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牌上的“10”被红笔圈了三道,像颗跳动的心脏,悬在复课班教室正中央。傍晚的霞光透过窗户,把讲台上的星星灯染成了暖橙色——那是吴文娇下午特意从家里带来的,一袋子迷你星星灯,每个灯串上都系着片的玉米叶,是她和赵晓慧一起串的。
“冲刺夜话现在开始!”李老师敲了敲黑板,手里捧着本泛黄的旧错题本,封面上“1998”的字迹还清晰可见,“今咱们不刷题,不讲考点,就心里话——你们的梦想,你们的期待,都可以。”
教室里安静下来,王强第一个站起来,手里还抱着篮球,指尖蹭过球面上的“博川师范”涂鸦——是赵晓慧帮他画的:“我想考博川体育教育,以后回村里开个篮球训练营,带农村娃打球!用楚哥教我的‘篮球物理’,边练球边讲知识,让他们知道,打球也能有出息,坚持就能实现梦想!”
掌声刚落,赵晓慧举起手里的速写本,上面画着幅未完成的漫画:“我想考博川美术系,继续画‘复课生追梦’的故事——把咱们用玉米地学物理、用星星灯抗焦虑的事画成绘本,让更多像咱们一样的孩子知道,就算起点低,也能靠努力发光!”她翻开本子,最后一页是四个 q版人,举着玉米叶和星星灯,站在博川校门旁,标题写着“我们的约定”。
吴文娇攥着手里的星星灯,指尖轻轻碰了碰灯串上的玉米叶,声音比平时更坚定:“我想考博川中文系,回乡村当语文老师。把咱们复课班的故事写进课堂,教孩子用‘玉米地比喻’写作文,告诉他们‘星星不会因为乌云就停止发光’——就像当初楚哥和李老师告诉我的一样。”
楚运欢看着吴文娇眼里的光,突然想起她躲在教室后门撕笔记的样子,心里满是感慨。他站起来,从笔袋里掏出李老师之前送的玉米叶书签,声音清亮:“我想考博川师范物理教育,回农村教书。用咱们最熟悉的农具讲物理——用锄头讲杠杆,用水桶讲浮力,用玉米地分垄讲受力分析,让农村娃知道,身边的每样东西都是‘教具’,学习不是遥不可及的事。”
李老师看着眼前的少年们,眼眶突然有点热。她走上前,把手里的旧错题本递给楚运欢:“这本子陪我熬过复读的日子,帮我考上了博川师范,现在它交给你——记住,高考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不管你们考去哪里,都要记得,你们是从玉米地里长出来的孩子,有韧劲,有力量,能扛住风雨,也能追得上光。”
楚运欢接过错题本,纸页带着旧书特有的油墨香,里面还夹着张李老师当年的准考证复印件,照片上的少女眼里闪着和他们一样的光。他把错题本抱在怀里,像抱着份沉甸甸的信任:“李老师,我们不会让您失望的。”
就在这时,教室门口传来轻轻的响动——张大山提着个保温桶,站在门框边,帽檐压得很低,手里的桶还冒着热气,显然是刚煮好的玉米。他看见教室里的人都看过来,脸瞬间红了,手都有点抖:“俺……俺就是来送点玉米,给娃们补补力气,没别的意思……”
楚运欢笑着走过去,接过保温桶,热气裹着玉米香飘出来,瞬间填满了教室:“张叔,谢谢您的心意。我们会好好考,要是真考上博川,肯定回村里教孩子——到时候讲物理,可能还得请您帮忙,找些种地的例子,比如玉米播种的间距怎么用‘密度公式’算,锄头怎么选才能更省力。”
张大山的耳朵更红了,搓着手笑:“好!好!叔肯定帮忙!俺家玉米地随时给你们用,要多少玉米杆、多少水桶,叔都给你们找!”他站在门口,看了眼教室里的星星灯,又看了眼墙上的“我们的约定”漫画,突然:“娃们,加油!叔等着你们的好消息!”完,没等大家回应,就转身快步走了,背影比平时挺拔了不少。
“快尝尝张叔的玉米!”楚运欢把玉米分给大家,每个玉米穗上都还带着点水珠,咬一口,甜汁在嘴里散开,比平时吃的更甜。吴文娇咬着玉米,突然笑了:“没想到张叔也有这么细心的时候,之前我还总怕他咱们读书没用。”
“人都会变的,”李老师笑着,“就像你们,从一开始的不自信,到现在敢追梦、敢发光,张叔也在跟着你们改变——你们用努力,不仅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身边的人。”
夜话结束后,吴文娇开始给每个人分发星星灯:“晚上刷题时打开,就像有星星陪着,不孤单。我在灯串上系了玉米叶,是咱们的‘幸运符’,祝大家都能考上想去的大学。”她给楚运欢递灯时,特意多系了片玉兰花瓣——是春时他们在校园捡的,她一直夹在语文笔记里。
王强则拉着大家去操场,教大家做“体育生放松操”:“这是教练教我的独家秘籍,考前做能缓解肌肉紧张,还能平静心情。来,跟着我做——手臂像投篮一样打开,深呼吸,想象自己在玉米地里跑步,风从耳边过,特别舒服。”
月光下,十几个身影在操场中央舒展身体,星星灯挂在看台栏杆上,像一串太阳,把周围的玉米地都照得泛着微光。楚运欢跟着王强的动作,深呼吸时,突然想起住院时吴文娇教他的“玉米地呼吸法”,想起李老师的旧错题本,想起张大山的煮玉米,心里突然格外踏实——这一路的坎坷,好像都变成了此刻的温暖,支撑着他走向考场。
训练结束后,楚运欢和吴文娇留在看台上,星星灯在栏杆上轻轻晃动。吴文娇突然指着远处的玉米地,声音里带着点雀跃:“楚哥,等高考结束,咱们去博川师范的玉米地好不好?把这些星星灯挂在玉米杆上,让它们陪着咱们的梦想长大。”
楚运欢点头,从口袋里掏出李老师的旧错题本,翻开第一页——上面是李老师当年写的“拼到最后,不负自己”。“好,”他的声音里满是期待,“还要把李老师的错题本带去,告诉她我们做到了,我们像她一样,从复课生,变成了能照亮别饶人。”
吴文娇靠在栏杆上,看着星星灯的光落在楚运欢的错题本上,突然觉得眼眶有点热:“还记得咱们第一次在玉米地埋‘时间胶囊’吗?当时你,希望明年能考上博川,现在看来,咱们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会实现的,”楚运欢把错题本放在两人中间,“咱们一起,带着李老师的期望,带着张叔的玉米,带着这些星星灯,一起走进博川师范的校园。”
月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看台上,落在星星灯的光里,像一幅温暖的画。远处的玉米地在风里轻轻摇晃,发出沙沙的声音,像在为他们加油;教室里的倒计时牌还亮着,“10”这个数字,不再让人焦虑,反而充满了期待——他们知道,10后的考场,不是结束,是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
回到教室时,赵晓慧还在画“我们的博川约定”漫画,最后一格已经快画完了:四个人站在博川师范的玉米地旁,星星灯挂在玉米杆上,李老师的旧错题本放在中间,旁边写着“我们做到了”。“你们回来啦!”赵晓慧举起漫画,眼里闪着光,“等高考结束,咱们把这幅画打印出来,贴在博川的校园里,好不好?”
“好!”楚运欢和吴文娇齐声回答,声音里满是期待。楚运欢把李老师的旧错题本放在漫画旁边,翻开笔记本,在最新一页写下:“距高考还有 10,星星灯亮着,梦想在心里,我们离博川,只有一步之遥。”
夜色渐深,复课班的灯还亮着。星星灯挂在每个同学的桌角,像一串的希望;李老师的旧错题本放在讲台上,像一座的灯塔;赵晓慧的漫画贴在后墙上,像一幅未来的蓝图。教室里很安静,却充满了力量——他们知道,接下来的 10,他们会带着彼茨祝福,带着所有的温暖,带着那片始终陪伴他们的玉米叶,走进考场,走向博川,走向属于他们的、满是阳光的未来。
而此刻的村口,张大山坐在卖部的门槛上,手里拿着个没吃完的玉米,望着学校的方向,嘴角带着笑。他掏出手机,翻出村民群里楚运欢分享的“冲刺夜话”照片,看着那些闪烁的星星灯,突然在群里发了条消息:“复课班的娃们要高考了,咱们都少放点鞭炮,别吵着他们复习——等他们考上大学,咱们全村请他们吃炖肉!”
消息刚发出去,群里就炸了锅,满屏的“支持”“加油”。张大山看着手机,心里突然觉得,这些娃们不仅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还要给村里带来新的希望——而他,愿意做那个帮他们守护希望的人。
喜欢落土的星星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落土的星星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