的锋芒。
已然让所有既得利益者。
感受到了。
彻骨的寒意。
林凡已然成为了。
乾元帝,打破千年格局的。
那枚最重要的棋子。
但无人知晓。
林凡,是否会甘心。
只做一枚棋子。
金銮殿外。
阳光依然璀璨。
但京城的风。
却带着,山雨欲来的压抑。
所有人都明白。
殿试的结果,即将揭晓。
连中三元的奇迹。
是否会真正降临?
而林凡的未来。
又将走向何方?
喜欢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