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外,夕阳余晖洒在魏征府邸的红砖墙上,昏黄的灯笼在门楣下微微摇曳。
病榻上的魏征,脸色蜡黄,气若游丝,双眼紧闭,只偶尔微微皱眉。
府内的老管家站在门口,神色凝重,低声对门外的李承乾道:“殿下,魏相公有请……”
李承乾点零头,轻轻地推开门,脚步轻缓地走进屋内。
室内充斥着一股淡淡的草药味,与魏征身上那股隐隐的病态气息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心生怜悯。
他走到床前,俯身轻声道:“魏老相国,是我,李承乾。”
魏征缓缓睁开了眼睛,目光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福
他微微点头,示意李承乾坐下,然后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问道:“殿下,当年雷炸响那夜……老臣可是你安插在工坊的耳目?”
李承乾沉默了片刻,然后坚定地点零头。
魏征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涩的笑容,他轻声问道:“那你为何让我活着?”
“因为您烧的不是火药,是图纸——那一把火,毁了最危险的配方。”李承乾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在陈述一个早已注定的事实。
魏征闻言,突然大笑起来,笑声中带着几丝苍凉和无奈。
他笑得前仰后合,身体剧烈地颤抖着,喉咙中竟喷出了一抹鲜血。
李承乾连忙上前扶住他,心如刀绞。
魏征却丝毫没有停下的迹象,继续笑着,笑着,直到声音渐弱,最终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气。
“老臣有个请求,殿下……”魏征的声音愈发微弱,双手颤抖地从枕头下摸出一枚铜钥,递给了李承乾,“藏在工坊地窖第三块砖下……里面有你不想让人看见的东西。”
李承乾接过铜钥,紧紧握住,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福
他点零头,低声道:“老相国放心,承乾定不负所停”
魏征闭上了眼睛,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李承乾站起身,走出房门,脸上的表情凝重而坚定。
回到太子府,李承乾依言取出了魏征交给他的铜钥,来到工坊的地窖。
地窖内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
他找到第三块砖,轻轻挪开,下面果然藏着一个铁匣。
他心翼翼地打开匣子,里面是一札完整的手绘《火器全解图》——正是系统初授时他亲手绘制的原始稿,其中赫然标注着“可控爆震”“连发机关”等超越时代的构想。
李承乾紧握着图稿,心中五味杂陈。
他命人将这图稿锁入民生司最高秘档,另写一道密令:“凡涉非常之器者,须三省会签,太子不得独断。”然后,他召见了徐惠,将这一决策载入《民生志》,不掩其迹,亦不加褒贬。
“殿下,此举……是否过于直白?”徐惠轻声问道,
“直白才能昭昭,隐瞒反会招致猜疑。”李承乾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我们要让所有人都明白,权柄不可独握,科技亦需审慎。”
与此同时,薛仁贵奉命押送一批流放工匠赴岭南。
途中,他们遇到了暴雨引发的塌方,道路被堵得严严实实。
薛仁贵完全可以选择绕行,但他却执意带人挖掘通车,累得几近虚脱。
苏醒后,他对随从道:“我们当年追剿静火教众时,可曾想过他们也有妻儿要吃饭?”
这句话在士兵们心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回京后,薛仁贵主动申请调任“炭工护导使”,专责安置前罪匠家庭。
李承乾允准,只叮嘱一句:“刀可锈,不可偏。”
薛仁贵点头应是,他明白,这个决定不仅是对过去的反思,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承诺。
法明和尚在荆州讲《火喻经》,讲解“执火取暖者智,捧火巡行者狂”的道理。
有信徒质问:“若太子非神,为何能使死灰复燃?”法明和尚微微一笑,答道:“他未曾复燃,只是掀开了遮火的灰。”
此事很快传入朝廷,柳奭欲以此为由治其“谤君”之罪。
李承乾却命人录下法明的讲义,送入学堂作为教材,并评:“言虽玄,理不虚。”
皇宫内,李承乾接过下属递来的讲义,微微点头,心中暗自赞叹法明和尚的智慧。
他抬起头,望向窗外的落日余晖,心中涌起一股不出的感慨。
“殿下,晚膳已备好。”一个太监轻声禀报。
李承乾点零头,站起身来,转身对身边的侍从道:“备马,今晚我要再去一趟魏相府。”
侍从领命,飞快地去准备。
李承乾走出宫殿,微风吹拂着他的衣袂,心中却依然波澜不惊。
他知道,魏征的离世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魏家府邸依然灯火昏暗,李承乾走进门内,轻声问道:“魏老相国的遗物,可都处理妥当?”
老管家点头应是,李承乾微微一笑,轻声道:“魏老相国若有未竟之愿,就让我们来完成吧。”
话音未落,他转身走向内室,心中的思绪却如潮水般涌动。
他知道,这场权谋与科技交织的帝国风暴,才刚刚拉开帷幕。
徐惠搁下手中狼毫,揉了揉酸胀的眼角。
窗外月色如水,将慈恩寺的飞檐勾勒出一道清冷的轮廓。
她翻开《民生志》的最后一卷附录,纤细的手指在羊皮纸上摩挲,最终落笔。
“贞观十七年六月初八,太子夜访孙思邈药庐,携一包白色粉末,嘱其‘混入魏王常服丸药,每日三分’。”
她停顿片刻,眼神复杂,随后将墨迹抹去,重新蘸墨,写道:“是夜风雨骤至,药庐烛灭,再燃时,案上唯余空盏。”寥寥数语,真假难辨,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深夜,长安城外一座废弃的火祠,突然燃起熊熊烈火。
火光冲,将夜空映照得一片通红。
隐约可见,一道素色身影跪拜于火光之中,如同幽灵般,旋即消失在密林深处。
与此同时,徐惠合上《民生志》,吹干墨迹,起身走向窗边。
她凝视着远方燃烧的火光,喃喃自语:“殿下,这样真的好吗?”
身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娘娘,夜深了,早些歇息吧。”
徐惠没有回头,只是轻声问道:“李淳风那边……有消息了吗?”
喜欢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