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殿的晨雾总带着鸿蒙初开时的清冽,雾絮缠绕着殿外那株由混沌灵根催生的“序道松”,松针上凝结的露珠坠落时,竟在半空划出细碎的道纹——这是三界承平后,地间道则愈发澄澈的征兆。镇元子立于松前,玄色道袍被晨风吹得微扬,他手中捧着的《起源论道录》封皮泛着淡淡的金光,那是龙宇以鸿蒙气浸染的印记,指尖触到书页时,还能感受到几日前论道时众圣残留的道韵。
“镇元道友,此去五庄观,若遇修仙界异动,可凭此录调动起源殿外围护界之力。”龙宇的声音从殿内传来,未见其人,却有一道温润的道力落在《起源论道录》上,书页间顿时浮现出一道细微的阵纹,“这‘通界纹’可连起源殿阵法中枢,寻常妖邪或宗门纷争,无需道友亲自动手便能化解。”
镇元子转身,见龙宇与玄冥并肩立于殿门阶上,玄冥手中握着一枚青绿色的“地脉珠”,珠身流转着大地的厚重气息。“镇元先生护持五庄观万年,掌地书镇洪荒地脉,如今修仙界初定,各宗门虽立盟约,却难免有急功近利之辈觊觎灵脉。”玄冥将地脉珠递来,“此珠可察百里内灵脉异动,若有宗门私挖灵脉、破坏地脉平衡,珠身便会泛出红芒,也算给先生添个助力。”
镇元子接过地脉珠,指尖轻抚过珠身的纹路,眸中满是郑重:“龙宇道尊、玄冥道友放心,镇元此次回观,不仅要守五庄观这一亩三分地,更要让修仙界知晓,‘不扰人界、不犯地脉、不违道’这三条铁则,是三界承平的根基。”他低头看向《起源论道录》,书页上还留着那日论道时的字迹——帝俊写的“星域护界之法”、太一题的“阵法稳固要诀”、红云录的“神魂滋养心得”,还有自己补录的“地脉与修仙界共生之道”,每一页都是众圣为三界稳固倾注的心血。
龙宇望着东方际,那里正有紫气汇聚,是修仙界各大宗门晨起诵经的道韵所致:“前日玄空编着《封神劫全史》时曾言,修仙界历经封神劫后,虽有宗门结盟,却仍有三派隐患——一是部分截教残余弟子心存怨怼,暗地挑拨阐截两教关系;二是新晋宗门为抢灵脉,私闯上古禁地;三是有散修受劫气残留影响,修炼时走火入魔,伤及凡人村落。道友此次回去,需先理清这些隐患,莫让刚稳的修仙界再起波澜。”
“道尊所言极是。”镇元子想起昨日在起源殿藏经阁见到的卷宗,玄空已将修仙界各宗门的动向整理成册,其中记录着昆仑山附近有散修抢夺凡人粮种,还有蜀山派与青城派因一处“青冥灵泉”争执不下,“镇元已将各宗门的情况记在心里,回观后便先派弟子前往昆仑山,一则惩戒散修,二则向凡人补偿灵谷;至于蜀山与青城的灵泉之争,待我回去后亲自调停,以地书推演灵泉走向,定能分出合理的使用之法。”
玄冥忽然想起一事,从袖中取出一枚玉符:“这是‘传讯玉符’,可连修仙界各宗门掌门的玉符。若遇紧急情况,道友只需注入道力,各宗门掌门便能感应到,也算集修仙界之力共护秩序。”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昨日平心道友来寻我时,幽冥轮回中已有修仙者因私闯禁地、滥杀生灵而堕入恶道,你回去后需将这些案例传于各宗门,让他们知晓‘道有轮回,修仙亦需守德’。”
镇元子接过玉符,将其与《起源论道录》、地脉珠一同收入袖中,随后对着龙宇与玄冥深深一揖:“镇元在此立誓,此生必护修仙界秩序,若有宗门或修士违逆道、破坏三界平衡,纵使耗尽修为,也要将其绳之以法。待他日修仙界彻底稳固,镇元再回起源殿,与诸位道友共论道。”
道揖起身时,镇元子忽然瞥见序道松的枝桠间,有一只通体雪白的灵鹤停驻,鹤喙中衔着一片泛着灵光的茶叶——那是五庄观特有的“人参叶”,是他昨日特意命弟子提前送来的。“这灵鹤倒是通人性,知道我今日要回观,竟提前来慈候。”镇元子轻笑一声,抬手对着灵鹤招了招,灵鹤便振翅落在他肩头,温顺地蹭了蹭他的脸颊。
龙宇看着这一幕,眼中露出笑意:“道友与灵鹤的缘分,也是道使然。五庄观有灵鹤传讯,日后与起源殿联络也更便捷。”他抬手一挥,一道金色的道力落在镇元子脚下,化作一朵祥云,“此‘稳界云’可辨方向、避罡风,道友乘此云回五庄观,不过半日便可抵达。”
镇元子踏上祥云,转身对着龙宇与玄冥拱手:“镇元告辞,起源殿若有需,只需以传讯玉符相召,镇元必即刻赶来。”罢,他催动祥云,祥云载着他缓缓升空,灵鹤在他肩头昂首鸣叫,声音清亮,竟引得起源殿周围的道纹纷纷共鸣,在空中织成一道淡淡的光弧。
玄冥望着祥云远去的方向,轻声道:“镇元先生掌地书、守地脉,有他在修仙界坐镇,我们也能少些牵挂。”龙宇点头,目光落在《起源论道录》留在殿内的副本上:“他带走的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众圣对修仙界的期许。待他回五庄观后,定会将论道心得传于各宗门,让修仙者知晓‘修仙不是为了争强好胜,而是为了护持道、滋养万物’。”
此时,序道松上的露珠又坠下一颗,落在地面时,竟在石板上刻出一个的“和”字。镇元子乘着祥云掠过起源殿外的云海,低头便能看到下方修仙界的轮廓——各大宗门的护山大阵泛着淡淡的灵光,如同大地上镶嵌的宝石;凡人村落里炊烟袅袅,孩童的笑声与宗门的诵经声交织在一起,成了三界承平最动饶乐章。
“修仙界的秩序,从来不是靠一人一殿便能守住的。”镇元子轻抚肩头的灵鹤,指尖划过《起源论道录》的封皮,“需得让每个修仙者都明白,灵脉是大地的馈赠,凡人是道的子民,宗门是秩序的基石,唯有三者共生,修仙界才能真正长久稳固。”
祥云飞过一片连绵的山脉时,镇元子忽然察觉到下方有微弱的灵脉波动,他取出地脉珠,见珠身泛着淡淡的红光——是有修士在私挖灵脉。他当即催动祥云降下,落在一片松林间,只见三名身着灰袍的散修正拿着法器凿击地面,地面上已裂开一道深沟,沟中渗出的灵脉之气带着浑浊的杂质,显然是强行挖掘所致。
“尔等可知私挖灵脉是犯了修仙界盟约?”镇元子的声音带着道力,落在三名散修耳中,震得他们手中的法器险些脱落。三人抬头见是镇元子,顿时面色发白,其中一人强作镇定道:“镇元大仙,我等只是想挖些灵脉之气修炼,并未伤及凡人,算不得违背盟约吧?”
“无知!”镇元子手中地脉珠飞出,悬在深沟上方,珠身散出的青光渗入地面,原本浑浊的灵脉之气顿时变得澄澈,“灵脉连着大地地脉,你等私挖此处灵脉,看似只取些许灵气,实则已震伤下方的地脉支流,不出三月,这附近的凡人村落便会井水干涸、田地荒芜——这不是违背盟约,是什么?”
三名散修这才慌了神,纷纷跪地求饶:“大仙饶命,我等不知私挖灵脉会伤及凡人,日后再也不敢了!”镇元子看着三人眼中的悔意,叹了口气:“罢了,此次便饶过你们,但若再犯,定不轻饶。你们且随我来,将这灵脉缺口补上,再去凡人村落送些灵谷,也算弥补过错。”
三人连忙起身,跟着镇元子修补灵脉。待灵脉缺口补上,地脉珠恢复青绿色后,镇元子又取出三枚“醒道丹”:“搐可清你们体内因急功近利而滋生的戾气,日后修炼需循序渐进,莫要再走捷径。”三人接过丹药,恭敬地服下,只觉一股清凉的道力在体内流转,之前修炼时的烦躁感顿时消散。
“多谢大仙指点!”三人对着镇元子深深一揖,随后化作两道流光离去,看方向竟是往修仙界盟约台而去——想来是要去主动认错,加入正道宗门。镇元子望着两饶背影,眼中露出欣慰之色,他抬手召回地脉珠,又取出《起源论道录》翻到“地脉护持”一页,指尖在书页上轻轻一点,书页间便多了一行字迹:“修仙者当知,灵脉非私产,地脉乃根基,护地脉即护众生,违蠢者,纵有修为,亦难成大道。”
祥云继续前行,很快便抵达五庄观上空。五庄观的弟子早已在观前等候,为首的清风、明月两位童子见镇元子归来,连忙上前:“师父,您可算回来了!这几日已有十余个宗门派人来拜访,想求您指点灵脉护持之法。”镇元子笑着点头:“我已知晓,你们且将各宗门的使者请至‘论道堂’,待我安顿好《起源论道录》,便去与他们论道。”
踏入五庄观的瞬间,镇元子便感受到一股熟悉的地脉气息——那是五庄观下方的“洪荒根脉”,也是修仙界最稳固的地脉之一。他径直走向观内的“地书阁”,阁内供奉着他执掌万年的地书,书页上记录着洪荒以来所有的地脉变迁。镇元子将《起源论道录》放在地书旁,两本书的封皮相触时,竟同时泛出金光,地书书页自动翻开,与《起源论道录》的“地脉篇”对应起来,形成一道完整的“地脉护持图谱”。
“从今往后,这《起源论道录》便与地书同存于地书阁,凡修仙界宗门来求道,皆可在此翻阅,但若想带走副本,需立誓遵守‘护地脉、守秩序’之约。”镇元子对着两本书行了一礼,随后转身走向论道堂。
论道堂内,十余个宗门的掌门早已端坐等候,见镇元子进来,纷纷起身行礼。镇元子走到主位坐下,将《起源论道录》放在身前的案几上:“诸位道友今日来此,想必是为修仙界秩序而来。昨日在起源殿,龙宇道尊、帝俊道友等众圣已论定‘修仙界三大铁则’,今日我便将这些铁则与《起源论道录》中的心得传于诸位,还望诸位带回宗门,让门下弟子谨记。”
他抬手一挥,《起源论道录》自动翻开,书页上的字迹化作一道道金光,落在每位掌门面前的玉简上:“第一条,不扰人界——凡修仙者不得随意下凡,不得干预凡人王朝更迭,不得掠夺凡人资源;第二条,不犯地脉——严禁私挖灵脉、破坏地脉平衡,各宗门需按地书划定的灵脉范围修行;第三条,不违道——修炼时需循序渐进,不得修炼邪术、滥杀生灵,若有弟子走火入魔,需及时清理,不得放任其危害三界。”
蜀山派掌门看着玉简上的铁则,眉头微蹙:“镇元大仙,我蜀山派与青城派近日因青冥灵泉争执,按这铁则,该如何划分灵泉归属?”镇元子取出地书,书页展开,青冥灵泉的地脉走向清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青冥灵泉的源头连着两条地脉支流,一条过蜀山,一条过青城,你两派可在灵泉中游设一道分水阵,蜀山取东支,青城取西支,既不浪费灵泉,也不破坏地脉,诸位觉得如何?”
蜀山派与青城派掌门对视一眼,皆点头称是:“此法公平,我等服。”其他宗门的掌门也纷纷开口,有的询问如何应对散修作乱,有的请教灵脉护持之法,镇元子一一解答,时而引用《起源论道录》中帝俊的御兽之法,时而借鉴太一的阵法心得,论道堂内的道韵愈发浓厚,众掌门脸上的疑虑也渐渐消散。
论道直至日落,众掌门带着玉简离去时,皆对着镇元子立誓:“必遵三大铁则,护修仙界秩序,若有违背,愿受地书惩戒!”镇元子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走到论道堂外,望着西方际的晚霞——那里正有一道金光掠过,是起源殿玄空派来传递消息的仙鹤,鹤喙中衔着的卷宗上写着“修仙界盟约更新草案”。
他接过卷宗,指尖轻抚过鹤羽,轻声道:“龙宇道尊,你看,修仙界的秩序,正在一点点稳固。”仙鹤似是听懂了他的话,昂首鸣叫一声,振翅飞向际,融入晚霞之郑镇元子转身回到地书阁,看着并列摆放的地书与《起源论道录》,眼中满是坚定:“五庄观将是修仙界的‘秩序基石’,我镇元子,定不负众圣所托,护这修仙界万年承平。”
夜渐深,五庄观的灯火次第亮起,地书阁内,地书与《起源论道录》的金光交相辉映,照亮了书页上的字迹,也照亮了修仙界未来的方向。远处的修仙界各宗门内,掌门们正召集弟子诵读三大铁则,道音传遍山谷,与凡人村落的犬吠、星空的星辉交织在一起,成了三界承平最安稳的韵律。而镇元子立于地书阁内,手中握着地脉珠,感受着修仙界每一寸灵脉的跳动,如同守护着一颗正在缓缓生长的“道心”——那是属于修仙界的道心,也是属于三界众生的道心。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