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首页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震惊!团宠小师妹在修真界搞内卷了! 女主一直在遭罪[星际] 宠妾灭妻不为人,重生后嫁王爷 斗罗:在下,武帝朱竹清 姐带着空间勇闯修真界 综影视之美色撩人 绑定慈母系统后,我摆烂了 皇叔借点功德,王妃把符画猛了 家族修仙:低调在云雾之下 化灵诀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文阅读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txt下载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辫太阳病脉症并治上篇1-7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炒至颜色发黄)、赤豆(一分)

将上述两味药分别仔细捣碎并过筛,制成散剂后混合均匀。取一钱匕的量,用一合香豉,加入七合热水,煮成稀粥状,滤去药渣,取其汤汁来调和药散,趁热一次服下。若服药后没有呕吐,可稍微增加药量再次服用,直至畅快地呕吐后便停止。但凡有失血情况或血虚的人,不可使用瓜蒂散。

【方解】胸中乃是清阳汇聚之地。各种邪气侵入胸腑,阻滞阳气,使其无法宣畅通达,进而导致胸满痞硬,热气上冲,出现烦躁口渴、心中烦闷,有想要呕吐的感觉。脉象呈现数促之象,这表明是热邪郁结;若出现胸满痞硬,气向上冲逆至咽喉,呼吸不畅,手足发冷,想呕却又吐不出来,脉象呈现迟紧之象,这则是寒邪郁结。但凡胸中出现寒热之邪,与气、饮相互郁结而引发疾病,想来并非汗法与下法能够治疗,必须使用酸苦涌泄之类的药物,使邪气向上涌出,如此上焦得以通畅,阳气得以恢复,痞硬症状能够消除,胸中就能恢复调和。瓜蒂苦寒之性极强,赤豆味酸,二者相互配伍,能够疏解胸中的实邪,堪称吐剂中的上乘之选。

之所以要用香豉汁来配合服用,是借助谷物之气来顾护胃气。服用后若不呕吐,就稍微增加药量再服,畅快呕吐后即停止,这是担忧损伤胸中的元气。这个方剂的奏效速度,比汗法与下法更为迅速,此即所谓的汗、吐、下三大治法。如今的人不理解仲景、子和的精妙深意,弃之不用,实在令人惋惜!然而,凡是有失血、血虚的人,胸中的气液已然亏虚,不可轻易使用,特此明确禁忌。

病发于阳,却反而使用下法,热邪乘虚而入,因而形成结胸;病发于阴,却反而使用下法,因而形成痞症。之所以会形成结胸,是因为下法使用过早的缘故。

【注释】这是对结胸与痞硬成因的全面阐释。中风属于阳邪,所以称病发于阳。不用发汗之法解表,反而采用下法,热邪便会乘虚侵入,由此形成结胸。伤寒属于阴邪,所以称病发于阴。不用发汗之法解表,反而采用下法,热邪乘虚侵入,由此形成痞硬。之所以会形成结胸与痞硬,是因为在表症尚未解除时就过早地使用了下法。病发于阴时,没有提及热邪入内,这是文字上的省略。然而,病发于阳而误用下法的,并非不会出现痞硬的情况;病发于阴而误用下法的,有时也会形成结胸。这实在是因为饶体质各不相同,邪气有时会从实转化,有时会从虚转化。

【集注】张兼善:风邪入里就会导致结胸,寒邪入里就会导致痞证。但这些病症都是由太阳病发展而来,并非其他独立的阴症、阳症。

患太阳病,脉象浮而动数。浮脉主风邪,数脉主热邪,动脉主疼痛,(“数则为虚”一句,怀疑是衍文)。伴有头痛、发热,微微盗汗,却反而怕冷,这表明表症尚未解除。医生反而用攻下之法,致使动数之脉变为迟缓之脉,胸膈内部疼痛拒按,胃中空虚,外邪扰动胸膈,出现呼吸短促、烦躁不安,心中烦闷不适。这是因为阳气内陷,胃脘部因而痞硬,就形成了结胸,应当用大陷胸汤主治。如果没有形成结胸,只是头部出汗,其他部位无汗,汗到颈部为止,便不利,身体必然会发黄。

【按语】“数则为虚”这一句,怀疑是多余的文字。

【注释】患太阳病,脉象呈现浮而动数。浮脉代表风邪侵袭,数脉代表热邪内盛,动脉则预示着各种疼痛。头痛、发热,这是典型的太阳病症状。热邪熏蒸于阳分,阳气虚弱就会自汗;热邪熏蒸于阴分,阴液亏虚就会盗汗。阴液亏虚本应恶热,如今反而怕冷,所以可知这并非阴液亏虚导致的盗汗,而是表证未解所出现的微微盗汗。表证未解应当解表,医生却反而用攻下之法,使得原本动数的热脉转变为迟缓的寒脉。这是因为动数之脉表明表邪正要传变,因误用攻下而逆阻于胸膈之中,所以邪气不再传变,脉象也随之改变。体表的风邪,趁着胃中空虚,陷入胸膈,导致疼痛拒按。呼吸短促,气息不能顺畅分布,出现烦躁,心中烦闷懊恼,胃脘部因此痞硬,邪气径直从实转化,从而形成了结胸。按照治法,应当用大陷胸汤主治。如果邪气没有从实转化,没有形成结胸,只是头部出汗,到颈部为止,其他部位没有汗,这样热邪就无法发散。便不利,湿邪就不能排出,热与湿相互交合,所以身体必然会发黄。

【集注】成无己:动数之脉变为迟缓,但浮脉唯独不变,这是因为邪气结聚在胸中,影响上焦阳分,脉象不能下沉。

朱震亨:患太阳病,表证未解就攻下里证,里气已经虚弱。即便见到浮而动数的阳脉,一旦误用攻下之法,必然会转变为迟缓的阴脉。胃中空虚,呼吸短促、烦躁不安,这表明虚证已经很严重。试问:阳气内陷,胃脘部因而痞硬,就可以迅速攻下吗?大陷胸汤的药力,并不比承气汤缓和,攻下之后再攻下,难道不担心会使身体更加虚弱吗?即使阳病实邪在攻下之后,若胃中空虚,外邪扰动胸膈,心中烦闷不适,也可以用栀子豉汤涌吐胸中之邪。何况太阳病误下之后,明显有虚证表现呢?(按语)朱震亨所论述的治法,用栀子豉汤涌吐,适用于尚未形成结胸,且是从胸虚有热转化而来的情况。如果是从胸虚有寒转化而来的,不论结胸是否已经形成,那就应当遵循《活人书》中的温补治法,不可混淆施用。

方有执:太阳病的脉象原本就浮,动数之脉也是邪气传变的表现。太阳病原本就自汗,这里微微盗汗,原本就恶寒,这里反而恶寒,这是因为病积留时间久了才这样。“膈”指的是心胸之间。“拒”是格拒的意思,是膈间之气与邪气相互格拒而产生疼痛。“客气”就是邪气。“短气”是指气息急促,不能顺畅分布。“懊憹”是指心脏被邪气扰乱而不得安宁。“阳气”是邪气的别称,因为原本是外来之邪,所以称为客气。又因为邪气原本是风邪,所以称为阳气。因为里气虚弱而邪气陷入,所以称为内陷。从“若不结胸”一句到末尾,的是病情变化较轻的情况。

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去掉外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另外研磨)

以上三味药,用六升水,先煮大黄,煮至剩下二升,滤去药渣,加入芒硝,煮一两滚,再加入甘遂末,温服一升,服药后若有畅快的泻下,就停止服用后续药物。

【集解】方有执:上焦有严重的邪气,必须采用向下陷泄的方法来平定,所以叫做陷胸汤。平定邪气、扫荡贼寇,这是将军的职责,所以以大黄作为君药;咸味能够软坚散结,因此以芒硝作为臣药;能够贯通上下,破除结聚、驱逐水邪,所以以甘遂作为佐药。只有邪气壅实严重的情况,才适合使用这个方剂。如果身体挟带虚证,或者脉象浮,不可轻易尝试使用。

患太阳病,反复发汗后又使用攻下之法,导致五六没有大便,舌头上干燥口渴,傍晚时分稍微有潮热,从胃脘部到腹部坚硬胀满而且疼痛,手不能靠近,这种情况应当用大陷胸汤主治。

【注释】这是承接上一条,相互阐发其含义,以详细明症状与治法。患太阳病,反复发汗后又攻下,津液因此受到损伤。五六没有大便,表明胃腑干燥。舌上干燥口渴,明胃中津液匮乏。傍晚时分出现潮热,意味着胃热炽盛。从胃脘部到腹部,坚硬胀满而且疼痛,手不能靠近,这是胸腹部从上到下都坚硬胀满、结实疼痛,手靠近就疼痛难忍,所以毫无疑问应当用大陷胸汤主治。

【集注】《内台方议》:“日晡所作”应为“日晡所发”。

方有执:这是明确结胸证与阳明内实证疑似情况的辨别方法。“晡”,是指申时(下午3 - 5点)。“颖,是微微感觉到樱不大便、燥渴、傍晚潮热,从胃脘部到腹部坚硬胀满而且疼痛,这些症状都类似阳明内热。只是稍有潮热,不像阳明大热那样厉害。所以阳明证必定以胃家实热为主,只要还有一丝一毫太阳证存在,都不能归入阳明证范畴,原因也在于此。

程知:太阳结胸证兼有阳明内实,所以使用大陷胸汤,这样胸胁以及肠胃的邪气都可以被荡涤干净。如果只泻下肠胃的结热,而遗漏胸上的痰饮,那就不符合治疗法则了。

吴人驹:整个腹部之中,上下邪气都强盛,病症完全属实的,脉象常常沉伏,不可心生疑虑畏惧,只要攻下,脉象自然会逐渐显现。

结胸病,病位正在胃脘部,按压时疼痛,脉象浮滑,应当用陷胸汤主治。

【注释】大结胸证,邪气重且热邪深,病症从胃脘部到腹部,坚硬胀满疼痛,手不能靠近,脉象沉实,所以适宜用大陷胸汤,来攻破结聚,泻除热邪。结胸证,邪气浅且热邪轻,病位正在胃脘部,坚硬胀满,按压时疼痛,不按压则不痛,脉象浮滑,所以用陷胸汤来开解结聚,清涤热邪。

【集注】程应旄:查看关于陷胸的条文:心下疼痛,按压时坚硬如石。又:心下胀满而且疼痛。这里:病位正在胃脘部。由此可知结胸病不论在心下还是胸上,关键在于疼痛与否来区分,所以痞证也有胃脘部坚硬的情况,但不疼痛。

张锡驹:汤方有大的区别,病症有轻重的差异。现在很多人用陷胸汤治疗大结胸症,最终都无法救治,于是就将结胸症归结为不可治疗的病症。却不知道结胸证不可治疗的情况,只有一两节所述,其余的大多是可以治疗的,如果不体会领悟经典的旨意,必然会在临证时推诿责任,贻误患者性命。

魏荔彤:结胸证没有实热之邪,只是有轻微的热邪并挟带痰饮致病。所以虽然是结胸,但邪气不能盘踞在胸的上部,只是正在胃脘部而已;不能剧烈疼痛,只是按压时疼痛而已;诊脉时脉象不是沉而有力,只是浮而轻浅而已;不会坚硬如石,只是虚软而有结聚阻滞而已,所以不适合用大陷胸汤,而另外设立陷胸汤。在高下、坚软、轻重、沉浮之间,病机与治法已经清晰明了。又:痞证是阴邪,结胸是阳邪,然而在阳邪中又有大之分,学习者要仔细分辨。对于凡是寒热夹杂的病症,如果没有大实大热的情况,都应该斟酌使用下法,不可鲁莽行事。

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半夏(半斤,洗净)、栝楼实(一枚,选用大的)

以上三味药,加入六升水,先煮栝楼,煮至剩下三升,滤去药渣,放入其他药物,继续煮至剩下二升,滤去药渣,分三次温服。

【方解】黄连能清除热邪,半夏可疏导水饮,栝楼能润燥并使药力下校这三味药合用,能够涤除胸膈间的痰热,解开胸膈间的气结。虽然药力不如大陷胸汤峻猛,但也能像突破重围一样发挥作用,所以名为陷胸汤。分三次服用,这是采用缓和的方法来治疗上焦病症。

伤寒病六七,出现结胸,呈现热实之象,脉象沉而紧,胃脘部疼痛,按压时坚硬如石,这种情况应当用大陷胸汤主治。

【注释】伤寒表证未解,误用攻下之法而形成痞证,这是常见的情况。但伤寒有时也会因误下而形成结胸,这属于变证。如今伤寒六七,结胸并非因误下而形成,却出现了这种热实的症状。脉象沉紧,这是里实之脉。胃脘部疼痛,按压时坚硬如石,这是里实之证。此为脉象与病症皆为实证,所以用大陷胸汤主治。

【集注】喻昌:“热实”二字,将结胸的状态描述得十分清楚,表明邪热在胸中填塞充实而不消散。浮紧脉象主伤寒无汗,沉紧脉象主伤寒结胸,这与中风阳邪导致的结胸截然不同,所以此处不提浮脉。又:阳邪误下形成结胸,阴邪误下形成痞证。然而,中风偶尔也会出现痞症,伤寒偶尔也会出现结胸症,这一点也不可不知。

程应旄:虽结胸是阳邪内陷所致,但“阴阳”二字是从虚实寒热方面来区别的,并非从中风、伤寒来区分。表热盛实传入胃腑,就成为阳明证;表热盛实不传入胃腑,而陷入胸膈,就成为结胸证。所以不一定非要误下才会形成结胸。不因误下而形成结胸的,必定是其人胸中有燥邪,由于没有出汗,表邪与之相合,于是形成里实之证。从这一条所的“伤寒六、七日”,以及“脉沉而紧”,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汪琥:有人问,脉象沉紧,怎么知道不是寒实结胸呢?回答是:胸中是阳气汇聚的地方。邪热在胸间结聚,直至胃脘部,坚硬如石且疼痛,那么脉象不但沉紧,甚至会出现伏而不见的情况,怎么能因为脉象沉紧就认为不是热证呢?大致辨别结胸的方法,以症状最为准确。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只会割地送儿媳,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女主一直在遭罪[星际] 少爷请用餐 警界传奇:十案风云 恐怖降临【鬼门】 清穿:卷王四爷的娇养好孕侧福晋 下海大时代从1991开始 穿书七零:作精女配靠玄学躺赢 福女种田忙,全家悔断肠 团宠农家小糖宝 灵气复苏:开局入住神级养老院 全能基地 权力之巅 数据入侵:我培养千万战士 黑欲青春 斗罗:开局收小舞作为宠物 邪物典当铺:只收凶物 大唐十万里 从导引服食开始做红尘仙 某生物正虎视眈眈盯着我们
经典收藏 重生星际,天道送了个老公 兽世直播:好孕雌性争夺战 四合院:从中专毕业开始当干部 悠哉兽世:兽王的极品娇娇 网王不打网球有罪吗? 奇幻星魄 四合院:开始幸福生活 夫君今天又挨揍了 阮娴养儿日常 创世:次元漫游者 耕读小娘子 二婚总裁,傅先生别来无恙 重逢路漫漫 穿越后我给男女主当奶妈 满级大佬,摆摊算命修龙脉护国运 穿成修仙界万人迷,我只想摆烂 倾城太后哀家不侍寝 懒汉虎妻 被迫走六种剧情 追妻不要脸,总裁又在门外跪
最近更新 酿秋实 穿成恶雌养崽崽,兽夫们争疯啦 我在诛仙台摆烂却成了天道亲闺女 带着空间养兽夫,恶雌成团宠了 女配才不做炮灰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娘花地儿 侯亮平说我叛国?我爷代号叫风筝 嚣张王妃嫁到,冷情王爷心动了 开局洛克斯请我当干部 刚出狱,双胞胎姐姐走错房 被赐给绝嗣皇子,我三胎七宝 青龙道仙 素女经 高攀京枝 开局被害?侯府真千金杀疯京城 崩坏之终焉之子 奶奶太缺德,原来我爹不是亲生的 墨即若黎 修真穿来的军嫂只想摆烂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txt下载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