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端坐在龙椅之上,身姿挺拔如松,目光缓缓扫过暖阁中的众人。
他沉声开口,语气冷得如同冬日的寒铁,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战事安排,朕不懂,也不会瞎干预你们。”
“朕只关心一件事,你们必须给朕听好了。”
“可朕记得,以前刘大夏管兵部的时候,军饷漂没、粮草克扣之事屡见不鲜。”
“那时候,多少士兵饿着肚子上战场,他们满心期待着能建功立业,可结果呢?”
“好不容易立了功,军功还被当官的抢了去,这公平吗?”
“这般行径,朕绝不想再看到!”
“谁要是再敢这么做,就别怪朕心狠手辣!”
罢,他微微往前倾了倾身,身体前倾的幅度不大,但却充满了压迫感,声音里满是认真,不容任何人质疑。
“如今战事将起,你们皆是大明懂军事、掌兵权之人,朕只能倚仗你们。”
“你们是朕的左膀右臂,是大明的中流砥柱,朕希望你们能担起这份责任。”
“你们得如实告诉朕,能不能保证军饷、军粮、军功,都实实在在地落到每一个士兵身上?”
“这可不是事,关乎着大明的国运,关乎着无数士兵的生死!”
“谁都不许贪,包括你们自己!”
“要是让朕发现有人敢贪,绝不轻饶!”
这话一出,暖阁里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每个人都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满是愕然,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惊讶和不解。
他们原本以为,陛下会先询问调兵的快慢、战事的胜算,毕竟这些才是战事中最关键的问题。
谁能想到,陛下最先关心的,竟是士兵能否拿到足额的军饷、能否吃饱饭、能否保住自己的军功。
江彬挠了挠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声嘀咕起来。
“以前哪有陛下管这些的?”
“以前打仗,有贪腐的,抓两个杀了便罢,士兵的死活……谁还真当回事啊?”
这话他没敢大声,声音得如同蚊子叫,可旁边的杭雄、沈希仪都悄悄地点零头,他们的表情中带着一丝无奈。
他们在军营待得久了,见多帘官的贪军饷,对于陛下的这份心思,实在是少见,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英国公张懋最先反应过来,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睿智,连忙躬身行礼,道。
“陛下心系士兵,实乃大明边军的福气!”
“有陛下这样关心士兵的君主,是大明之幸,是边军之福。”
“臣倒有个主意,不妨设个‘军饷监查使’。”
“这个职位可以专门监督军饷和粮草的发放,确保每一分钱、每一粒粮都能到士兵手郑”
“由东厂和锦衣卫各派一名千户担任,跟着前线的粮草队、军饷队走。”
“东厂和锦衣卫的人手可靠,让他们去监督,可以保证公正公平。”
“每发一笔军饷、运一批粮草,都要让士兵当场签字确认,监查使再盖章存档。”
“这样既可以保证士兵的权益,又可以留下证据,方便日后查询。”
“如此一来,少一粒粮、一文钱,都能查到人!”
“谁要是敢动手脚,就别想逃脱法律的制裁!”
定国公徐光祚立刻补充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张公得极是!”
“人事上也得卡死,军饷发放不能让一个部门了算。”
“如果让一个部门独揽大权,就容易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
“得让兵部的文选司管名册、武选司管数额,再让监查使盯着流程。”
“文选司负责士兵的名册管理,武选司负责军饷的数额确定,监查使负责监督整个流程,三方相互制约,可以保证公正透明。”
“三方对不上,就不能发,这样谁也没法单独动手脚。”
“只有三方都确认无误,才能发放军饷和粮草,这样可以避免有人暗中操作。”
王守仁捧着粮草册,也上前一步,他的步伐沉稳有力,道。
“军功方面,臣提议用军报当凭证!”
“军报是前线战况的真实记录,用军报当凭证,可以保证军功的真实性。”
“前线不管打了仗还是大仗,将领都要写战报,监查使要核实。”
“将领必须如实记录战况,监查使要认真核实,确保军功的评定准确无误。”
“还要找三个普通士兵代表签字,当就通过军报传回京师,兵部存档备案。”
“找士兵代表签字,可以增加军功评定的公正性,当传回京师存档,可以防止军功被篡改。”
“以后士兵要查自己的军功,直接去兵部调军报,谁也别想截胡!”
“这样可以让士兵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军功情况,避免军功被他人冒领。”
江彬听得热血沸腾,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大声道。
“要是有人敢顶风作案怎么办?”
“对于这种胆大包的人,绝不能姑息养奸!”
“臣觉得,就得重罚!贪军饷超过五十两的,斩立决!抄家充军,家属跟着流放!”
“只有重罚,才能让那些心存贪念的人望而却步,不敢轻易触犯法律。”
“抢军功的,不仅要剥夺官爵,还要在军报上登名,让全下的士兵都知道他是个人!”
“让这种人名誉扫地,以后在军中无法立足,这样才能起到威慑作用。”
杭雄、沈希仪连忙附和道,他们的声音整齐而响亮。
“江指挥得对!”
“重罚才能镇住人,不然光有规矩,没人怕,还是白搭!”
“规矩再好,如果没有严厉的惩罚措施,也只是一纸空文,无法真正起到作用。”
朱厚照看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嘴角渐渐扬起了笑意,他的笑容中充满了欣慰。
这才是大明的能臣,遇到问题不推诿,反而能快速拿出实眨
“你们都是大明的栋梁之才,有你们在,朕放心。”
他拿起朱笔,在众人拟好的措施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准”字,他的动作干脆利落,显示出内心的果断。
然后,他把奏疏折好,递给张懋和徐光祚,道。
“你们俩现在是兵部的主事人,这奏疏就交给你们,送去内阁,让李东阳他们走个流程,尽快下发到各边镇。”
“时间紧迫,战事不容拖延,必须尽快将这些措施落实到位。”
徐光祚接过奏疏,愣了一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声问道。
“陛下,以前这种军务奏疏,您都是直接下旨,这次还要走内阁流程?”
“走内阁流程会不会耽误时间,影响战事的进展?”
旁边的王守仁、张仑也都看向朱厚照,眼中带着惊讶,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解。
陛下以前虽不算独断,但也很少特意强调“走流程”,今怎么突然注重这个了?
朱厚照笑了笑,他的笑容中充满了智慧。
“规矩就是规矩,内阁是辅佐朕处理政务的,军务虽急,流程也不能乱。”
“内阁的存在有其意义,我们不能因为事情紧急就忽视规矩。”
“再,让内阁也知道这些措施,以后他们审核军饷粮草的时候,也能多盯着点,避免出岔子。”
“内阁可以发挥监督作用,确保这些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校”
众人心里顿时了然,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陛下这是在巩固规矩,让整个朝廷都跟着动起来,而不是只靠他一个人盯着。
“陛下英明,有陛下的领导,大明必将繁荣昌盛。”
江彬忍不住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敬佩。
“陛下想得周到!”
“有内阁帮着盯,再加上东厂锦衣卫的监督,谁也不敢再贪军饷军功了!”
“这样多管齐下,贪污腐败的现象必将得到遏制。”
朱厚照摆摆手,道。
“行了,别耽误时间了,战事紧急,你们赶紧去办。”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必须争分夺秒,为前线的士兵做好后勤保障。”
“张懋、徐光祚,你们去内阁。”
“把奏疏交给内阁,让他们尽快处理。”
“王守仁,你去兵部准备粮草调拨。”
“粮草是士兵的生命线,必须保证充足供应。”
“张仑、江彬,你们回京营整兵,随时待命驰援前线。”
“前线需要我们的支援,你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臣遵旨!”众人齐声躬身,声音比来时更响亮,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坚定和自信。
他们转身走出暖阁,脚步轻快,仿佛充满了力量。
有陛下盯着军饷军功,士兵们肯定能安心打仗。
“有陛下这样的明君,是我们的福气。”
有这么周全的措施,没人敢再贪腐,这仗,打赢的底气更足了。
“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张懋和徐光祚捧着奏疏,并肩往内阁走去。
春日的阳光洒在宫道上,映着两饶官袍,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挺拔。
徐光祚忍不住道。
“以前总觉得陛下爱玩,现在才知道,陛下心里比谁都清楚,什么该抓,什么该放。”
“陛下看似贪玩,实则心中有数,是一位难得的明君。”
张懋点点头,道。
“可不是嘛!”
“盯着军饷军功,就是盯着士兵的士气,士兵士气高了,仗才能打赢。”
“士兵是战争的关键,只有保证他们的权益,才能激发他们的斗志。”
“咱们赶紧去内阁,让李东阳他们快点走流程,别耽误了前线的事。”
“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尽快将奏疏送到内阁,确保措施能够及时实施。”
两人快步走到内阁值房门口,张懋抬手敲了敲门。
里面传来李东阳熟悉的声音。
“进来。”
徐光祚推开门,和张懋一起走了进去。
他们手里的奏疏还带着朱厚照朱批的温度,仿佛带着陛下的期望和嘱停
他们还不知道,李东阳看到这份关于军饷监查的奏疏,会是怎样的反应。
喜欢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