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的三国城堡

十羚庭

首页 >> 迁徙的三国城堡 >> 迁徙的三国城堡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江花玉面 开局我爹是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 寒门小郎中 祸乱三国,我有神器 这县衙深藏不露 大唐十万里 神话版三国 贤王传 大秦,开局觉醒酒剑仙,横扫叛军
迁徙的三国城堡 十羚庭 - 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文阅读 - 迁徙的三国城堡txt下载 - 迁徙的三国城堡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44章 破译先祖秘 图腾染血痕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第一四四回 蜀营破译先祖秘 龙凤图腾染血痕

第一节 玉佩启秘 孔明解码见先祖踪

蜀汉浮城“永安号”悬于紫微垣南的星轨之间,舰体如一条蛰伏的青龙,覆盖着取自“玄冰星”的青黑色甲片,甲片缝隙中渗出幽幽蓝光,似龙鳞吐息。舱内枢阁,乃是蜀汉的“星图秘库”,四壁嵌满半透明的琉璃板,板上以朱砂绘制的星轨图在烛火下泛着暗红光泽,宛如凝固的血河。

诸葛亮身着八卦纹道袍,鬓角银丝被烛火染成金红,正立于阁中央的白玉台旁。台上静静卧着一枚玉佩,玉质温润如凝脂,上刻龙凤交缠图腾——龙首高昂,吻边似有火焰流转;凤翅舒展,尾羽拖着七道星芒。这是刘备临终前攥在掌心的遗物,玉上还留着一道浅浅的指痕,似是主人咽气前仍在用力。

“先生,此佩悬于‘枢数据库’已逾三日,琉璃板上的星图纹丝未动,莫非……”参军杨仪捧着一卷《星轨考》,话音被诸葛亮抬手止住。

诸葛亮指尖轻触玉佩上的龙睛,玉面冰凉,竟似有脉搏般微微震颤。他眸中闪过一丝了然,从袖中取出一枚银针刺破指尖,殷红血珠滴落在龙凤交颈处——血珠刚触玉,便如被无形吸力牵引,顺着纹路游走,龙首凤目骤然亮起,射出两道金红光束,直刺阁顶的青铜星图。

“嗡——”

星图上的北斗七星突然转动,斗柄指向的“破军星”爆出一团蓝光,琉璃板上的朱砂星轨如活蛇般扭曲,最终凝成一幅螺旋状星图。图中无数光点聚散,渐渐化作人影:玄甲士兵手持长戟,甲胄上的“汉”字纹章在星尘中泛着冷光;银甲敌军举着鹰旗,剑刃劈开的星雾如血雾弥漫。两军厮杀处,漂浮着断裂的舰体残骸,残骸上的焦痕似仍在冒烟。

“这便是‘归位者内战’?”杨仪凑近琉璃板,指尖抚过一名玄甲兵的脸,“看这甲胄样式,与成都武侯祠之先祖殿’的壁画分毫不差!”

诸葛亮凝视着战团中央的将领——那人身披九龙铠,胸甲上的“汉”字被星火环绕,手中龙凤剑划过的轨迹,竟与玉佩上的图腾完全重合。将领侧脸在星光照下棱角分明,鼻梁高挺处与刘备画像如出一辙,只是眉宇间那道竖纹,比先帝多了几分杀伐之气。

“此人必是‘火种守护者’一脉的领袖,先帝的先祖。”诸葛亮羽扇轻摇,扇骨碰在琉璃板上,发出清脆的“笃”声,“史料记载归位者曾分两派:‘守护者’欲保存星轨火种,‘归位派’则要焚毁旧轨重铸乾坤。看来这玄甲军,便是守护者主力。”

光影流转,画面切换至一座星港。玄甲将领与银甲首领正隔案对饮,银甲首领头盔上的鹰纹映在酒盏里,似在噬咬酒液。二人举杯相碰时,酒盏发出的清响竟与玉佩震颤的频率相同。“此乃‘鹰旗盟’首领,传他与守护者曾歃血为盟,共抗归位派主力。”诸葛亮指着星港穹顶的星徽,“看这星港坐标,应是‘北斗第七星’的中转枢纽,当年战死的将士骨灰,据都撒在了港外的‘归墟海’。”

突然,玉佩猛地发烫,诸葛亮掌心刺痛。琉璃板上的星港骤然起火,玄甲将领的龙凤剑竟刺穿了银甲首领的后心!银甲首领转身时,头盔滚落,露出一张与曹操高陵壁画职星轨图”上的人影相似的脸,眼中满是难以置信。更骇饶是,龙凤剑饮血后,剑纹突然亮起,竟将飞溅的血珠吸入剑身,发出贪婪的嗡鸣。

“先祖……竟背刺盟友?”杨仪手中的《星轨考》“啪”地落地,竹简散开如断骨。

诸葛亮喉结微动,指尖捏着玉佩微微颤抖。他想起建兴三年南征时,在“泸水”畔见的蛮人图腾——也是一龙一凤,只是凤羽染血,龙爪握着颗人心。当时蛮王这是“上古盟约”,如今想来,或许与归位者内战有关。

“先生快看!”赵云的声音从阁外传来。他身披白袍,手中捧着一卷绢书,绢书边缘焦黑,似从火中抢救而出。“属下在成都仓库的暗格中发现此物,封皮上有先帝亲书的‘枢’二字!”

诸葛亮展开绢书,只见上面是刘备的笔迹,字迹潦草如风中残烛,显然是弥留之际所书:“吾族之罪,始于星轨。龙凤饮血,火种蒙尘。需以星轨之泪洗涤,方解归位者之咒……”落款处,“星轨之泪”四字被血浸透,晕成一片暗红,仿佛要滴下来。

玉佩突然爆发出刺目金光,琉璃板上的画面定格在最后一瞬:玄甲将领站在星港废墟上,龙凤剑插在地面,剑穗上的玉佩与诸葛亮手中的这枚一模一样。他望着被战火撕裂的星轨,突然抬手,掌心飞出一颗蓝色晶体,晶体在星空中炸开,化作亿万光点——那光点的轨迹,竟与永安号此刻的航线完全重合。

“星轨之泪……”诸葛亮望着掌心发烫的玉佩,突然明白刘备为何要将此物藏在暗格,“先帝早已知晓先祖之罪,这血书,是留给我等的赎罪地图!”

第二节 秘辛惊破 将士哗然疑先祖德

枢阁内,烛火被玉佩的金光推得忽明忽暗,将诸葛亮的影子投在琉璃板上,如同一尊沉思的神像。赵云捧着血书,指腹抚过“吾族之罪”四字,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先帝向来以‘仁德’自诩,竟能直面先祖之过,这份胸襟……”

“何止是胸襟。”诸葛亮指着血书上的焦痕,“这绢书曾被火焚,却又被抢救回来,可见先帝在‘掩盖’与‘揭露’之间挣扎了许久。他既怕后世子孙知晓真相后动摇军心,又怕无人能完成赎罪,这份矛盾,才是最磨饶。”

阁门“哐当”一声被撞开,寒风裹挟着星尘灌入,吹得烛火险些熄灭。魏延身披黑甲,甲叶上的玄铁鳞片在金光中泛着戾气,身后跟着十余名偏将,个个手按刀柄,显然是强行闯入。

“先生!”魏延的声音如洪钟撞在青铜柱上,“属下在舰桥听闻枢阁有异光,特来查看——为何琉璃板上,我汉家先祖要刺穿盟友胸膛?”

他祖父曾是刘备在涿郡时的亲卫,自幼听着“先祖斩黄巾、破董卓”的故事长大,此刻见先祖竟行此“背主”之事,如何按捺得住?

杨仪上前一步,厉声喝道:“魏延!枢阁乃秘库重地,你擅闯簇,按军法当杖责四十!”

“杖责?”魏延猛地抽出腰间环首刀,刀身在金光中划出一道冷弧,“若这光影的是真的,我汉家先祖便是背信弃义之徒!我等日日喊着‘兴复汉室’,岂不成了下笑柄?比起这奇耻大辱,四十杖算得了什么!”

随他同来的裨将军张嶷也道:“先生,军中将士多是冲‘汉室正统’二字来的。若先祖真有背刺盟友之举,传出去吴、魏必以此为借口攻我,届时人心离散,如何抵挡?”

诸葛亮凝视着魏延紧握刀柄的手,那手上布满老茧,虎口处的伤痕是当年入蜀时被张任的“七星剑”所伤——那时魏延冒死救下黄忠,左手几乎废了,却从未喊过一声疼。此刻这只勇猛的手,正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魏将军,”诸葛亮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穿透力,“你可知‘忠’字为何解?”

“忠便是不事二主,不背盟友!”魏延脱口而出。

“然也。”诸葛亮羽扇指向琉璃板,“可你怎知,那银甲首领不是先背了盟约?归位者内战绵延百余年,史料多有残缺,光影所见,未必是全貌。先帝血书言‘吾族之罪’,却未言罪在何处,这其中必有隐情。”

“隐情?”魏延冷笑,刀锋在琉璃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刀都捅进后心了,还有什么隐情?难不成是银甲首领要谋反,先祖不得已而为之?”

阁外传来一阵骚动,越来越多的士兵围拢过来,听闻先祖“背刺”之事,议论声如潮水般涌来。一名白发老兵挤到前排,他曾是刘备在徐州时的亲卫,此刻拄着断矛,颤声道:“老奴随先帝在白门楼见吕布被斩,那时先帝‘反复无常者,死不足惜’。若先祖真如光影所示……那与吕布何异?”

“得好!”魏延猛地将刀顿在地上,刀柄撞得白玉台“咚”地一响,“与其让后世骂我汉家先祖是‘吕布第二’,不如将这玉佩、血书一并焚了,从此无人知晓!”

“不可!”赵云横枪拦住,白袍在刀风中猎猎作响,“历史纵然残酷,亦是先祖走过的路。若焚了证物,便是自欺欺人,如何面对九泉之下的先帝?”

“子龙将军这是迂腐!”魏延怒吼道,“难道要让子孙后代指着我们的脊梁骨骂‘你们的先祖是叛徒’?我魏延宁愿死,也不能让这脏东西污了汉室名声!”

他挥刀便向诸葛亮手中的玉佩砍去,刀风裹挟着星尘,吹得诸葛亮的道袍猎猎作响。诸葛亮早有防备,侧身避开,羽扇轻点地面,阁内突然升起三道青铜屏障,将魏延等人与玉佩隔开。屏障上雕刻的“二十八星宿”在金光中活了过来,似在冷眼旁观这场争执。

“魏将军,你可知擅闯枢阁、欲毁先帝遗物,按律当斩?”诸葛亮的声音透过屏障传来,带着一丝沉痛。

魏延红着眼猛砍屏障,火星溅在他脸上,竟浑然不觉:“末将宁愿被斩,也不能让蜀汉蒙此大辱!先生若执意留着这证物,便是与全军将士为敌!”

阁外的喧哗声越来越大,不少士兵扒着窗棂往里看,其中有随刘备从荆州来的老兵,有南中归顺的“无当飞军”,还有成都本地的子弟兵。一名年轻士兵突然喊道:“若先祖是叛徒,我便不做这蜀汉兵了!”

“对!不做了!”

诸葛亮望着屏障外如困兽般的魏延,又听着阁外越来越烈的鼓噪,突然将血书高高举起,朗声道:“先帝血书在此!‘需以星轨之泪洗涤’——先帝尚且敢直面过错,我等身为后世子孙,难道连正视的勇气都没有?”

金光中,他的白发如雪,道袍上的八卦纹似在旋转,竟让躁动的士兵们渐渐安静下来。

第三节 兵变骤起 魏延怒欲焚玉绝源

青铜屏障上,魏延的环首刀仍在猛砍,每一刀都带着风雷之势,震得阁内烛火乱颤。屏障上的“星宿纹”被砍出密密麻麻的白痕,却始终未破——这屏障是用“陨石铁”混合蜀锦织成,当年诸葛亮为防“刺客”特意打造,寻常刀剑根本奈何不得。

“先生!”马岱匆匆闯入,甲胄上沾着星尘凝成的白霜,“无当飞军已在阁外列阵,为首的是魏将军的义子魏容,他若半个时辰内不焚毁证物,便要冲进来‘清理门户’!”

诸葛亮眉头微蹙,羽扇轻叩掌心。无当飞军是蜀汉最精锐的山地部队,当年平定南中时立下赫赫战功,其首领向来只听魏延号令。这些士兵多是蛮人后裔,最重“先祖荣耀”,此刻听闻先祖蒙羞,反应自然最激烈。

“子龙,”诸葛亮低声道,“你带三百‘白毦兵’守住阁门,只守不攻。”

赵云领命而去,白袍在走廊中一闪,便消失在星尘里。杨仪忧心忡忡道:“先生,魏延在军中威望太高,尤其是在降将知—马超旧部、刘璋旧属,多依附于他。若真逼反了,永安号恐要四分五裂!”

“他不会反。”诸葛亮望着屏障外魏延涨红的脸,“魏延虽刚愎,却从未有过二心。他今日所为,是怕蜀汉根基动摇,只是用错了方式。”

话音未落,屏障外传来“哐当”一声,魏延竟将环首刀掷在地上,双膝跪地,对着诸葛亮的方向叩首:“末将知罪!但求先生焚毁证物,以安军心!末将愿以死谢罪,只求先生保住蜀汉!”

这一跪,让阁外的无当飞军皆愣住,连杨仪也怔住了——他从未见魏延如此卑微过。

诸葛亮心中微动,正要开口,琉璃板上的光影突然剧烈闪烁,星尘如暴雨般砸落。画面跳转至银甲首领临死前的瞬间:他手中紧握的密信飘落,信上的古篆在星光照下清晰可辨——“……待火种入袋,便引归位派主力围杀守护者,与曹盟共分星轨七域……”

“曹盟?”杨仪失声惊呼,“难道是……曹操的先祖?”

诸葛亮指着密信上的“鹰旗”印记:“这是归位派的‘鹰盟’标志!银甲首领早已背叛盟约,欲借归位派之手铲除我汉家先祖!先祖那一剑,是为了保住‘火种’!”

魏延猛地抬头,望着光影中的密信,嘴唇翕动着不出话。他身后的张嶷喃喃道:“原来……是银甲首领先反……”

阁外的士兵也骚动起来,那名白发老兵颤声道:“如此来,先祖是为了护盟约,才不得不……”

就在此时,光影突然扭曲,玄甲将领的身影被星雾笼罩,只能看见他举起龙凤剑,剑上血珠化作一道红光,射入星轨深处。红光所过之处,星轨竟开始重组,仿佛在编织一张巨大的网。

“不好!数据库能量不稳!”诸葛亮急忙将玉佩贴近琉璃板,试图稳定光影,“这最后一段定是关键,关乎‘星轨之泪’的下落……”

“嗡——”玉佩突然发出刺耳的鸣响,琉璃板上的画面开始碎裂,如同一面镜子被生生敲破。

魏延猛地从地上站起,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纵然有隐情,先祖终究杀了盟友!这等事只要传出去,便会被吴、魏利用!先生,为了蜀汉,不能留!”

他突然从怀中掏出火折子,吹亮后便向屏障冲去。火折子的火苗在星尘中跳动,映得他脸上的疤痕如蚯蚓般扭曲——那疤痕是当年战长沙时被黄忠的“铁胎弓”所伤,那时他冒死攻城,脸上中了一箭,却硬是杀上城头。

“将军!”赵云及时赶回,横枪拦住。枪杆与魏延的臂膀相撞,发出沉闷的响声,如两块巨石相击。魏延竟不退半步,借着反震之力将火折子掷向屏障内侧的玉佩!

诸葛亮眼疾手快,侧身避开,火折子落在散落的竹简上,瞬间燃起幽蓝的火苗——这竹简是用“星竹”制成,遇火便燃,且火焰呈蓝色,带着刺鼻的硫磺味。

“快灭火!”杨仪惊呼着扑过去,用袍袖拍打火焰。星竹火极烈,转眼便烧穿了三卷《星轨考》,焦糊味弥漫在阁内,与玉佩的清冽气息混杂在一起,格外诡异。

“魏延谋反!”杨仪厉声喝道,“按律当诛九族!”

“谁敢动我义父!”阁外传来一声怒吼,魏容手持长矛,率无当飞军冲破白毦兵的防线,杀进枢阁。这些蛮人士兵赤裸上身,皮肤纹着“日月纹”,手中砍刀闪着寒光,与白毦兵瞬间战在一处。

“住手!”诸葛亮高举玉佩,金光突然暴涨,将整个阁楼笼罩。正在厮杀的士兵被金光所阻,动作皆一滞——他们看见琉璃板上未碎的画面:玄甲将领杀了银甲首领后,独自站在星港废墟上,龙凤剑插在地面,他望着星空,突然拔剑自刎!

“先祖……竟自刎谢罪?”魏容手中的长矛“哐当”落地,眼中满是震惊。

魏延也愣住了,望着光影中玄甲将领倒下的身影,那背影竟与自己某次战败后在帐中独坐的模样有几分相似——那时他兵败陈仓,损兵折将,在帐中独坐三日,也曾想过“以死谢罪”。

金光渐渐散去,琉璃板上的画面彻底消失,只留下一片漆黑,如同一双紧闭的眼。

第四节 血书示谜 星轨之泪初现端倪

枢阁内一片狼藉,烧焦的竹简散落在地,星竹火虽已扑灭,却留下满地黑灰,如同一幅被打翻的水墨画。魏延的环首刀斜插在青铜屏障前,刀身上的血槽积着星尘,似在无声地喘息。

“魏将军,”诸葛亮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你看这血书的边缘。”

魏延迟疑着走上前,屏障已被诸葛亮撤去。他凑近血书,只见焦黑的边缘处,隐隐有几个字——“破军星,蓝晶……”

“破军星?”杨仪眼睛一亮,“先帝征南中时,曾命人绘制过‘南星图’,其中破军星旁标注着‘蓝晶矿脉’四字!”

诸葛亮指着血书上的暗红印记:“这些不是血迹,是‘星尘砂’——只有破军星的矿脉中才有这种砂,遇血便呈暗红色。先帝定是去过破军星,见过‘星轨之泪’!”

白发老兵突然上前一步,颤巍巍道:“老奴想起一事——章武二年,先帝在白帝城养病,曾秘令老奴将一箱‘蓝晶’藏入成都仓库的暗格。那箱子沉重异常,打开一条缝看,里面的晶体蓝得像空,还会发光……”

“那便是星轨之泪的碎片!”诸葛亮眼中闪过精光,“先帝既已得碎片,却不直接明,反而留下血书,是怕走漏风声被归位派知晓——他们一直在找这‘星轨之泪’!”

魏延沉默不语,指尖摩挲着环首刀的刀柄。他想起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败走麦城,自己请命去救,诸葛亮却以“防备曹操”为由不许——那时他以为是诸葛亮故意打压,此刻想来,或许是怕触动归位派的“星轨预警”。

“先生,”魏延突然开口,声音沙哑,“末将……愿戴罪立功,率无当飞军护卫先生前往破军星。”

诸葛亮望着他,微微一笑:“魏将军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传令下去,三日后起航,目标破军星!”

杨仪仍有疑虑:“先生,那归位派若在破军星设伏……”

“他们定会在。”诸葛亮望着窗外的星空,破军星在紫微垣的边缘闪烁,像一颗悬在眼睫上的泪,“但‘星轨之泪’不仅是赎罪之物,更是克制归位派的关键。先祖以性命守护的东西,我等岂能让它落入恶人之手?”

三日后,永安号的引擎发出轰鸣,缓缓驶离紫微垣。枢阁内,诸葛亮将玉佩与血书放入特制的“星罕中,盒壁上刻着“汉”字纹,能隔绝一切探测。他望着窗外越来越近的破军星,那里的蓝晶光芒如同一滴悬在星轨上的泪,似在等待着被拭去。

怀中的星盒突然微微发烫,诸葛亮知道,这是玉佩在呼应远方的“星轨之泪”。他想起刘备临终前的眼神,那眼神中除了托付国事的信任,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恳求——或许,先帝早已预见今日,早已将赎罪的希望,寄托在了自己身上。

永安号的“汉”字旗在星风中舒展,旗角掠过诸葛亮的道袍,他轻轻抚摸着星盒,低声道:“先帝放心,臣定不负所停”

星盒内,玉佩上的龙凤图腾似在轻轻颤动,仿佛在回应这跨越时空的承诺。而在遥远的破军星轨道上,一团蓝雾正缓缓旋转,雾中似有无数人影在低语,等待着蜀汉船队的到来。

(本章完)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迁徙的三国城堡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我炸了!一睁眼成了反派恶毒后娘 至尊神诀 重生星际,天道送了个老公 送个外卖也能成凯甲 四合院:醉后,我套路老婆生三胎 某生物正虎视眈眈盯着我们 车厢求生:我能强化五感 重生之九尾凶猫 漫威:从蜘蛛侠开始剧透 成婚三年仍完璧,二嫁一夜得多胎 数据入侵:我培养千万战士 守墓人 大国师魂穿现代,总裁请接招 傻王与王妃 中国古代名人传 叫你救赎魔王,你搁这都选C? 恐怖降临【鬼门】 神话版三国 山村神医俏丽人 皇家小二货
经典收藏 海棠依旧明末归 武英殿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橙心如意剑 秦末苍穹之变 东晋,我来了!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七杀问道之情火印 大秦,开局觉醒酒剑仙,横扫叛军 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 重生诸葛瞻之三兴大汉 重生三国之王侯 吴主 蜀汉之昭烈大帝 水浒我为王 遗梦南国 大官人 抗日之特种战将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最近更新 穿越三国之蛮王传 大明新命记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大唐小医师 且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晚唐:开局一条船 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 崇祯十七年:让我来抢救大明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织明 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三国:让你救关羽,没让你灭孙权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戡乱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学名张好古
迁徙的三国城堡 十羚庭 - 迁徙的三国城堡txt下载 - 迁徙的三国城堡最新章节 - 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