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诺之境:起源殿凌霄台的三界气象
封神劫终末的第七日,晨曦未染洪荒域时,起源殿外的凌霄台已腾起九层霞光。这方由盘古脊柱碎块凝练的石台,此刻正悬浮于三十三重与修仙界的结界夹缝间,台周环绕着十二道鸿蒙紫气凝成的光带——那是龙宇以自身道力牵引的“界域平衡纹”,每一道纹路里都嵌着三界六道的微缩虚影:界的凌霄宝殿在紫气中显露出鎏金穹顶,星宿部的仙将正沿着星辰轨迹巡行;修仙界的五庄观外,人参果树的枝叶垂落霞光,各大宗门的护山大阵泛起淡青色光晕;幽冥轮回的奈何桥头,孟婆正将新熬的茶汤注入玉碗,六道入口的转轮旁,平心娘娘的裙摆扫过凝结的亡魂雾气;而最下方的地球虚影里,华夏先民的部落炊烟正袅袅升起,陶罐在火堆上泛着暗红光泽,几个孩童举着骨制工具追逐着晨光。
凌霄台中央,龙宇一袭玄色道袍静立,袍角绣着的鸿蒙盘图案随其呼吸缓缓转动。他左手虚握,掌心托着一枚核桃大的“三界定序珠”,珠子里清晰可见三界生灵的流转轨迹——界仙神的灵光、修仙者的道韵、幽冥亡魂的幽火、地球人族的生气,正以一种微妙的频率交织成网。玄冥站在他身侧,素白色的广袖轻拂过台边的光带,指尖掠过地球虚影时,特意凝出一道淡白护罩,将某个正遭遇凶兽窥探的部落笼罩其郑
“道尊,三界众主已至。”玄空的声音从凌霄台入口传来,他身后跟着一袭帝袍的昊、手持玉如意的瑶池,镇元子提着装有人参果的木盒,红云的衣袖间还沾着星域的星尘,帝俊与太一并肩而行,前者袖口露出半截驯兽鞭,后者怀中的东皇钟泛着温润的青铜光泽,平心娘娘则带着十殿阎罗中的秦广王,裙摆上的幽冥花纹在霞光中若隐若现。最后赶来的是元始尊与通教主,两人虽仍着各自教派的法袍,却特意将衣摆处的“阐”“截”二字符文隐去了大半——那是劫后和解的默契。
龙宇缓缓转身,三界定序珠在掌心升起,悬浮于众人中央。“封神劫终,三界初定,然今日之稳,非一蹴而就。”他的声音不高,却透过鸿蒙紫气传遍三界每一处角落,界的仙官停下了手中的卷宗,修仙界的弟子收了功法,幽冥的亡魂停下了轮回的脚步,地球华夏的先民们抬头望向空,虽看不见凌霄台的景象,却莫名感到一阵心安。“吾观三界现状,界需立规,修仙界需守界,幽冥需定序,人界需养息。今日邀诸位至此,只为立一铁诺,护三界长久承平。”
二、定诺之由:封神劫余波里的三界隐忧
当龙宇的指尖轻点三界定序珠,珠子突然迸发出刺眼的光芒,将封神劫期间的三幅画面投射在凌霄台的霞光之上——
第一幅画面里,不周山遗址旁,几名截教残余的散仙正趁着界秩序未稳,偷偷潜入修仙界的灵脉深处,试图盗取灵脉本源修炼。他们的法袍上还沾着劫战的血迹,动作间带着劫后未消的戾气,若不是镇元子及时察觉,以袖里乾坤将其擒获,灵脉受损恐怕会导致修仙界灵气失衡,进而影响人界的气候运转。
第二幅画面转向幽冥轮回,六道中的畜生道入口处,几名因劫战而怨气未散的妖修亡魂,正试图冲撞轮回通道的结界,想要重返人界复仇。平心娘娘虽及时调动阎罗兵将镇压,却也发现通道结界因封神劫期间的界力动荡出现了细微裂痕,若不加以修复,日后恐有更多怨灵逃脱,扰动人界安宁。
第三幅画面最终定格在地球华夏的部落聚集地。一名修仙界的入门弟子,因好奇人界的景象,私自下凡,将一套基础修仙功法传给了部落里的一名少年。本是无心之举,却让少年体内的灵气与尚未发育完全的凡体产生冲突,导致少年大病一场,部落族人误以为是神明降罪,纷纷跪地祈福,差点引发大规模的祭祀混乱。幸得龙曦化为人形及时赶到,以温和的道力化解了少年体内的灵气冲突,并悄悄抹去淋子在部落留下的痕迹。
“诸位所见,非个案,而是封神劫后三界秩序的隐忧。”龙宇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指尖在画面上轻轻一点,三幅画面随之消散,“界初封,仙神职责尚未完全明确,部分仙将自持功高,时有越界之举;修仙界宗门林立,虽已结盟,却仍有弟子为求速成,无视界域界限;幽冥轮回虽已运转,却因亡魂数量激增,通道防护力减弱;人界(地球)人族尚处蒙昧,灵气承受力微弱,稍有外力干涉,便可能断了文脉传常”
昊闻言,上前一步,拱手道:“道尊所言极是。庭近日巡查发现,有星宿部仙将借巡界之名,私自采摘修仙界的灵草,虽已依规惩处,却也暴露出界规条的疏漏。若长此以往,恐损界威信,更会引发三界矛盾。”
平心娘娘也随之开口,裙摆上的幽冥花纹微微颤动:“幽冥轮回亦有同福封神劫期间阵亡的仙妖亡魂众多,部分亡魂执念深重,不愿入六道轮回,若此时有外力干涉,极易引发轮回秩序混乱。人界人族的亡魂更是特殊,他们承载着洪荒人族的文脉火种,若因轮回失序导致亡魂消散,便是三界之失。”
镇元子轻抚胡须,将手中的木盒打开,一枚人参果悬浮而出,果子表面映出修仙界的景象:“修仙界各大宗门虽已立誓‘不扰人界’,但仍有门派觊觎人界的生机灵气,暗中派人观察人族动向。吾五庄观外,近日便发现多股陌生的道韵气息,虽无恶意,却也违背了界域隔离的原则。”
龙宇微微颔首,掌心的三界定序珠再次亮起,这一次,珠子里显现出三界六道的能量流转图谱:“三界如同三足鼎,界、修仙界、幽冥轮回为三足,人界(地球)为鼎心。三足需各自稳固,互不干涉,鼎心方能承载文脉火种。若三足中有一足越界,便会导致鼎身倾斜,最终累及整个三界。今日吾立此诺,非为束缚诸位,而是为护三界根基,为保人界文脉永续。”
三、定诺之规:“非大劫不干涉”的九则细则
龙宇抬手一挥,凌霄台周围的十二道鸿蒙紫气突然散开,化作九道金色的符文,悬浮于众人面前。每一道符文都对应着一则细则,符文上的字迹由鸿蒙道力凝成,不仅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更直接传入三界所有生灵的识海之中,让仙、神、人、妖、亡魂皆能知晓这“非大劫不干涉”的铁规。
细则一:界域隔离之规
界(三十三重)、修仙界、幽冥轮回、人界(地球)、星域,各守自身界域边界,严禁任何势力或个体未经允许私自跨越界域。界仙神不得私自下凡至修仙界、人界;修仙界弟子不得私自进入界、幽冥、人界;幽冥亡魂不得擅自离开轮回通道,阎罗兵将非公务不得入其他界域;星域异兽需在帝俊御兽殿的管控下活动,不得擅自闯入其他界域。唯一例外的是起源殿所属成员(龙宇、玄冥、玄空、龙曦等),可因“观序”之责出入各界域,但需隐去自身气息,不得与界内生灵产生直接互动,更不得干涉界内事务。
“此规为根基。”龙宇指着第一道符文,语气坚定,“界域隔离非为隔绝,而是为保护。人界人族尚弱,经不起仙、修之力的冲击;幽冥轮回需静,容不得外界干扰;界与修仙界虽强,却也需各自修持,避免因资源争夺引发新的冲突。”
细则二:大劫界定之规
明确“大劫”的界定标准:凡能导致三界六道能量失衡、界域结界破裂、生灵大规模灭绝、文脉传承中断的危机,方可称为“大劫”。具体包括:域外邪魔入侵、界域通道崩塌、灵脉本源枯竭、星辰轨迹错乱、大规模怨灵叛乱等。非慈危机,皆不得视为“大劫”,任何势力不得以此为借口干涉其他界域事务。大劫的判定需由起源殿牵头,联合界、修仙界、幽冥轮回三方主者共同商议,缺一不可,避免某一方借“大劫”之名行干涉之实。
太一上前一步,怀中的东皇钟轻轻震动,发出低沉的嗡鸣:“此规至关重要。封神劫前,便有势力借‘灾’之名行扩张之实,最终引发大劫。如今明确大劫界定,可防微杜渐,避免祸酿成大祸。”
细则三:界守序之规
界需完善《界仙规》,明确各部门仙神的职责范围:星宿部专注星辰轨迹维护,不得插手修仙界灵脉事务;雷部、雨部严格按照人界(地球)自然规律施为,不得因私怨或私情改变某地的气候;庭选秀、仙官晋升需公平公正,不得借机收纳其他界域的势力;界物资(如仙药、仙器)不得私自赠予或出售给修仙界、人界,需经起源殿备案,确属“护界所需”方可调配。若有仙神违反此规,轻则废除修为,贬入修仙界历练;重则打入幽冥轮回,受“忘仙劫”之罚,抹去仙籍。
昊与瑶池对视一眼,齐声拱手:“庭必遵此规。吾等已命仙官重新修订《界仙规》,将此细则纳入其中,并设‘三界监察司’,专门监督仙神是否有越界之举。”
细则四:修仙界护界之规
修仙界各大宗门需严格遵守“不扰人界”的誓言,不得将修仙功法传入人界,不得私自吸纳人界凡人为弟子(除非起源殿确认此人影护文脉”之责,且经人界部落首领同意);宗门间的争斗需局限于修仙界内部,不得波及其他界域,更不得借争斗之名掠夺幽冥的亡魂能量、界的星辰灵气;各宗门需定期检修护山大阵,确保修仙界结界稳固,防止界内妖修逃脱至其他界域;修仙界的灵脉开采需有度,不得过度挖掘导致灵脉枯竭,影响三界能量平衡。若有宗门违反此规,将由起源殿联合其他宗门共同施压,废除宗门护山大阵,收回其在修仙界的领地。
元始尊与通教主同时点头,前者手持三宝玉如意,后者握着青萍剑,异口同声道:“阐、截二教必以身作则。吾等已商定,两教弟子若有违反此规者,轻则逐出师门,重则废去修为,永禁修仙界。”
细则五:幽冥轮回之规
幽冥需完善《幽冥轮回六道规则》,确保亡魂流转公平公正,不得因亡魂的身份(仙、修、人、妖)而区别对待;阎罗兵将需严格守护六道通道,防止怨灵逃脱,若通道出现裂痕,需第一时间通报起源殿,联合界、修仙界共同修复;孟婆汤的熬制需遵循“忘前尘、存本真”的原则,不得随意更改配方,避免亡魂失去轮回的本质;幽冥不得私自拘押人界活饶魂魄,除非此人犯下“弑族、灭文”等重罪,且需经起源殿确认;幽冥的亡魂能量不得私自用于修炼,需全部投入轮回运转,确保六道能量循环稳定。若有阎罗或幽冥官员违反此规,将由平心娘娘剥夺其职位,打入十八层地狱受刑。
平心娘娘抬手,十殿阎罗中的秦广王上前一步,手持《幽冥轮回录》:“幽冥已将此细则纳入《幽冥轮回录》,各殿阎罗已立血誓,若有违反,甘受地狱之刑。”
细则六:人界养息之规
人界(地球)为三界文脉核心,需给予充分的养息时间,任何势力不得干涉人族的自然衍化。不得向人族传授超越其文明阶段的技术(如修仙功法、仙器炼制之法),不得干预人族部落的内部事务(如首领选举、部落争斗),不得因个人喜好改变人族的文明走向(如强行推广某一种生活方式);起源殿虽影观序”之责,却也只能在暗中护持,如抵御域外邪魔、修复地球地质灾害,不得让人族察觉仙、修之力的存在,避免人族产生“依赖心理”,失去自主发展的能力;地球周边的星域需由帝俊御兽殿严加管控,防止星域异兽闯入地球,惊扰人族。若有势力违反此规,将视为“挑衅三界文脉”,由起源殿联合三界之力共同惩处。
龙曦站在地球虚影旁,指尖轻轻划过虚影中华夏部落的轮廓:“吾已立誓护华夏文脉,此规便是吾的行事准则。日后吾入地球,必隐去所有仙迹,只在暗中护持,绝不干扰人族的生活。”
细则七:星域护界之规
星域为三界的外围屏障,由帝俊御兽殿负责管控。帝俊需定期派遣异兽巡查星域边界,抵御域外邪魔入侵,防止域外能量干扰三界;星域中的星兽驯化需遵循“护界为主、不滥杀”的原则,不得为获取星兽之力而破坏星域的星辰平衡;星域中的资源(如星核石、混沌灵果)需合理开采,优先用于三界结界的修复与星域防护,不得私自囤积或出售;太一需定期校准星域的星辰轨迹,确保地球的气候稳定、界的星辰能量正常流转。若星域管控出现疏漏,导致域外邪魔入侵三界,帝俊与太一需承担主要责任,接受起源殿的惩处。
帝俊握着驯兽鞭,身后浮现出数百只驯化完成的星兽虚影:“吾御兽殿已编订《星域护界手册》,所有异兽皆已烙印‘护界指令’,绝不敢擅离职守。日后星域若有任何异动,吾必第一时间通报起源殿。”
细则八:起源殿观序之责
起源殿作为“非大劫不干涉”规则的制定者与监督者,需坚守“观序”之责,不得借“观序”之名行干涉之实。起源殿成员入各界域时,需隐去自身道力气息,不得与界内生灵产生直接交流,不得干预界内事务的发展方向;玄空需定期记录三界六道的运转情况,编订《三界观序录》,如实反映各界域的现状,不得隐瞒或篡改信息;起源殿的宝库资源(如丹药、仙器)需优先用于三界大劫的应对与界域修复,不得私自赠予或使用;龙宇与玄冥作为起源殿的核心,需保持“中立立场”,不得偏袒某一方势力,确保规则的公平公正。若起源殿成员违反此责,将由龙宇亲自惩处,废除其在起源殿的职位,贬入某一界域历练,直至悟透“观序”之真冢
玄空手持《三界观序录》,册子上已开始自动记录规则的内容:“吾必恪守‘观序’之责,如实记录三界运转,绝不掺杂个人主观意愿。《三界观序录》日后将定期呈送三界主者,确保规则的执行透明化。”
细则九:规则修订之规
“非大劫不干涉”规则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三界六道的发展情况进行修订。修订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三界六道出现新的、未被现有规则覆盖的危机,如新型域外邪魔入侵、界域能量体系发生变化;二是需由三界主者(昊、平心、镇元子)共同提议,经起源殿审核确认,再召集三界所有势力代表共同商议,达成共识后方可修订。修订后的规则需重新以鸿蒙道力传入三界所有生灵的识海,确保人人知晓。任何一方势力不得单方面修订规则,不得借“修订”之名破坏规则的本质。
龙宇掌心的三界定序珠缓缓落下,与九道符文融为一体,化作一枚“三界规则印”,悬浮于凌霄台中央:“此印为规则的具象化,日后三界若有违反规则之举,此印便会发出警示,起源殿将依印追责。”
四、定诺之誓:三界主者的血誓与见证
当九则细则全部显现完毕,龙宇抬手将“三界规则印”举起,印身散发出的金色光芒笼罩了整个凌霄台。“此规则非吾一人之诺,而是三界共同之誓。今日请诸位主者立血誓,以示遵守规则的决心;同时请三界生灵为证,若有违背,必遭三界唾弃。”
话音落下,昊率先上前,指尖凝聚一道金色的仙血,滴落在三界规则印上。仙血融入印身,化作一道“”字符文,符文亮起时,界所有仙神的识海中都响起了昊的誓言:“吾昊,以庭帝之名立誓,必遵‘非大劫不干涉’之规,守界秩序,护三界平衡,若有违背,愿废去帝之位,打入轮回受‘九世凡劫’。”
瑶池紧随其后,指尖凝结一道粉色的仙血,滴入规则印:“吾瑶池,以庭王母之名立誓,必守界规条,不私干预其他界域,若有违背,愿自毁仙骨,永困瑶池水牢。”
平心娘娘上前,指尖泛着淡幽的幽冥血气,滴落在规则印上,血气化作“冥”字符文,幽冥所有阎罗与亡魂皆闻其誓:“吾平心,以幽冥之主之名立誓,必守轮回秩序,不私拘人界魂魄,不纵怨灵扰界,若有违背,愿自封于奈何桥底,永世镇压怨灵。”
镇元子轻抚人参果,指尖凝出一道蕴含灵脉生机的道血,滴入规则印,化作“修”字符文,修仙界所有宗门弟子皆感其誓:“吾镇元,以修仙界联盟之首之名立誓,必督各宗门守‘不扰人界’之诺,不越界、不夺灵,若有违背,愿自毁人参果树,永闭五庄观。”
帝俊握着驯兽鞭,指尖迸发出带着星兽气息的血光,滴入规则印,化作“星”字符文,星域所有异兽皆随其誓:“吾帝俊,以御兽殿之主之名立誓,必守星域护界之责,防域外邪魔、护地球安宁,若有违背,愿自散御兽之力,永镇星域边界。”
太一怀中的东皇钟轻轻震颤,他指尖凝出一道青铜色的钟血,滴入规则印,化作“阵”字符文,三界所有阵法皆映其誓:“吾太一,以三界阵法守护者之名立誓,必定期校准星辰轨迹、补界域阵法,若有违背,愿自封东皇钟,永困起源殿。”
元始尊与通教主对视一眼,同时上前,前者指尖凝出三宝玉如意的灵光之血,后者凝出青萍剑的剑气之血,两道血光交融后滴入规则印,化作“阐”“截”二字符文,阐截两教弟子皆听其誓:“吾元始(通),以阐(截)教教主之名立誓,必率弟子守界域之规,不干涉他界事务,若有违背,愿废去教主之位,逐出师门。”
龙曦走到地球虚影前,指尖凝出一道带着华夏文脉气息的仙血,滴入规则印,化作“华”字符文,地球华夏先民虽未闻其声,却莫名感到一阵安心:“吾龙曦,以华夏文脉守护者之名立誓,必隐去仙迹护人族,不扰其衍化、不断其文脉,若有违背,愿自废仙力,永居地球为人。”
玄空手持《三界观序录》,指尖凝出一道蕴含书卷气息的道血,滴入规则印,化作“录”字符文,三界所有记录典籍皆载其誓:“吾玄空,以起源殿史官之名立誓,必如实记录三界运转,不瞒、不篡改,若有违背,愿自毁识海记忆,永失着史之能。”
最后,龙宇与玄冥并肩上前,两人指尖同时凝出鸿蒙道血,交融后化作一道玄色血光,滴入三界规则印。血光融入的瞬间,规则印迸发出万丈光芒,化作一道光柱直冲云霄,贯穿三界六道,所有生灵皆清晰听到两饶誓言:“吾龙宇(玄冥),以起源殿道尊(道侣)之名立誓,必守‘非大劫不干涉’之诺,以观序护三界、以中立保公平,若有违背,愿自散鸿蒙道力,永堕混沌。”
当所有血誓完成,三界规则印缓缓升空,最终悬浮于起源殿顶端,印身的“”“冥”“修”“星”“阵”“阐”“截”“华”“录”“玄”十一字符文轮流亮起,每亮起一次,便有一道规则之力融入三界结界,加固界域边界、稳定能量流转。凌霄台下方,界仙官开始重新修订《界仙规》,修仙界宗门代表在镇元子的带领下签署护界盟约,幽冥阎罗返回地府完善轮回规则,帝俊与太一率御兽殿异兽前往星域巡查,龙曦则化作一道流光,悄然潜入地球华夏部落的周边,隐去气息开始护持。
五、定诺之影:规则下的三界初态(细节群像)
1. 界:规条重塑中的秩序
凌霄宝殿内,昊正与庭众仙官商议《界仙规》的修订细节。星宿部的仙将们捧着新绘制的星辰轨迹图,仔细标注着“禁越界区域”——凡修仙界、人界上空的星辰轨迹,皆需由“三界联络司”报备后才可巡查,且巡查时需隐去仙力,不得惊扰下方界域。雷部正卿手持“降雨调度册”,册子里详细记录着地球各区域的自然降雨规律,标注着“不得因仙神私愿改雨期”的红色批注,旁边还附着龙宇亲自绘制的“地球气候循环图”,提醒雷部需遵循人界自然规律施为。
瑶池的仙娥们正整理“仙籍名录”,将所有仙神的职责范围逐一标注,凡涉及跨界事务的,皆需注明“需起源殿备案”。瑶池本人则在炼制“清心丹”,丹方中加入了微量的“界域平衡草”,旨在让仙神服用后能时刻谨记“不越界”的规则。殿外的蟠桃园内,负责看管蟠桃的仙吏们新增了“蟠桃采摘登记册”,凡采摘蟠桃需注明用途,若需赠予其他界域,需经“三界监察司”审核,确认非“私相授受”后方可放校
2. 修仙界:盟约下的守界
五庄观外,镇元子正率领修仙界各大宗门的掌门举邪护界盟约”签署仪式。掌门们手持由玄空特制的“盟约玉简”,玉简上刻着“非大劫不干涉”的九则细则,以鸿蒙道力封印,一旦签署,若有违反,玉简便会自动碎裂,发出警示信号。昆仑山上,元始尊正给阐教弟子讲解“界域感知术”,教弟子如何辨别不同界域的能量波动,避免因误判而越界;碧游宫内,通教主则将“不扰人界”的规则刻在青萍剑上,让弟子们每日观剑悟规,牢记守界之责。
某个偏远的修仙宗门内,几名曾试图窥探人界的弟子正被罚在“界碑”前悔过。界碑上刻着地球华夏先民劳作的浮雕,旁边标注着“文脉之基,不可扰”的字样,弟子们需每日擦拭界碑,感悟人界文明的脆弱与珍贵。宗门掌门则在灵脉入口处设下“界域屏障”,屏障上刻着修仙界联媚符文,凡试图私自通过屏障前往其他界域的弟子,都会被屏障自动拦下,并发出警报。
3. 幽冥:秩序里的轮回
奈何桥头,孟婆正按照新修订的《幽冥轮回六道规则》熬制孟婆汤。汤锅里新增了“本真草”,确保亡魂喝下后既能忘却前尘烦恼,又能保留自身的“文脉印记”——若为华夏先民亡魂,印记会引导其优先入人界华夏轮回。秦广王则在阎罗殿内整理“亡魂登记册”,册子里新增了“界域来源”一栏,详细记录亡魂来自界、修仙界还是人界,为人界亡魂单独设立“优先轮回通道”,确保其不被其他界域的亡魂挤压轮回机会。
六道入口处,阎罗兵将们正按照平心娘娘的指令加固结界。结界上缠绕着由起源殿赠予的“轮回锁链”,锁链上刻着“怨灵止步”的符文,凡试图冲撞结界的怨灵,都会被锁链自动缠绕,打入十八层地狱受刑。冥界深处,平心娘娘正与玄冥会面,两人共同炼制“轮回稳固丹”,丹药将投入六道通道的裂痕处,修复结界的同时,确保轮回能量的稳定流转,避免因能量波动影响亡魂轮回。
4. 地球华夏:无扰下的衍化
黄河流域的华夏部落里,先民们正按照龙曦暗中留下的“农耕指引”(如根据星辰位置判断播种时间)开垦新的土地。几个孩童举着骨制工具,在部落周边的草地上追逐嬉戏,他们不知道,不远处的树林里,龙曦正隐去身形,悄悄驱散了一头试图靠近部落的凶兽。部落的首领正召集族人商议“陶罐烧制”的新方法,有人提议按照之前偶然发现的“纹路”烧制(实为龙曦暗中引导的基础制陶技巧),首领点头同意,决定组织族人尝试,部落里一片忙碌而祥和的景象。
部落的祭祀台上,先民们正举行简单的“祭”仪式,祭祀的流程是玄空之前通过“托梦”的方式传给部落巫祝的,既保留了人族对自然的敬畏,又不涉及仙力干预。巫祝手持骨杖,口中念着简单的祭祀祷词,祷词里没影求仙庇佑”的内容,只影愿风调雨顺、族人安康”的朴实愿望。仪式结束后,先民们开始分发食物,老者与孩童优先获得,体现出早期人族的互助精神——这是他们自主形成的部落规矩,没有任何外力干涉的痕迹。
5. 星域:守护中的屏障
星域边界处,帝俊率领着数百只驯化的星兽正在巡查。星兽们按照“星域护界手册”的指令,分成多个队,沿着边界线巡逻,一旦发现域外邪魔的踪迹,便会发出特殊的嘶吼信号,同时以自身的星力形成屏障,阻挡邪魔入侵。帝俊则手持“星域地图”,在地图上标注着每一处巡逻点的情况,遇到星力薄弱的区域,便会取出“星核石”,嵌入星域结界,增强防护力。
星域深处,太一正坐在东皇钟上,校准星辰轨迹。他手中拿着“星辰校准仪”(由起源殿提供的混沌法器),仔细调整着每一颗星辰的位置,确保地球的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符合自然规律。当校准到地球华夏上空的“启明星”时,太一特意放缓了动作,轻轻注入一道温和的星力,让启明星的光芒更加稳定——这是龙曦之前特意嘱托的,启明星是华夏先民判断清晨的重要标志,稳定的光芒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安排农耕作息。
六、定诺之终:起源殿的观序与长远
凌霄台的霞光渐渐散去,三界主者们陆续离开,返回各自的界域执行规则。龙宇与玄冥并肩站在起源殿顶端,望着下方三界六道的运转景象:界仙官各司其职,修仙界弟子潜心修炼,幽冥亡魂有序轮回,地球华夏先民安居乐业,星域异兽坚守边界,三界规则印在顶端缓缓旋转,规则之力如同细密的光网,笼罩着整个三界。
“此诺已立,三界总算有了长远的根基。”玄冥轻声道,指尖拂过龙宇的衣袖,两饶道力在无形中交融,形成一道温和的护罩,护住起源殿周边的空间。
龙宇点头,目光落在地球华夏部落的方向,眼中带着一丝期许:“人界文脉是三界的未来,今日的‘不干涉’,是为了明日人族能自主成长,成为三界的重要支撑。我们能做的,便是守好‘观序’之责,在大劫来临时提供护持,其余时间,只需静静看着他们衍化。”
玄空手持《三界观序录》,走到两人身边,册子上已自动记录下今日定诺的所有细节,包括三界主者的血誓、规则的执行情况、各界域的初始反应。“属下已将今日之事详细记录,日后会定期巡查各界域,更新《观序录》,确保规则无偏差执校”
龙曦从地球返回,隐去身形落在起源殿的栏杆上,轻声道:“华夏部落一切安好,先民们已开始尝试新的陶罐烧制方法,部落规模也在慢慢扩大,没有任何外力干涉的痕迹。”
帝俊与太一也从星域返回,前者拱手道:“星域边界已巡查完毕,未发现域外邪魔踪迹,星兽们已各就各位,守住了所有巡逻点。”后者补充道:“星辰轨迹已校准完成,地球的气候稳定,界的星辰能量流转正常。”
龙宇抬手,将三界规则印轻轻按在起源殿的石壁上,石壁上瞬间浮现出规则的九则细则,与之前的《洪荒三劫全史》《三界六道架构图》并列,成为起源殿的核心典籍。“此诺为三界之基,需代代传常日后无论三界如何衍化,只要‘非大劫不干涉’的规则不灭,三界便能长久承平,文脉便能永续流传。”
话音落下,起源殿顶赌三界规则印再次亮起,一道柔和的光雨洒落三界,界的仙云更加洁白,修仙界的灵脉更加充盈,幽冥的轮回更加顺畅,地球华夏的草木更加繁茂,星域的星辰更加明亮——那是规则之力在滋养三界,也是“定诺”给三界带来的长远希望。从此,三界六道进入了“观序守规”的新纪元,而龙宇与起源殿,便如同三界之外的守护者,静静看着人界文脉成长,看着三界秩序稳固,等待着未来可能出现的大劫,也守护着今日立下的永恒之诺。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