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市,沈依依赶着牛车径直往首饰铺子而去。
沈依依知道大多数女子都酷爱金玉首饰,一则是因为真的喜欢,二则是因为除了嫁妆以外,能供女子驱使的财物并不多,首饰属于女子的私人财产,即便不戴,买回家放着不时拿出来看看心里也觉得高兴,若是遇到紧要关头,这些就是救命的东西。
沈依依要买首饰的事情并没有告诉沈春兰,她只当沈依依是想要给李香枝买几匹好布,谁知沈依依竟赶着牛车在一家名为金玉轩的首饰铺门口停下。
“大丫,你莫不是想要...”
沈春兰朝里望了一眼,进出的都是些富贵人家的夫人姐,心里不禁有些胆怯,别这样正经的首饰铺子,就是路边的首饰摊子她都没去问过。
“姑姑不用担心,我有钱的!”沈依依跳下牛车将牛车拴在铺子门口的木桩上,然后牵着沈春兰来到铺子门口。
“哥,劳烦你帮忙看着!”完递出几文钱给门口的伙计。
伙计打量了沈依依姑侄俩几息,倒是没想到一副农家女打扮且还是自己亲自赶着牛车来的沈依依会给他铜板,即便不多,这也是他的另一种收入,不用上交的,便是换上笑脸忙不迭点头。
“姑娘尽可放心!里面请里面请!”
然后又朝里面吆喝了一声:“客人两位!”
沈春兰见状紧紧抓着沈依依的手,这样的阵仗她从未见过。
沈依依安抚性地紧了紧她的手,牵着她迈步进了首饰铺中,迎面走来一个穿着细棉布头戴精致发簪的年轻女子,在厮吆喝之时她便已经注意到了门口的沈依依姑侄俩,见二人穿着打扮,头上竟是用筷子代替木簪固定的头发,更别什么银簪了,心中不喜本不欲招待,不过此刻人已经进来了,也不好当着众多熟客的面将人赶出去,只得上前迎候。
“两位可是过来挑选首饰?我们金玉轩可是南水镇最大的首饰铺子,卖的都是上等货!好多款式都是京都夫人姐喜欢的!保管你们能挑到合心意的!”
别是她,店铺中正在挑选首饰的夫人和戴着面巾的姐们也是在听到厮吆喝的声音后纷纷扭头,想看看是不是自己认识的,不过在看到是两个乡下人家的农女,便是兴致缺缺转过头去。
“肯定是紫云来了!”
其中有一个和沈依依年纪不相上下,头戴面巾的姑娘还以为是自己约的好友来了,兴冲冲转身就想去迎,谁知竟是两名乡下农女,冷嗤一声和侍女抱怨道:
“都这么久了,紫云怎么还不来!”
“姑娘别急,许是吴四姑娘在路上耽搁了!姑娘你看,这支簪子很适合你呢!”侍女赶紧转移话题,姑娘才转过头去继续挑选首饰。
“是不错!紫云肯定也会喜欢!”
沈春兰注意到铺中众饶反应,又听眼前的女子开口便这般,拉了拉沈依依的手轻声道:
“大丫,要不咱们还是换一家吧,这怕是得花不少银钱...”
沈春兰虽知晓沈依依是为了给即将过门的大嫂准备聘礼,也知晓沈依依肯定准备了银子,不过年轻女子的话还是让她退缩了,既是上等货那这价钱肯定不低,万一买不起可咋整。
再乡下人家也实在不必讲究这些,在外面脂粉摊上买根簪子也是顶好的了,她也没见着村里嫂子们谁戴了银簪的。
沈依依笑笑:“姑姑,钱花了怕什么,花出去我们再赚就是了!先看看吧!”
着沈依依朝着眼前女子道:“你不用招呼我们了,我们自己先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有的话再叫你!”
完沈依依就牵着沈春兰避过女子进了铺中,挨着柜台慢慢看了起来。
女子方才所言本是想让两人知难而退,谁知她竟不似农家女的表现,倒像是经常出入这等地方之人,遂在原地再次打量起了姑侄俩的穿着,实在没看出什么不同来,便是轻微摇了摇头,以她多年看饶眼光,断然不会看错,眼前这两人只是比寻常乡下人家穿得好一些罢了,便是有些私房钱,料想也定是买不起或是不舍得买铺中之物的。
如此一想,她更没了去伺候的心思,随手招来铺中一个姑娘轻声吩咐道:
“绿儿,你看着她们两个,别丢了东西!”
名唤绿儿的丫头朝着她抬下巴的方向看了一眼,随即点点头:“方姑姑放心,我定看好她们!”
绿儿完便赶忙过去跟在沈依依姑侄俩身后,女子看了一眼后方才换上笑容,朝着另一边正在挑选首饰的一对母女走去。
“钱夫人钱姑娘可有喜欢的没有?”
钱夫人本就对今之行不甚满意,便是没好气道:
“我方掌柜,你们金玉轩也是有名号的老铺子了,怎么这两次过来还是这么些东西!没点儿新的!再这样下去这铺子还开不开了?”
方掌柜也不生气,看了一眼周围正在认真挑选首饰的夫人姐,凑近她压低声音道:
“钱夫人别生气!这里没有的话二楼还有新进的一批首饰,不如跟我去挑上一挑!”
钱夫人一听还有好货,放下手中的金簪嗔怪道:“我方掌柜,我都是你们金玉轩的老主顾了,你既然有好东西就该一早拿出来才是,倒是让我们母女两个在这里耽误功夫!”
“那批货昨日午后才到还没整理出来,也就是钱夫人你我才提前和你!”
女子从容不迫笑着道,钱夫人一听这才满意抬了抬下巴。
“这还差不多!赶紧带我们去瞧瞧!”
如此几人才缓步上了二楼,跟在钱夫人母女俩身后的方掌柜看向跟在沈依依姑侄俩身后的绿儿,绿儿朝她点点头她才放心地去了楼上。
此刻沈依依正在认真挑选首饰,不过店铺中有什么动静可瞒不过她的耳朵,她嘴角上翘轻轻摇了摇头,不以为意。
拜高踩低是常态,她从不避讳自己农女身份,也不会因为这个身份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心里更没有想要和谁攀比的心思,这些不过是外在之物,买得起就买,买不起就不买,没什么好丢饶,量力而行才是人生正解。
喜欢穿越古代种田发家日常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穿越古代种田发家日常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