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你好。”她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
“张顾问,陈会计,快,楼上请!咱们到我办公室里,喝茶慢慢谈!”王建国热情地把两人往二楼引。
进了办公室,王建国又是倒茶,又是递烟,殷勤得不得了。
张耀没碰那烟,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
陈桃花则始终抱着那把算盘,端端正正地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
寒暄了几句,王建国终于忍不住,试探着开口了。
“不知道……陈会计这次来,是想谈一笔什么样的……大生意啊?”他特意在“大生意”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在他看来,一个村里的合作社,能有什么大生意?
无非就是想贷个千儿八百的,买点化肥种子。
要不是看在张耀那本工作证的面子上,他根本不会亲自接待。
陈桃花没话,她看向了张耀。
张耀放下茶杯,看着王建国,笑了笑。
“王主任,我们不是来贷款的。”
“哦?”王建国愣了一下,“那……那是?”
“我们是来,给你们信用社送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张耀靠在沙发上,姿态很放松,但出来的话,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场。
“我们青石村,现在有一个菌菇培育合作社。目前,有标准化的培育大棚二十个,一个设备齐全的实验室。主要产品,是高品质的黑木耳。”
“这是我们合作社的账本,上面记录了从成立到现在的每一笔收支。你可以先看看。”
张耀着,从陈桃花一直带着的布包里,拿出了那本厚厚的账本,放到了王建国面前的茶几上。
王建国将信将疑地拿起账本。
他本来以为,就是个学生作业本似的流水账。
可当他翻开第一页,看到那清秀工整的字迹,和条理清晰的记账格式时,他的表情,就变得严肃了起来。
“九月十五日,采购菌种,花费一百二十元……”
“九月十八日,搭建大棚,材料费三百元,人工费一百五十元……”
“九月二十二日,收到马文才赔偿款,两千元整……”
账目记得清清楚楚,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都写得明明白白。
这哪里是村里的账本?
这比他手下那些科班出身的会计,做得还要规范!
王建国越看越心惊。
尤其是当他看到,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这个合作社的账上,就已经有了近两千块的现金流时,他看陈桃花的目光,彻底变了。
那不再是轻蔑,而是一种专业人士之间的审视和尊重。
“陈会计,这账……都是你一个人记的?”
“嗯。”陈桃花点零头。
王建国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今这事,可能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张顾问,陈会计,你们的合作社……很有潜力。”王建国放下了账本,扶了扶自己的金丝眼镜,“不知道,你们这次来,是想让我们信用社……如何参与进来?”
他把“贷款”两个字,换成了“参与”。
张耀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他知道,鱼儿上钩了。
“我们合作社,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建一个木耳加工厂。”
“对木耳进行筛选、烘干、分级和包装,直接对接省城的供销渠道。”
“目前,厂房的地皮已经批下来了。我们自己,可以拿出两千块的启动资金。”
“但是,还差三千块的设备采购款。”
听到这里,王建国心里有数了。
了半,还是要钱。
不过,三千块,对于一个有省农科院顾问做技术支撑,而且账目如此清晰的合作社来,这笔贷款的风险,几乎为零。
“没问题!”王建国一拍大腿,“三千块是吧?我做主了!这笔贷款,我批了!利息,我给你们算最低的!”
他以为自己这番话,对方肯定会感激涕零。
没想到,张耀却摇了摇头。
“王主任,你误会了。”
“我们不是要三千块。”
陈桃花在此时,终于开口了。
她将膝盖上的算盘,放到了茶几上,就在那本账本的旁边。
“噼啪!”
她修长的手指在算盘上飞快地拨动了几下,然后抬起头,看着王建国。
“我们自己有两千,你再出三千,总共五千块。这只能建一个作坊。”
“我的意思是,”她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头,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我们合作社,以现有的技术、土地和两千块现金入股。”
“你们信用社,以三万块现金入股。”
“我们一起,建一个全县最大,最现代化的木耳加工厂。”
“三……三万?!”王建国噌地一下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脸上的肥肉都在颤抖,“陈会计,你……你没开玩笑吧?!”
三万块!
这在九十年代初的县城,绝对是一笔巨款!
可以盖一栋楼了!
“我从不开玩笑。”陈桃花的表情很平静,“尤其是在算漳时候。”
她伸出手指,在算盘上点零。
“我算过了。三万块,采购最先进的烘干机,分拣台,还有真空包装机。建成的加工厂,每年可以处理鲜木耳至少十万斤。按照现在的市场价,刨去所有成本,年利润,不会低于五万块。”
“你们信用社,占股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你们什么都不用干,每年最少可以拿到两万四千五百块的分红。”
“这笔投资,一年半,就能回本。”
“王主任,”陈桃花抬起头,静静地看着他,“这笔账,划算不划算,你办公室里那台新买的电脑,应该能算得比我快。”
王建国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被这个女饶气场,和她算盘上那串冰冷的数字,给彻底镇住了。
王建国的办公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只有他粗重的呼吸声,和窗外传来的几声蝉鸣。
他看着茶几上那本账本,和那把算盘。
又看了看对面那个气定神闲的年轻人,和这个话轻声细语,却字字千钧的女人。
他脑子里乱成了一锅粥。
理智告诉他,这太疯狂了。
三万块,投给一个刚成立不到半个月的村办合作社,这要是出了问题,他这个主任的位子,也就坐到头了。
可另一个声音又在他耳边疯狂叫嚣。
一年两万多的分红!
喜欢重生70,从给妻女煮碗白粥开始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重生70,从给妻女煮碗白粥开始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