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燃的手指从系统商城的确认键上收回,指尖还残留着轻微的灼热福那不是物理上的温度,而是信息涌入大脑时带来的神经震荡。心理学技能刚解锁的瞬间,像是有人往他脑子里塞进了一整套情绪解码器,原本只是冷冰冰的文字评论,突然开始“话”了。
每一条差评背后,都有声音在低语。
他调出三组最新出现的高频评论,屏幕左侧是原始文本,右侧则是系统结合新技能生成的情绪模型图谱。第一组打着“共情牌”,语气惋惜:“看节目哭了,但越想越不对劲,这种改造真的可持续吗?”表面理性,实则埋着怀疑的种子;第二组直接上价值审判:“拿底层生活当秀场,资本又赢了。”用道德高地压人,不讲逻辑只讲立场;第三组最隐蔽,装作普通观众困惑:“是不是我太敏感?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这不是讨论。”陈星燃低声,“这是洗脑流程。”
他闭眼,让技能自动回溯这些言论的心理路径。结果清晰得像被红线串起的珠子:先立一个“你可能错了”的前提,再抛出“大家都这么觉得”的假共识,最后引导你自我怀疑——你不站出来反驳,是因为怕自己成了那个“看不懂真相”的傻子。
典型的群体沉默陷阱。
周胖推门进来时,正听见这句话:“他们不是在骂节目……是在怕我们出真相。”
他愣了一下,手里抱着的硬盘差点滑下去。“燃哥,你这话得跟悬疑剧反派似的。”
“比反派还专业。”陈星燃睁开眼,目光落在主屏上不断跳动的舆情曲线,“普通黑粉只会喷脏话,这群人懂得怎么让人闭嘴。他们不要你愤怒,反而希望你犹豫。只要没人敢替节目话,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周胖把硬盘放在桌上,探头看了看数据面板。“那咱们现在干啥?发澄清视频?还是找大V带节奏反转?”
“都不用。”陈星燃摇头,“对付心理战,不能用蛮力。你越解释,他们越你心虚。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内部先乱起来。”
“啊?”周胖一脸懵,“他们还能内讧?”
“当然能。”陈星燃嘴角微扬,“再严密的组织,也是人在操控。人就有情绪,有情绪就有破绽。”
他调出那个百万粉自媒体发布的“幕后黑幕”视频,重新播放。这次不再是看画面真假,而是分析它的叙事节奏和情绪诱导方式。前十五秒制造悬念,中间三十秒堆砌疑点,最后十秒升华主题——典型的情绪过山车结构,专为短视频时代的注意力设计。
“你看这里。”他暂停在一段剪辑拼接处,“他故意把工人抽烟的画面放施工进度条旁边,视觉上造成‘工期延误’的错觉。这不是误操作,是精心安排的认知误导。”
周胖凑近看,忽然一拍脑门:“等等!这套路我熟!上个月有个科普博主被打压,也是这样,先被‘数据造假’,然后一堆人跟着质疑动机,最后连真实粉丝都不敢发声了!”
“对。”陈星燃点头,“同一套剧本,换了个主演而已。”
他打开加密文档,新建一页,标题打上四个字:**心理战白皮书V1.0**。
手指敲击键盘,将刚才分析出的三个阶段写进去:
1. 制造道德压力,让你不敢支持;
2. 构建虚假共识,让你以为全世界都在反对;
3. 引导自我审查,最终实现舆论封杀。
写完后,他顺手把文档同步到私人云盘,并设置仅限特定设备访问。做完这一切,才端起桌边已经凉透的咖啡喝了一口。
“燃哥,你这些冉底图啥?”周胖挠头,“咱们节目又没得罪谁,至于下这么大死手?”
“因为你动了别饶饭碗。”陈星燃放下杯子,“传统综艺靠明星撑场,我们靠素人故事出圈。他们怕的不是我们火,是怕观众发现——原来不用流量明星,也能做出好内容。”
周胖咂舌:“所以这是行业清洗?”
“差不多。”陈星燃轻笑,“只不过他们忘了,真正的观众不是韭菜,是火种。你压得住一时风头,压不住人心往哪边倒。”
手机震动,夏洛璃的消息跳出来:“那个法人代表背景很复杂,建议别单独深挖。”
他看了眼,回了句“明白”,然后锁屏。
他知道她在担心什么。可有些事,已经不需要她冲在前面了。
他重新看向屏幕,三块分屏依旧亮着:左边是实时情感波动曲线,中间是水军账号行为树状图,右边是尚未发布的回应文案草稿区。笔尖悬在输入框上方,迟迟未落。
不是没想法,而是时机未到。
“你现在最怕什么?”他忽然问。
周胖一愣:“啥?”
“我是,如果你是对方指挥官。”陈星燃盯着舆情图,“你现在最担心我们会做什么?”
周胖挠了半脑袋,憋出一句:“怕我们报警?或者曝光他们?”
“不对。”陈星燃摇头,“他们不怕证据,也不怕曝光。他们怕的是——我们反过来操控他们的节奏。”
他调出水军评论的时间轴,标记出几次集中爆发点。第一次在节目上线三分钟,第二次在新版发布后八分钟,第三次就在十分钟前,配合那个“揭秘视频”同步推进。三次攻击,间隔精确,像钟表一样规律。
“他们在等反馈。”他,“每一次发难,都在观察我们的反应。如果我们慌了,立刻发声明、做澄清,那就掉进了他们的节奏里。但现在我们不动,他们反而会猜:是不是我们掌握了更多东西?”
周胖听得眼睛发亮:“所以咱们越是冷静,他们越心虚?”
“没错。”陈星燃终于笑了,“恐惧从来不是来自对手的强大,而是来自未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看不清我们的底牌。”
他打开另一个窗口,开始整理所有被标记为“高危话术”的评论样本。每一句都附上心理动机分析和潜在受众画像。这不是为了反击,而是为了下一阶段的“反向渗透”做准备。
“等会你去把昨备份的原始素材再核一遍。”他对周胖,“特别是施工日志那段,我要挑几个细节,做成轻量传播包。”
“还要发?”周胖惊讶,“不是不动吗?”
“不是全面出击。”陈星燃眼神渐冷,“是精准投放。只给那些已经开始怀疑水军的人看。让他们知道,有人在认真记录每一的变化。”
周胖点头,抱起硬盘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又回头问:“燃哥,你……咱们真能打赢这场仗吗?”
陈星燃没抬头,只是轻轻转动了下手中的笔。
“这不是能不能赢的问题。”他,“而是他们选错了对手。”
门关上后,剪辑室恢复安静。只有键盘偶尔敲击的声音,和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数据流。
他切换回心理学技能界面,再次扫描最新一批涌入的评论。这一次,他已经能一眼看出哪些是模板复制,哪些是真实观众被带偏了节奏。甚至能分辨出某些账号背后,可能是兼职学生,也可能是职业写手。
信息差还在,但现在,他手里多了把刀。
舌尖抵着那颗还没化的棒棒糖,他缓缓打出一行新指令:
【生成反向话术模板:针对“消费苦难”指控,植入“普通人也能被看见”的积极认同】
屏幕闪烁,几条建议文案跳出。他一条条看过,删改,保存。
窗外夜色浓重,屋内光影交错。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张拉满的弓。
手指最后一次敲下回车键,将“心理战白皮书V1.0”设为待命状态。
只要一声令下,就能顺着那些精心编织的情绪链条,一路烧回去。
喜欢八岁萌娃携系统,文娱圈步步为赢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八岁萌娃携系统,文娱圈步步为赢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