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有才干但出身山东六国的中下层官吏,不堪其扰,或辞官,或被罢免,咸阳官场一片乌烟瘴气,人心惶惶。
他们甚至将手伸向了象征着嬴政“求贤若渴”政策的鬼谷学苑。
嬴桀、嬴成等人指使亲信,在学苑外散布流言,污蔑六国士子“心怀故国”、“刺探机密”、“蛊惑人心”,甚至鼓噪一些不明真相的秦人子弟去学苑闹事,要求驱逐“外国奸细”。
若非秦臻早有防备,加强了学苑守卫,并严令六国士子不得外出,恐怕早已发生冲突。
学苑内,来自各国的年轻士子们面色悲愤,紧握书卷,第一次深切感受到咸阳城弥漫的恶意。
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竟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由萧何一手治理、已初见成效的上谷十一县。
嬴肃等人认为上谷屯田成效卓着,粮草丰盈,如此膏腴之地,岂能由萧何这个束发少年长期把持?
他们密谋上书,言萧何年少,难当重任,且其出身不明,要求嬴政将萧何调离,换上“可靠”的宗室子弟或亲信去接管,以便他们从中渔利。
此议若成,不仅会毁掉萧何苦心经营的东出粮仓,更会直接打击嬴政倚重的寒门人才梯队。
在这一切疯狂行径达到顶峰时,嬴肃集团炮制了他们的“杰作”,《逐客书》。
深夜,嬴肃府邸的密室再次灯火通明。
这一次,他们不再满足于零星的攻讦,而是欲彻底扭转乾坤。
这篇由嬴肃授意、嬴成执笔、嬴桀等人联署的奏疏,乃集合了所有人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将一切能想到的罪名罗织其上,洋洋洒洒数百言。
字字诛心,句句泣血。
其核心论点,完全承袭了他们在嬴傒面前反复鼓噪的陈词滥调,并将其极端化、妖魔化。
大肆渲染昔日穰侯魏冉、应侯范雎等外客专权时对宗室的排挤打压,强调“外客掌权,宗室必衰”的“历史规律”。
将当前咸阳的混乱完全归咎于外客,指责外客结党营私,把持朝政要津,侵蚀大秦国本,心怀异志,暗通故国,排斥忠良,阻塞贤路。
声称外客已成大秦肌体上的“毒瘤”。
更是危言耸听地宣称,长此以往,嬴氏宗庙将倾,大秦江山将改姓易主,沦为外客与楚人之傀儡。
强烈要求秦王嬴政“廓清朝堂,清本正源”。
奏请立即罢黜所有非秦籍的官员;
驱逐所有在咸阳及关中地区的六国士子、商贾;
重要官职,尤其是军权、财权、监察权及郡县长官,必须由“与国同休”的嬴氏宗室或“纯正老秦人”担任。
奏疏结尾,以极其激烈的语气写道:“外客不去,国无宁日。宗室不兴,社稷将倾。昔有范雎之害,今有郑国之奸,唯尽逐外客,独尊老秦,方保大秦江山永固,嬴氏血脉长存。”
这份充满偏狭、狂悖与煽动性的《逐客书》,以宗室数十名官员联名,以最庄重的方式,呈递至章台宫。
它如同一声丧钟,为嬴肃集团的末日,敲响了最后的倒计时。
就在嬴肃等人疯狂舞爪、自以为得计的这近一个月里,三股力量将他们的罪状一丝不苟地记录在案:
李斯表面上对嬴肃等饶排挤打压隐忍退让,甚至故意做出些许“失意”姿态,实则利用廷尉府庞大的司法网络和遍布各衙署的耳目,将嬴肃、嬴成、嬴桀等人滥用职权、排挤贤良、安插私人、贪墨公款、渎职害政等罪状,条分缕析,形成了一份份铁证如山的秘密卷宗。
每一份卷宗都附有详实的人证、物证线索。
陆凡在得到密令后,他暗中带人深入嬴成管辖的关中各县、嬴桀负责的铁官工坊等地。
他们避开宗室爪牙,秘密走访受压迫的胥吏、被克扣的工匠、遭盘剥的农户,记录下大量第一手的血泪控诉和确凿证据。
尤其是劣质农具、军械造成的生产损失和士兵伤亡案例,被陆凡重点记录。
作为宗正府内嬴政的“眼睛”,嬴战、嬴讫如今本就负有监察宗室子弟行止的职责,嬴肃在宗正府的所作所为,以及他在宗室中串联、煽动排外的言行,都被二人详细记录。
他们利用其身份,密切关注着嬴肃、嬴成、嬴桀等核心人物的动向,将他们妄图插手军权、觊觎上谷、炮制《逐客书》等超越其职权、图谋不轨的言行,以及他们企图安插的人员名单,一一密报嬴政。
这些来自不同渠道、相互印证、详实无比的罪证,最终源源不断地秘密呈送至嬴政的案头。
罪状册堆积,几乎占了半个书案,无声地诉着嬴肃集团这近一个月来的滔罪恶。
当刘高将那份充满怨毒与狂妄的《逐客书》恭敬地放在这堆“罪证之山”的最上方时,嬴政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朱笔。
他拿起那份《逐客书》,目光缓缓扫过那些熟悉的、令人作呕的名字,以及字里行间那套陈腐不堪却又极具煽动性的“宗室至上”论调。
看着他们要求“尽逐外客”、“独尊老秦”的疯狂叫嚣时,嬴政的嘴角,再次勾起那抹标志性的、冰冷而嘲讽的弧度。
“好一篇《逐客书》。”
他轻轻抚过帛书上的字迹,声音平静得可怕:“嬴肃…尔等倒真给寡人送了一份大礼。”
他没有震怒,没有拍案。
他抬起头,对刘高吩咐道:“传李斯,即刻觐见。”
片刻之后,李斯匆匆步入书房,躬身行礼:“臣李斯,拜见大王。”
嬴政没有多余的寒暄,只将案上的《逐客书》向前一推,语气平淡无波:“看看这个。”
李斯趋前,双手捧起那卷帛书,展开阅读。
起初,他的眉头微蹙,但随着阅读深入,看到那些对六国士子赤裸裸的污蔑和对自身的影射攻击时,他的脸色变得凝重,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随即又化作一种洞悉一切的沉静。
他读得很慢,每一个字都仿佛在咀嚼,在印证。
喜欢大秦哀歌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大秦哀歌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