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我军不攻打新城了?”种师中诧异道。
种师道表情坚毅,沉声道:“新城内守军有四万余人,再加上守城的宋军主将不好对付。不能在此拖延时日!”
“于潜城内,宋军有多少军士?”
“两万余人!”
“原来如此!”种师中频频点头,不再话。
种师道、种师中两人,领着本部军马,拔寨而起,赶往于潜。
大军经过一日的行军,到达于潜城外十里。
此时色渐暗,种师道传下将令:“全军扎下营寨,休整一晚后,明日攻城!”
“是!将军!”
新城内的守城主将还在诧异为何梁山军士迟迟不来攻城。
他从城内派出哨探。
直到这时,哨探才将梁山军士撤离的消息回禀。
“什么?种家军就这么撤了?这怎么可能?莫非是我军的援兵到了?”守城主将大为不解。
身边的将领出来道:“将军,也没有消息传来,我军有援兵赶来啊!不会是这些梁山草寇,往别的城池去了吧!”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你的对,他们肯定往其他城池去了!而且大概率是前往于潜城去了!”
“于潜城?那城内可只有两万守军,梁山草寇若是前去,于潜城必失啊!”身边的将领焦急道。
“快派哨骑出去通知刘将军,让他派兵前往于潜支援。”
“是,将军!”
新城内的哨骑立刻出城,往萧山方向去了。
哨骑出城往东疾驰一日后,撞上了刘光世前来增援的大军。
“启禀刘将军,梁山草寇放弃攻打新城,往于潜方向去了!”
刘光世闻言,朗声道:“知道了,你先回新城。本将军亲自领兵,赶往于潜!”
“是!”
刘光世领着五万援军,急速往于潜城方向前校
再种师道、种师中那边,军士休整了一晚后,全军出击攻打于潜城。
两人分兵,种师中负责攻打西门。
而种师道则负责攻打南门。
两支军马几乎是同时,对于潜城发动猛攻。
半日不到,南门率先被种师道攻破。
他一马当先,领着手下军士杀入城郑
宋军无人能挡得住种师道,被打得节节败退。
一个时辰不到,南门被种师道占下。
与此同时,种师中那边也攻破了西门城门。
大军蜂拥而入,杀进西门内。
宋军守城将领见状,吓得面色煞白。
他来不及多想,立刻下令后撤。
两万守军,在东门集结时,只剩下了五千余人。
守城将领没有丝毫犹豫,撒腿就跑。
五千残败军士,往新城去了。
种师道、种师中两支军马,在于潜城内会合。
两人清理完城内剩余的宋军军士后,回到城内的议事厅。
“传令下去,全军做好防备,严防宋军反攻城池!”
“是!”
一日后,刘光世的援军赶到于潜城东门外五十里。
此时,他才得知于潜城已被种家军占领的消息。
刘光世无奈叹息一声。
他手下的兵力,不足以重新夺回于潜。
刘光世只能先领军,撤回新城。
此时,从于潜败湍残兵,也已经进入城内。
等到刘光世的大军前来,新城内的守军已经有将近九万余人。
刘光世十分迫切,想要重新夺回于潜。
他立刻写了一封书信,让哨骑送往富阳,调拨五万大军前来。
两日后,五万大军从富阳出发,赶往新城。
与此同时,种师道、种师中那边休整了两日后,决定继续尝试攻打新城。
两人领着七万余名种家军,浩浩荡荡杀向新城。
此时的他们,并不知道新城城内,刘光世的援军已经赶到。
种家军在种师道、种师中两饶率领下,在新城西门外二十里扎下营寨。
两人准备休整一晚后,就对新城发起猛攻。
城内的刘光世得知消息,他立刻传下将令:“新城守将秦封将军,你领兵三万,出城前往西门外十里处的山坡埋伏。放种家军前来攻城,等他们发起猛攻后,再从背后冲杀出来!”
“是,刘将军!”
秦封抱拳领命,出了议事厅。
他在城内点了三万军士,迅速出城,前往西门外埋伏。
等秦封出城后,刘光世继续下令道:“本将军带来的军马都隐藏在城内,没有本将军的命令,不得出城厮杀!城墙上的军士,由于潜城的守将指挥!”
“是,刘将军!”
宋军将领商议已定后,各自下去准备。
次日五更时分,种师道、种师中毫无防备,领着大军前来攻打新城西门。
两人没有犹豫,立刻发起猛攻。
于潜城的守将,登上城墙,指挥军士反击。
种家军进展的十分顺利,很快就冲过堑壕,将攻城云梯架设在城墙上。
众军士呐喊着厮杀过去。
双方在城墙下激战了半日。
眼看着新城西门就要失守。
种师道望着眼前的战局,纳闷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何新城这次攻打起来这么容易?”
身边的种师中摇摇头,也是大为不解。
正在两人疑惑之时,只听见身后,喊杀声四起。
宋军将领秦封,带着三万余人,从身后厮杀过来。
种师道听见喊杀声,急忙询问:“这是怎么回事?”
后军中有军士满是煞白,急匆匆来报:“两位将军,大事不妙!后面有一支军马冲杀过来了!大约有三万余人!”
“快,快变阵型,左右两翼包抄过去,一定要将这支军马击退!”种师道赶忙下令。
“是!”
种家军阵中,战鼓声四起。
军士挥舞着令旗,传达将令。
左右两翼的种家军迅速往后军冲杀过去。
侧翼的种家军一动,守城的宋军立刻将消息传达给正在城内严阵以待的刘光世。
刘光世得知消息后,眼中露出满满的杀意。
他眼神冰冷,朗声道:“众将士听令,今日是击退种家军的大好时机!随本将军出城,杀退这些梁山草寇!”
“杀!杀!杀!”
五万宋军高举着手中的兵器,齐声呐喊。
宋军打开城门,在刘光世的率领下,从城内冲杀出来。
种家军还在攻城的军士,猝不及防。
只一个冲锋,阵型就被宋军冲散。
种家军只能边打边撤,往本阵而去。
喜欢水浒:靖康之耻?我夺宋灭金!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水浒:靖康之耻?我夺宋灭金!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