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老张5592

首页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开局给古人直播三国杀 大秦,开局觉醒酒剑仙,横扫叛军 老子是王,辅政王!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黑龙新传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重生之项羽崛起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老张5592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全文阅读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txt下载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10章 又见皇太孙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幕上,朱及第的分析切入了北征更深层次的影响:“老铁们,永乐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北征,无论汉王朱高煦是否亲身参与、立下多少战功,一个讽刺的事实是:他距离大明的皇位,反而因此越来越远了。”

画面从金戈铁马的厮杀战场,缓缓转向了后方的运河、官道与繁忙的仓库。呈现的不再是单一的武将冲锋,而是无数文吏在灯下核算账目、民夫队伍蜿蜒如龙运送粮草、漕船在河道中穿梭不停的宏大景象。

“原因在于,”朱及第的声音变得沉稳而深刻,“永乐大帝通过这两次耗资巨万、倾举国之力的远程军事行动,清晰地认识到一个关乎成败的关键问题:他或许可以暂时缺少朱高煦这员能打敢拼的勇将——因为冲锋陷阵、斩将夺旗的猛将虽然难得,但在庞大的帝国军队中,总能找到替代者或通过战术调整来弥补。然而,整个帝国战争机器的高效运转,却绝不能缺少太子朱高炽!”

“正是这位身体肥胖、行动不便,甚至被许多武将暗中轻视的太子,在皇帝远离京城、专注于前方战事时,默默地、却是极其出色地履行着‘监国’这一看似无形、实则重如泰山的职责。”幕上浮现出朱高炽在文华殿批阅奏章、召见大臣、处理政务的场景。

“他的工作远不止是‘看守’朝廷那么简单。他需要以惊饶耐心和细致,处理帝国日常运行中产生的所有繁杂政务,维持中枢的绝对稳定,避免给前线带来任何政治上的干扰和后方动荡。但这仅仅是基础。”

朱及第的语气加重:“更艰巨的任务是,他必须倾尽全力,为远在数千里之外、随时可能因补给断绝而陷入险境的父亲和数十万大军,筹措、调度、转运文数字般的粮草、军械、军饷和各类物资。这需要协调户部、工部、兵部以及地方各省的庞大官僚体系,应对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如河道淤塞、气异常、民夫调度),其复杂和艰难程度,丝毫不亚于指挥一场大战役。可以,没有朱高炽在后方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后勤支撑与行政保障,永乐帝的北伐宏图根本无从谈起,甚至极有可能重蹈诸葛武候因后勤而六出祁山失败的覆辙。”

“这场本应以军人荣誉和战场功绩为主的战争,反而以一种无可辩驳的方式,极大地凸显和增强了文治型太子朱高炽那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价值。永乐帝再能征善战,他也需要一个能让他毫无后顾之忧地去打仗的‘家’。朱高炽,就是那个为他牢牢守住‘家’,并源源不断输送养分的人。”

朱及第总结道:“因此,北征的胜利,不仅是朱棣的胜利,同样也是朱高炽的胜利。它用最现实的方式告诉所有人,谁才是维持这个庞大帝国平稳运行的真正基石。”

这时,一条网友留言被放出,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观点:

【用户‘阴谋论者’:得了吧!永乐要是真那么信任太子,干嘛每次北征都把皇太孙朱瞻基带在身边?这明明就是把孙子当人质,用来牵制和警告太子不要有异动!】

幕下的朱元璋看到这条,忍不住撇了撇嘴,带着一丝嘲讽对身边的朱标:“拿亲孙子当人质要挟亲儿子?这帮后世之人想法真是清奇。老大,咱要是把雄英(朱标嫡长子朱雄英)带在身边当人质来要挟你,你会咋办?”

朱标闻言,顿时一脸尴尬和无奈,张了张嘴,最终只能化为一声无语的叹息:“……” 这种问题,让他如何回答是好。

朱及第似乎看到了类似的争论,继续道:“无论朱棣带走朱瞻基是出于培养继承饶目的,还是真有那么一丝牵制的考虑,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从永乐十二年开始,汉王朱高煦的处境开始急转直下。”

“他遭到了一系列的政治打击,”幕上列出时间线,“其封地也从相对富庶、战略位置重要的青州,被改迁到聊乐安州(今山东惠民)。并在永乐十五年,被强制要求离开政治中心南京,前往乐安就藩。这几乎等同于宣告了他夺嫡努力的彻底失败,被排除出了核心权力圈。”

另一条弹幕补充了关键因素:

【用户‘关键变量’:到底,太子地位稳固,不仅仅因为他自己能干,更因为他有个好儿子朱瞻基啊!那孩子可是从就展现出不凡,据一岁时就被他爹抱着上了北平城墙感受守城战的氛围(虽可能是后世附会,但象征意义很强)。深得永乐帝喜爱,很早就被册立为皇太孙,这才是真正的隔代指定,断了汉王最大的念想!】

【用户‘历史轮回’:啧啧,真是讽刺。永乐爷以反对建文帝削藩、最终取代侄子上位,没想到自己到头来也早早立了太孙,重复了他父亲朱元璋的操作。历史有时候就是个圈儿。】

朱及第最后总结道:“虽然历史看似重复,但不得不承认,这位皇太孙朱瞻基,可比他的堂叔朱允炆要厉害多了。他不仅在未来成功平定了自己二叔朱高煦的叛乱,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指烤杀),其在位期间的文治武功也堪称出色,开创了‘仁宣之治’的良好局面。”

就在分析完北征对太子地位的巩固作用后,朱及第脸上露出了惯有的调侃笑容,用一种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语气道:

“老铁们,正因为太子朱高炽在后方的支撑作用如此关键,后世网络上甚至流行起一种非常有趣的法:虽然名义上朱高炽是太子,但在永乐朝的大部分时间里,真正的权力分工更像是——监国太子朱高炽坐镇中央,而永乐大帝朱棣本人,则扮演了替太子出征扫荡漠北的‘征北大将军’的角色!”

此论一出,幕上的弹幕瞬间被各种“哈哈哈”和戏谑的言论刷屏:

【用户“职位互换”】:“没毛病!太子:父皇,给你拨十万精兵,去把北边的业务(瓦剌)谈下来。皇帝:得令!保证完成任务!(狗头)”

【用户“最佳员工”】:“朱棣:报告太子殿下,本次北征业务拓展顺利,击溃竞争对手瓦剌部,缴获牛羊马匹无数,申请报销军费白银xxx万两!朱高炽:……准了。(捂脸)”

【用户“家庭分工”】:“典型严父孝子版‘你安心在家搞内政,爹出去给你打江山’!只不过这爹是皇帝,儿子是太子。”

【用户“大将军朱棣”】:“那么问题来了,‘征北大将军’这个职位,在永乐朝算几品官?工资比太子少多少?(滑稽)”

朱及第看着这些充满现代网感的戏言,笑着总结道:“虽然这只是网友们的玩笑和夸张,但确实生动地揭示了永乐朝中后期一个独特的政治现象:皇帝长期在外从事军事活动,而太子深度介入并主导国内政务,父子之间形成了一种罕见而高效的权力协作模式。可以,永乐大帝五次北征的丰功伟绩,是这对父子一个在前方冲锋陷阵、一个在后方保障支援,共同创造的。”

“而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实践,”朱及第的语气回归严肃,“太子朱高炽的地位已经变得前所未有的稳固。他的能力得到了证明,他的班底得到了锻炼,他的威望在朝野内外牢固树立。甚至可以,到了这个阶段,即便太子朱高炽不幸重蹈其伯父朱标的覆辙,走在了父亲朱棣的前面,那么早已被确立为皇太孙、并且深受朱棣喜爱和栽培的朱瞻基,也完全有能力直接接过重担。汉王朱高煦的夺嫡之梦,至此已经彻底破灭,再无任何现实的可能性。”

幕下的朱元璋听到这里,目光复杂地瞥了一眼身旁的朱标,虽然没有话,但那眼神里的意思却明明白白:“看看,传位给孙子本身并没错,关键是孙子得选对!咱只是当初选错了人,不该传给朱允炆那个傻子罢了。”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叫你救赎魔王,你搁这都选C? 高武:大限将至的我,背棺出征! 我的千年女鬼未婚妻 清穿:卷王四爷的娇养好孕侧福晋 暗夜之影 嫁给凶神后,貌美小夫郎被宠上天 大唐十万里 超新人 守墓人 代号:清道夫 夫君今天又挨揍了 皇家小二货 时光绘爱:林与陈的千年恋 重生娱乐圈女神:神秘大导演 红楼从庶子开始 团宠农家小糖宝 女主一直在遭罪[星际] 不原谅,不和离,重生母妃杀疯了 下海大时代从1991开始 没有异能的我却能靠卡片变身
经典收藏 抗日之特种战将 武侠少爷 从灾民到皇帝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吴主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秦末苍穹之变 穿越唐朝之我是小王爷 工部摸鱼郎 开局我爹是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 武英殿 终极全能兵王 重生诸葛瞻之三兴大汉 我,西门庆庆,开局就肾虚 定河山 大秦,开局觉醒酒剑仙,横扫叛军 穿越改命,农家小子帅呆了! 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 大明第一奸臣 三国之制霸寰宇
最近更新 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 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 战备仓库在手康熙末年横走 我在三国靠吐槽称霸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 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 嬴政偷听心声:我的大秦有亿点强 从傻儿到文圣,我靠科举单开族谱 且隋 时空手环:代号025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医女楚汉行 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 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 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 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老张5592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txt下载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最新章节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